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比——目录链接;

《目录链接》案例设计

          金华市第十五中学  查孝华

一、教材分析

  “目录链接”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十九课的内容,它是第三单元教学核心内容之一。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制作电子杂志的基础之上,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杂志进行完善,让杂志变得更具备“电子杂志”的特点,即通过设置超级链接,将杂志“栏目地图”中的目录项与相关的版面联系起来,以实现阅读时的快速跳转,同时了解电子杂志相对普通杂志所特有的优势。本节课内容采用一节课教学课时(45分钟)。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小学就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学生在前面第6课已经学习过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超级链接链接外部文件的操作方法。但是,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差异比较大。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知识,可采用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超文本的概念及其相对于传统文本的特点。

2.  理解书签的作用。

3.  了解超级链接可以链接的对象的类别。

·技能目标

1.  掌握书签的插入、删除方法,能显示或隐藏书签。

2.  能设置、修改指向书签的超级链接。

·情感目标

本堂课通过让学生帮大雄实现古镇之旅愿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友情大考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提升了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

四、重点难点

重点:对超文本特点的理解,能设置在文档内部跳转的超级链接。

难点:对超文本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

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理念,对本课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通过创设一个学生喜爱的情景展开教学。每个学生作为大雄的一个伙伴,来帮大雄实现古镇之旅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差异较大,本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教学和小组合作交流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法能使组内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帮助组内操作能力相对弱些的同学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

六、环境与素材

1.       多媒体网络教室。

2.       教师将素材“地图”及“任务”事先发到学生机,并准备好学生上交作品的文件夹。

七、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段《哆啦a梦》的flash动画,并让学生畅谈关于“哆啦a梦”的一些信息。接着播放“大雄与哆啦a梦”之间的一段对话,得知:最近,大雄发现一幅中国的水乡古镇地图,他想点一下地图上任何一个他想去的地方,就能到达那里。

为了实现大雄古镇之旅的愿望,提出让学生来当大雄的伙伴,利用哆啦a梦的法宝去帮助他。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哆啦a梦”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的创设,学生兴致很高,都被吸引到课堂中来,都表示愿意当大雄的伙伴来帮他实现古镇之旅的愿望。从而树立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

    第二阶段:围绕目标,任务驱动

1魔法百科辞典

怎么帮大雄呢?第一步是在大雄想去的地方设置一扇“任意门”;第二步是利用超级链接创建一个连通“任意门”的通道。

通过哆啦a梦的魔法百科辞典,学生认识到:“任意门”在word文档里起到的是一个标记的作用,它的名称叫书签。从而引出书签的作用——快速定位。

【设计意图】把书签形象地比喻成“任意门”,超级链接比喻成通往“任意门”的一条通道。这样的设计,学生既喜欢又比较容易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书签怎么设置呢?哆啦a梦的魔法百科辞典给出了相应的方法。

(屏幕投影)“设置书签”的方法:

1.选中要为其指定书签的项目,或单击要插入书签的位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书签”命令;

3.在“书签名”下,输入或选择书签名;

4.单击“添加”按钮。

教师给出试一试:你能帮大雄在美丽的“南浔”设置一扇“任意门”吗?

学生尝试操作。

【设计意图】根据哆啦a梦魔法百科辞典里给出的“设置书签”的方法,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设置好后,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设置书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诸如 “书签名应该怎么输入”、“为什么我设置好的书签看上去和其他同学设置好的不一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先让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同学帮忙解决,然后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设置书签”的方法。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任意门”造好了,为了帮大雄实现愿望,还要给他创建通道。通道可以由同学们前面学习过的超级链接来实现。哆啦a梦的魔法百科辞典也给出了相应的方法。

(屏幕投影)“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

1.选中地图中的某个名称;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超级链接…”;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链接到“本文档中的位置”,再选取相应的书签;

4.单击“确定”按钮。

教师给出试一试:你能帮大雄创建一个通往“任意门——南浔”的通道吗?

师生共同尝试操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第6课已经学习过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超级链接链接外部文件的操作方法。作为对这一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加深,基本方法还是大同小异的。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超级链接所能够链接的对象除了链接到外部原有的文件外,还可以链接到web页、新建的文档、电子邮件地址以及今天学习到的书签等等。

超级链接创建好后,让学生观察:这个名称“南浔”被设置成超级链接后,和原先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颜色变化、字形变化以及对鼠标的捕捉等。

通过前面的操作,我们把一幅普通的地图变成了“超级地图”,那我们这个word文档也就变成了超文本文档。

那什么是超文本呢?哆啦a梦的魔法百科辞典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屏幕投影)超文本是一种按信息之间的关系非线性地存贮、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

超文本可以通过超级链接来表现,像刚才的文档,本来要一页一页往下翻才能找到南浔,但加了超级链接后,它可以直接从地图跳到南浔,这样的文档就是超文本文档。

【设计意图】对超文本概念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超文本可以通过超级链接来表现。所以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把它安排在“设置书签”和“创建超级链接”的后面,让学生在感受了超级链接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理解起超文本的概念及特点来会相对比较容易。

2、神奇的“任意门”

学生掌握了“超级地图”的制作方法,接下来,就让学生利用这神奇的“任意门”来帮大雄实现愿望。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第1组是小静组,第2组是小夫组,第3组是胖虎组,第4组是哆啦a梦组。

任务是:

①设置“任意门”:给各个水乡古镇设置书签。

②连通“任意门”:将地图中的各个水乡古镇名称设置超级链接。

回程通道(选做):为各版面设置一个“返回地图”的超级链接。

作品上交方式:将做好的作品以“自己名字”重命名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网上传到教师机。

注意:同学们自己完成后,要进行小组合作,帮助组内没有完成的同学,到时我们要来比一比哪一组的伙伴是大雄最好的伙伴,最先帮大雄实现愿望。

【设计意图】任务进行分层设计,回程通道可以选做。这样,既保证了绝大多数的同学能在课堂上完成基本任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自信心,又满足了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前提下,进行较高层面的拓展,体验到成就感。小组之间的合作,照顾到学生之间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可以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帮助操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在课堂上掌握相应的技能,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

3、友情大考验

考验考验哪一组的伙伴才是大雄最好的伙伴?

考验规则:老师按组轮流叫组名(如小静组),该组能帮大雄实现愿望的同学就举手,老师抽取其中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作品,能帮大雄实现愿望的,该组加10分,选做了回程通道的再加5分;不能实现的,不加分。

【设计意图】对于朋友的求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尽心尽力。友情大考验,先让某一组的学生根据自己作品进行展示,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他有没有帮大雄实现愿望?”、“能给他们组加上几分?”营造出一种小组竞争的氛围,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并让已经能帮大雄实现愿望的同学介绍他的实现方法,还没能帮大雄实现愿望的同学,其他同学帮忙找原因、解决。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第三阶段:巩固知识,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在帮大雄实现愿望的同时,学到了什么?

学生:设置书签和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

教师:通过设置书签和创建超级链接,我们把一幅普通的地图变成了“超级地图”,普通的文档变成了“超文本类型的文档”。那“超级地图”相对于普通地图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

教师:在制作超级地图时,我们用到了书签,书签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

教师:在这里,书签是超级链接的链接对象。那超级链接的对象除书签外,还可以有哪些?

学生:可以是一个文件或者是一张网页,也可以是一个电子邮件地址。

教师:最后通过友情大考验,我们知道你要想成为别人的好朋友,你首先要懂得付出,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以师生之间的对话展开,营造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宽松的交流氛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最后,再次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做到朋友之间应互帮互助。

八、课后反思

这节课下来,自我感觉蛮流畅的,学生反应比较好,任务完成得也不错。

我从学生喜爱的“哆啦a梦”导入,通过情景创设,提出让学生来当大雄的伙伴,帮大雄实现古镇之旅的愿望。并把书签形象地比喻成“任意门”,超级链接比喻成通往“任意门”的一条通道。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很高,学起来特别轻松,掌握的也比较好。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联系生活,从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多下功夫。

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融入这个情景,让该情景贯穿整堂课的始终,我在本堂课的每一环节及细节上,都融入了与“哆啦a梦”相关的一些元素。这样,学生能始终保持一份浓厚的兴趣,保持一份愉悦的心情,在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学习,较快的掌握学习内容。课堂上,“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让学生扮演主角,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但在指导学生时,我发现部分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也相对较弱,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总想依赖同学和老师的帮忙。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方面的引导,更重要的还要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友情大考验环节,通过学生互评、自评,老师点评的方式对学生作品进行了全面评价,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但在评价作品时,由于没有一个细化的评价标准,有时在加分上容易产生分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注意评价标准的细化,做到有据可依。

本节课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在课堂上,我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给了学生充足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中,通过相应的帮助,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   百科辞典   互帮互助   超文本   书签   愿望   能力   同学   链接   地图   目录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