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阳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

当今社会,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洪流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特别是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有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近些年来,各地区也都积极地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编制了体现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但是由于师资数量、教育部门的不重视导致这一门课程和教材形同虚设,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白白浪费了。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是世界上首个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所以汉字资源是安阳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我们的努力去帮助学生传承地方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融入安阳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加深加厚自己的文化积淀,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素养,从而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及各方面的素质。

一、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现状

学校教育由于其所处的环境而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色彩,地方文化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教学在教材之外开发课程资源,地方文化一定是课程开发的首选资源,因为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亲合力,而且易于展开教学。但同时,我们也无奈的发现,学生对于安阳地方文化的了解竟如此寥寥。学生对于安阳的地域文化知识了解太少,甚至有错误的认知。在肯德基、迪斯尼等洋文化强大的宣传攻势和极大影响面前,由于现在的学生对地方文化越来越淡,地方文化存在的空间几乎挤压殆尽。学生更多看到的是安阳这座城市的不足,充斥的是抱怨,也就难怪他们写不出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了。我认为语文教育责无旁贷。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通过学生自已的活动,让他们发现,我们已有三千年文化历史的城市有着取之不竭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同时借以提高语文能力,是我们这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

二、安阳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分析

(一)安阳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安阳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1330年,盘庚将都城从奄迁到殷,以后273年商朝不再易都。可以说,安阳是我国有确切历史可考的第一个都城。安阳还是周易的发祥地,红旗渠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安阳殷墟在2006年已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大遗址名单的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隋唐著名的瓦岗寨起义地,岳飞故里等许多文化遗产都坐落于安阳。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安阳正式开馆,这不仅体现了安阳地区作为中国文字之乡的地位,更为安阳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从小南海文化遗址到殷墟,再到红旗渠,每个时代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文明的痕迹。

(二)安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底蕴厚重,由多个文化系列组成,每个系列中都包含有重要的文化元素,我把这些文化系列及其重要元素,归纳为七个方面,可称之为七彩长虹。一是小南海文化。安阳西部的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这里出土了7000多件人类使用过的石器工具,是中州地区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小南海文化。二是殷商文化。殷商时期在安阳区域内产生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甲骨文文化、青铜器文化和易经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和辉煌,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三是洹河文化。安阳曾是七个朝代的都城京畿地,许多著名历史事件发生在洹河岸边,盘庚迁殷,文王演易、苏秦拜相,洹上垂钓等。洹河是安阳一条历史文化带,鲸背观澜、漫水长虹、柏门珠沼、袁林建筑等自然和历史景观,点缀在洹河两岸。四是古邺文化。古邺城遗址,曾经上演了西門豹治邺、曹袁官渡之战、铜雀台歌舞、建安文学等历史的辉煌。五是英雄文化。安阳古今英雄辈出,商代女将军妇好请缨、隋唐瓦岗寨英雄聚义、宋代岳飞精忠报国、民国时期马青霞毁家救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州人民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涌现出战天斗地的群英谱,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六是民俗文化。吕村大鼓、曲沟抬阁,滑县安绣,内黄农民画等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记忆了安阳文化的历史年轮。七是山水文化。风光旖旎的林虑山,景色秀丽的太行大峡谷,世人敬仰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以及黄华山、万佛沟、灵泉寺、珍珠泉等众多自然景观星罗棋布,蕴含了丰富的山水文化。安阳这七大文化系列,包含了精彩纷呈的文化元素。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有蜚声海外的易经发源地羑里城,有闻名世界的红旗渠,有国人注目的曹操高陵,这些都是古都安阳的文化闪光点,也是我们的金字招牌。

三、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遵循的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

不同学校间的课程资源存在差异性,没有差异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所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安阳地域优势,强化学样特色。充分挖掘安阳独特的地方文化,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较好地接受家乡文化的熏陶,成为一个比较了解安阳文化的安阳人。

(二)选择性原则

对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和研究期待来决定的。对于课程的开发者而言,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是非常必要的工作。我们的课程开发是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

(三)个性化原则

应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安阳地域文化的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样特色,而非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这是作为安阳学生独有的学习资源。

(四)实践性原则

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孩子多接触社会生活,对安阳的历史文化进行直观的了解与探究。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他们一直被束缚着,当然非常愿意放飞自己,去自由的获取知识,得到锻炼。

把安阳的历史文化渗透在学生身上,通过了解安阳的历史文化,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和浸润,学生审美情操得到了陶冶。他们开始对家乡的文化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怀,有了作为安阳人的荣辱观。通过活动,学生能够用他们美的眼光去发现美的事物,并把他们用彩色的画笔描摹出来,用美好的语言描述出来,美的实践、美的创造,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安阳   红旗渠   历史文化   都城   南海   资源   遗址   初中语文   地方   文化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