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能力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本课的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四、说教法、学法

     发现法:教学时,教师用摄像头演示从各个角度观察最多可以观察到三个面。再次引导观察发现。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机器猫的形状拍下来,通过动手,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如,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时,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小组讨论填写观  察  记  录  表,得出结论,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

    观察法:例1观察物体教学中的观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例1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狗,画小狗,再观察其他同学画的小狗,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同一只小狗为什么同学们画出来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五、说教具学具

《盲人摸象》课件、玩具狗等。

六、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三个环节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讲故事:从前,有四个盲人,他们从来没看见过大象。有一天,这四个人商量好,一起去看大象。到了大象身边,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四条腿,说道:大象像一根柱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说道:大象像一堵墙。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说道:大象像一条绳子。最后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说道:大象像一把大扇子。

    2.提问:这四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3.全班汇报交流。生:他们摸得地方不同,所以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生:他们都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都不能完整地说出大象的样子。……

    4.引入新课:由于每个人摸到的位置不同,对大象的感受也就不同。那么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共同探讨一下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情景引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观察同一物体。

    (1)定位观察

    提出要求:请组长把玩具狗放在桌子的中间,头对准1号同学。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你看到的玩具狗是什么样子的?把看到的样子用笔画出来,画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组织汇报交流。

    小结: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物体,由于每个人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通过定位观察、表述看到的物体的样子等活动,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

    (2)、换位观察

    请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换位观察物体,请学生说说:你们现在看到的玩具狗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你形状看到了玩具狗的哪一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个玩具狗,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

    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玩具狗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通过换位观察,加深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使他们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3)、全面观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个玩具狗,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游戏规则:听清楚老师说哪个小组要看玩具狗的哪一面,想一想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

    通过从不同位置对玩具狗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使同学们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主动地进行实际的观察、比较,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进一步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要求。)

    2、观察不同的物体

    请同学们拿出你带来的玩具放在桌子中间,并把玩具正面对着1号同学。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通过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物体,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发现,从而验证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结论。)

    (2)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三)层次练习,应用拓展

      1、教材第67页的例1。

    (1)出示例1的情景图。

    (2)组织学生观察判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是谁看到的就在下面标出他的名字。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2、教材67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这本数学书的侧面、正面、后面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3、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七、说诱思探究及新课改的体现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创新的思维火花、热烈的气氛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弘扬、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目标。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使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物体   位置   大象   形状   样子   自主   玩具   数学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