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语启蒙会是那么多教法里最高效的一种?

写在前面

按理来说,小孩子学英语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再加上现在那么多优质的资源。

为什么还会出现学不会学不好的情况?就算不说自己的小孩,我们自己以前上学的时候也被英语搞得很头疼。

学者们就吭哧吭哧地研究了一下,原因嘛,很简单。

常见的“单词+语法”教法是在套模型

很多人说起“英语无用论”就会说到这个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至少保证了我们有三四年的时间是学英语的,但是只学会了: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渐渐地,大家就觉得浪费时间才学那么点,不如学门手艺来得好。

课堂上以“记单词、背语法”为主导的方法,为什么会出现花了时间还没用的bug呢?

我们来看三个句子:

The brothers of my parents were four.(我父母的兄弟有四个。)

Your marrying me is desired by me.(你和我结婚是我所期望的。)

The fact that Harry could be brought by you causes me to be so glad.(哈利被你带到这里的这件事让我很开心。)

这三句话是没有任何语法错误的,可我们一用中文直译着读出来就别扭了。

因为它是“单词+语法”的套模型,给我们肯定会写成:

I had four uncles.(我有四个叔叔。)

I want you to marry me.(我想你和我结婚。)

I’m so glad you could bring Harry.(我很高兴你把哈利带来了。)

如果我们只学习单词和语法,会出现这样生搬硬套地造句。

但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直译出来,我们就会发现是不对的。

此外,单词和语法之间还存在有很多“中间地带”

短语我们都背过不少,take care of(照顾)、put up with(忍耐)。

但很少人会告诉我们这些短语在使用上也是有所限制的,比如:

沉住气的hold one’s horses不能使用过去式,”She held one’s horses.”

为什么英语启蒙会是那么多教法里最高效的一种?

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对外语学习而言,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仅靠单词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

环境比年龄要重要多了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陈鲁等人从2003年开始,针对从中国赴美的10名汉语母语者的英语学习情况,展开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这10人抵达美国时,最小的5岁,最大的16岁。

陈鲁希望通过这一调查寻找年龄导致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差异。

为什么英语启蒙会是那么多教法里最高效的一种?

调查中的第一个问题,是问这些学习者更喜欢说英语还是汉语。

抵达美国三个月时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汉语,但是十二个月后:

这个结果似乎可以说明年龄决定一切,但实际未必如此,因为不同年龄学习者的行为模式不同。

例如,出国年龄较小的小孩周围说英语的朋友多,他们平日看的是《蝙蝠侠》《超能战士》《精灵宝可梦》,和同龄的美国孩子没什么区别。

但是12岁以后来美国的孩子周围都是说汉语的朋友,看的也是中国的新闻和电影。

所以,喜欢说汉语还是英语,与适应美国社会的程度以及有没有结交说英语的朋友是有关系的

与其说是年龄决定外语学习的成败,不如说是年龄只是改变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而环境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我们想要让孩子喜欢上英语,就需要给他们看原版动画、原版绘本的道理是一样。

一来能无形中增加输入量,二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趋同心理。

德国汉堡大学的尤尔根·迈泽尔等人关于德语习得的研究中,对比了“和德国人有共鸣,结交了德国朋友”的小组(综合志向小组)和“认为和德国人关系不好也无所谓”的小组(隔绝志向小组),结果发现前者正确掌握德语语法所需的时间更短

我出来工作之后也接触过不少高考英语成绩不错的人,但是你让他们看绘本,听英语原版动画,他们都纷纷表示做不到,更不要说和外国人交流了。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我阿姨,之前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三十好几的人被逼着学英语,从什么都不会到和外国人流利交流卖东西。

当然,你要问我阿姨什么语法问题,她肯定一问三不知,但这并不妨碍她把英语学会并运用起来。

再加上每天都有外国人和她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她得到了练习和提高。

每每想起我都不得不感叹一句,环境的因素真的好强大。

其实,很多说小孩英语启蒙进行不下去都是有这个问题。

当孩子发现这个语言身边没有人用,没有用武之地的时候,积极性就会大不如前,不愿意再像以前那样花时间。

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给他们找到小伙伴,找到喜欢的兴趣爱好,都是不错的办法。

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英语领域

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但是应该有不少的妈妈会有觉得说,我家小孩爱说英语,但是语法不行。有些小孩就阅读能力很强,但是不爱说。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里面,很少人会去研究“擅长领域”这个问题。

因为一说“你不适合学这个”,可能会立刻浇灭人学习的热情。

这种说话带有歧视和偏颇,但却也真实存在。

韦舍(Wesche)在1981年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测试后,把学习者分为语言分析能力适应性高和记忆里强的小组,接着将每组学生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采取“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法”和“以背诵记忆为中心的教学法”来授课。

结果发现教学方法和适应性相匹配的学习者成绩更好,学习积极性更高。

适应性研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结果,就是适应性和年龄也有点关系

多伦多大学的布里奇特 •哈雷(Bridget Harly)对那些在浸入式教学法 (用外语讲授所有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下学习法语的英语母语者,进行了记记力和语法分析能力的适应性测试。结果显示,从小学一年级起就采用这种学习方法的学生,其记忆力和法语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呈现出显著性;而从七年级(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才开始采用这种方法的学生,其语法分析能力和法语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呈现出显著性。

为什么英语启蒙会是那么多教法里最高效的一种?

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爱说但是在语法和写作上不太注意,如果这时候我们强硬地要求孩子专注在语法上,那么容易出现孩子就厌学了,就不喜欢了。

那么我们的解决方法应该变成,加大输入量,多听多看,在日积月累中纠正孩子不正确的使用方法。

如果是喜欢看书,喜欢写,喜欢语法这种有规则的孩子,那你强迫开口说也是会造成一种英语不好的感觉,但是文章能给你写得漂漂亮亮,语法选择题能正确率很高。

“听说读写”孩子可能最后只能占其中的一部分,不要太在意孩子没办法全方位发展,因为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最后

学语言最讲求心态的平稳,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太多容易让人想要放弃的时刻了。

但我们也不需要对此太灰心,毕竟,学语言是一个很复杂、很漫长的过程。

想想看,我们在说在用的普通话就知道了,我们不一定要在考试中拿满分才能掌握好语言。

我们在英语启蒙中能做到让孩子喜欢一门语言,不讨厌不排斥就已经足以让她们继续学习,取得不错的成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英语   汉语   教法   高效   学习者   美国   适应性   语法   年龄   语言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