游明十三陵,庆陵记

游明十三陵,庆陵记

撰文:草衣


游明十三陵,庆陵记

摄影:玄远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整个陵区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体系。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除思陵偏于西南一隅之外,其余的陵或远或近,均成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

自永乐七年(1409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230年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

整个十三陵陵区建筑与格局,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统一,是人们休闲观览的好去处。

2000年间的一天,趁着午后的阳光驾车沿110国道过石牌坊、大宫门、神路到胡庄,经七孔桥至长陵。

下午了,长陵还是人来人往的。

游明十三陵,庆陵记

我有心进一步向前走走,就开着车继续向陵区深处走去,转过一个弯,行走间见一处坍颓的宫墙,残墙里露出几株苍翠古松,以及一座颓废的残陵。

我就将车子停了下来。近陵处立功德碑,螭首龟跌,平光少字。

隔墙观看,其间坟园荒败,断碑残碣,陵殿的屋顶上长满了荒草。近看、几株翠柏屹立在陵殿两侧,陵碑上字迹模糊,陵殿几欲坍塌。陵门西侧一处小屋,一老者手执木杖,闭目斜倚着、懒坐在一处柴垛之上。

我寻思着:长陵、定陵等那些开放的陵都是来过了的,有心想去这些未修复、或已衰败的残陵去看看。

上前搭话、老者睁开了眼睛。打过招呼之后才知道这里是庆陵。据老者介绍,许多像庆陵一样未修复的陵是不许参观的。然而、老者是寂寞的,几经攀谈,老者的话也多了起来,关系融洽了,我与守陵老人也就没有了当初的生分。在老者辨明了我的身份之后,就同意让我进去看看。老人一再告诫我万不可动用烟火。之后、老者推开了栅栏门,我就进了陵园里。

游明十三陵,庆陵记

因为很少有机会这样近距离观察陵园的规制与布置,借此残陵,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了陵苑的排布与规制。

陵园建筑前方后圆,方者为宫苑,圆的为坟包(又叫宝城或宝山)。坟前两进院落以神道相连,神路建单空石桥一座,桥栏已经坠落。前院以祾恩门为门,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门殿台基石构件残坏滑移,石缝间多生杂草,神路上,荒草漫道,时有山鼠出没。

后院设门三座,三座门过桥木已经糟朽,所覆瓦件几乎脱落殆尽。院子里建两方牌楼及石供案,案上供石香炉及烛台等祭祀供奉的摆件,摆件多已残缺。

院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台,台上建重檐山式明楼。楼内竖碑,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为圆形宝顶。宝顶以城墙围成一个“月牙”状院落。院落荒废不可前往。宝顶多植柏树,其间树荫过甚,寂寒阴深,不可久留。

行走间一只野鸡受惊窜飞,复有两只奋飞急随,同赴宫苑深处。因没带相机,空此一番感叹后,自行离去。

游明十三陵,庆陵记

摄影:玄远

2005年于北京昌平

部分 照片为后期补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崇祯   玄远   宫苑   荒草   摆件   陵园   院落   老者   近距离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