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行//说说以酒养生

文:梁行


酒是一种饮品,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饮酒,只能是因人而异,不可而过,适可而止。

———题记


当下,很多人只知道饮酒伤害身体,有损健康。殊不知,老年人饮酒,还可以起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饮酒养生,以酒养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西周朝代,酒,主要是作为祭礼使用,但也是一种生活饮品。鉴于前朝亡国的教训,当时的周公颁布禁酒令《酒诰》,规定酒只用于祭祀和养老,凡是聚众饮酒者,处死。把饮酒当作大罪,等同于杀人害命一般,这恐怕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严厉的禁酒令了。


然而,在如此严厉的禁酒令下,竟然还可以以酒养老,可见当时酒对养老的作用和影响。而酒可以用来养老,又给酒赋予了慈爱、普众的色彩。自此,老年人以酒养老,便上升到了国家治理层面。


饮酒以养老,不仅由于酒本身对人体具有的滋养功能,而且还能提升人的精神愉悦,可以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种养生。从古至今,多的是到了晚年,仍然依恋酒、以酒养生的人和事。这也足以证明,很大程度上,饮酒有利于延年益寿。

梁行//说说以酒养生

说说以酒养生

一、从古代来看:


古人把饮酒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酒对于健康和长寿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是“以酒敬老”的习俗,而且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层面。


西汉王朝规定每年岁首,赐三老以布帛、酒肉等;至东汉时,明帝永平二年规定赐天下三老每人酒一石,肉四十斤。何为三老?《汉书·高帝纪》有载:“举民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就是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有修为的人,国家都会予以美酒来扶老敬老。


至于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记载了“黍酒”,文中说“禾、入、水为‘黍’,为酒以扶老,为酒以序尊卑,禾亦柔物,亦宜养老。”这便是古代以酒敬老的非常直接的表述。可见,上至国家层面,饮酒敬老,有利长寿,在当时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而饮酒对健康和长寿是否有益,观察饮酒者的寿命更为直观。从我国历史上嗜酒或饮酒的名人年龄来看,长寿者确有不少。比如著名思想家荀子,享年80岁;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也有84岁的高龄,还有贺知章、赵执信、苏武等名家年龄均在80岁以上。


此外,在饮酒者之中,70岁以上者比比皆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71岁高龄;以《酒赋》而闻名酒界的西汉时期辞赋家、思想家扬雄也具有70岁的高龄;有醉酒遗风的竹林七贤之中的山涛、王戎也均在70岁以上。刘禹锡、白居易等诗家名流,均有70岁以上的高龄。毕竟,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能有70岁以上的年龄就算是长寿者了,所谓七十古来稀就是。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欧阳修,经常和朋友去一个亭子里喝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自谓醉翁。”由此,他把这个亭子命名为“醉翁亭”。《醉翁亭记》也名随人传,人以酒芳,千古流韵,醉翁醉世。这几乎是古代文人以酒为伴、老而依赖酒的缩影和真实写照了。


二、从现代来看:


现代的长寿者喝酒,或是喝酒高寿的人也大有人在。著名学者汪曾祺先生也是饮酒之人。他女儿在回忆他的文章《泡在酒里的老头》里,说他喝了一辈子的酒,到了老年还不听家人劝,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如果让我戒了酒,就是破坏了我的生态平衡,那样活得再长,有什么意思!”


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曾说:“多吃肥肉,多喝酒,多与异性交朋友,至少能活九十九。”他的确也活到了108岁。而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更是跟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110岁还在喝酒。

梁行//说说以酒养生

说说以酒养生

三、从中医来看:


中医养生证明,酒对于人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很多治病救人的药方中都有酒的影子,以至各种药酒治病养生的就更多了。


酒在中医药中用途极为广泛,在中医看来,酒有提神活血、舒缓筋骨的功效,老人筋力衰疲,酒能帮助缓解。酒的作用还体现在:一是,吃饭时饮酒可以增进人的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对老年人和食欲不佳的人很有帮助。二是,少量饮酒可以调节心血管疾病,少量的酒精能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三是,适量饮酒可以增加人体血液循环,刺激人体中枢神经,能起到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可见,适度的酒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力和免疫力,对老年人养生有利。这在历代名医的文献之中,便可窥见一斑。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有经典理论,引王好古曰:“酒能引诸经,………味之辛者能散,苦者能下,甘者能居中而缓;用为导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极高分;味淡者则利小便而速下也。”意思是说,酒能够将药力引导到五脏六腑的各处经络,药中辛热部分遇酒能化解,苦寒之味能被酒降服,甘平之味遇酒能保持使其缓缓散发,用酒来引药物,可以从内脏到达全身的外层,直到最远的部分,淡酒能利小便而使之排出体外。


甚至,中医对酒养生的研究还证明了饮酒的最佳时间,认为酉時饮酒最好。在《黄帝内经》里,中国的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每一个时辰对应一个经络最为活跃。


中医认为,酉时是肾经当令,足少阴肾经最为活跃。而酒是水的外表,火的本质,所以饮酒的时候,如果能配上充足的水,水火既济,人就不容易上火,口干,感冒。肾脏在五行里面属水,酉时肾经活跃,水正好可以中和入口的酒火。这个时候饮酒是一天最舒服、也是酒量最大的时候。


科学也证明酉時饮酒好。酒在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参与,而上午和下午的时候,人体中分解酒的酶含量相对较少,酒喝进肠胃,不容易被分解,于是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流转,这将较大程度地伤害肝、脑等器官。但下午2点钟以后,人体解酒所需的酶含量逐渐增多,尤其是傍晚六点左右,人体的解酒酶到达一个理想值,此时饮酒,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候。


由此,无论是从古代文化习俗、文史记载、古代中医、古今名人等,还是喝酒人年龄来探究,都可以得出喝酒利于健康长寿的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身体的演变、酒类酒种的变化、酒量酒度的差异,而今,也需要适当考虑饮酒带来的作用变化。

梁行//说说以酒养生

说说以酒养生

此外,在西方国家,对老年人喝酒也有不少高论。这从一些名人就可以看出,如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柏拉图说,在18岁之前不要喝酒,在40岁之前不要喝醉;但是对于过了40岁的人,他又劝他们尽情享用。


就连反对喝酒的法国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蒙田,他在《论饮酒》一文中也阐释了饮酒的好处:“人到晚年,产生种种不便,需要有支持和提神的东西,自然有理由引起饮酒的欲望,因为这差不多是岁月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种乐趣。”


其实,人的一生都有酒在相伴,很多人都体验过那种醇香穿肺腑、飘飘然的感觉。想来也是,生活实苦,经过半生的辛苦拼搏后,难得老来的悠闲欢愉时刻,就着黄昏暮色,倒上一杯小酒,美滋滋地喝几口,然后舒坦地感受微醺这种奇妙的人生状态。


当然,酒饮多了会醉,会乱精神,最主要还是影响身体健康。著名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曾发表研究文章称:酒精对人体有害,尤其是对肝脏的伤害很大。也不存在人们所谓的喝酒适量的“量”,哪怕只是一丁点,都会有所伤害。至于酒醉了对人格、形象的影响就不在话下了。


人生在世,无非“吃喝”二字,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也是人们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进入了养生的状态中,对自身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毕竟大家都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诚然,最好最有效的养生,就是内养外修,保持体内阴阳平衡。内养,关键是要提升人体的气血。只要人体的气血足够强,就可以保持相对旺盛的新陈代谢,就不会衰老那么快。外修,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自律,保持良好心态,乐观豁达,把所有的戾气收敛,化作内心的底气,在静心无声中韬光养晦。此外,还应注意身体情况的变化,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盲目顺其自然。


酒, 炽热似火,冷酷似冰;酒,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酒,柔软似锦缎,锋利如钢刀。酒香迷人,那种经过时间淬炼,释放出的生命醇香,令人心神荡漾。没有酒,老年生活就少了许多趣味,小酒微醺也别有风情,恰到好处才是最高的境界。


都说过犹不及,再好的东西过了也是有害的,饮酒亦然。饮酒应当践行“少量饮酒,饮好酒”的健康理念,并切记,小酒怡情,大酒伤身,生命只有一次,且喝,且珍惜。若想健康长寿,饮酒这事只能因人而异,不可而过,适可而止。人到老年,只要身体允许,难得你不想喝酒?


作者:梁文礼,笔名:梁行,梁某。曾在多家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获逸飞中文网“2020年十佳散文”奖,作品被选入《阑珊处》、《知否知否》、《绿肥红瘦》、《桃李春风》、《江湖夜雨》等书。业余时间偶尔写写文字以自娱自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长寿   思想家   高龄   老年人   中医   古代   人体   身体   作用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