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层的使用》教学设计

  【适用教材】河北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二册第二章第5节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依据xx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编写的一部地方性教材,教材是xx年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组织编写。在知识结构体系上比较完整,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门交流。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由于编写时间较早在xx年,依据“零起点”组织教材,导致不能很好地与小学阶段承接。第二,随着软件的升级,需要更新各种软件,如操作系统还是windows 98。所以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该要做到围绕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第二章flash动画制作初步中第5节引导层的使用。flash动画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引导层的使用是本章中的重要环节。本课引导层的使用可以使某个对象沿着任意指定的路径运动。

  二、学生分析

  在学生心理方面,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吸引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手段,从兴趣出发,最终仍然归结到兴趣。在设计时激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进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激起间接兴趣为展开的学习过程提供持久动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前阶段对flash动画的关键动画、符号绘制、运动动画、变形动画、图层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本节引导层的使用是新授内容。所以在设计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任务。从而达到一个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引导层的含义,掌握引导层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

  2.采用简单合适的分组方法,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开放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并注重于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地养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策略

  重点:引导图层的含义和建立方法、作用。

  难点:运用引导图层,解决椭圆路径中的起始点,制作“影片剪辑”符号。探求flash引导线动画相关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

  在设计中利用任务驱动法,注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自然过渡到任务的提出。然后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探讨已知和未知的解决任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任务,提出问题。教师从旁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提出解决任务的各种可能方法 明确思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感性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做理性的知识梳理,从而检查结果,总结经验。

  五、教学环境

  硬件:计算机教室(一人一机)

  软件:windows xp、大鹏教学系统、flashxx

  六、主要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1.设置悬念,引出问题。我们以前所学的动画都是使运动对象沿直线运动,我们能否让它们沿某一特定路径(路线)运动呢?

  2.展现目标,任务驱动。展示地球绕着太阳沿着椭圆轨道运动。提出任务:要使运动对象沿特定路径运动,就必须增加引导图导,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二)激发探究热情,自主实践

  1.讲授“引导图层”含义。引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径相吸附在一起(用鼠标点中运动物体的中心移动)。

  2.学生自主尝试制作。让学生做一个圆球(作为参照物“太阳”),然后增加一个图层,创建一个元件,把“地球”符号拖动到图层2的第1帧。(教师指导,然后再点拨)

  [教师演示,讲授新课]指导学生添加引导图层,构造引导图形 椭圆曲线(运用椭圆工具,在绘图区中绘制一个无填充色的椭圆,即为我们构造的物体运动的路径)。

  3.引导探究,自主实践。

  [教师问]:若要物体沿某一特定路径运动,就要找到起始和结束位置,我们现在给出的这一椭圆封闭曲线,我们能否找出起始点呢?

  [教师总结、引导]:要想在封闭的曲线上找到起点和终点是不可能的,那我们能否利用人眼睛的视觉差,在这一封闭曲线上做一些处理呢?

  [学生探究]: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并尝试着动手实践。

  [教师引导]:我们可否在这一封闭部分剪断一部分,或在某一处切开呢?

  [教师演示]:将运动物体放到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用光标键进行精确定位),设置帧动画的方式为移动。

  成果初步展示。测试影片,物体沿着我们特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总结,设置悬念]:我们构建的路径在输出的影片中没有看见(引导图层的内容在输出的影片中是隐藏的),若我们需要椭圆曲线(路径)也显示出来,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学生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并尝试动手实践。

  [教师引导]:既然需要路径,那我们就给它增加一个新的图层(学生操作:添加新的图层,并绘制椭圆路径)。

  (三)积极评价引导,拓展创新

  1.展示成果,评价交流。学生测试自己的作品,领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选取典型作品,师生相互评价,交流心得。

  [学生归纳总结] 让学生自己理清思路:图层1(建立参照物“太阳”) 添加一个新的图层2(建立运动物体对象“地球”元件 把“地球”符号拖动到图层2的第1帧 在图层2“添加引图层” 在添加引图层绘制椭圆曲线(用橡皮工具将曲线截断) 选中图层2第1帧,将“地球”放在起点位置,然后选中第40帧将“地球”放置为终点位置 设置“地球”图层的运动方式(移动) 添加可见图层(椭圆曲线),调整大小。

  我们是通过引导图层给运动物体建立一个特定的路径,若要让路径也在输出到影片之列,就需再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2.积极引导,拓展思维。

  [设置悬念]:地球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太阳的其他行星(金、木、水、火、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可以制作新的行星(金、木、水、火、土……)元件,添加新的引导层来引导行星。

  [学生动手实践]:再对自己所做的动画进一步进行修改,让动画的表现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设置悬念]:月亮(月球)还要绕地球运动,有其他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吗?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把“地月系”制作成“影片剪辑”符号。就是把一个影片剪辑放到一帧中。

  [教师演示]:制作“地月系”“影片剪辑”符号。

  [学生动手实践]:再对自己所做的动画进一步进行修改,让动画的表现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3.激发情感,内化体验。我们人类都生活在这同一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目前人类为了经济和政治利益,向地球索取的太多太多,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黑洞一说、洪灾旱灾地震频繁发生、动植物畸形进化等等。为了我们子孙后代能有一片纯净的生活空问,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宣传环保,从自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四)小结提高

  制作对象按某一轨迹运动时,可以使用引导层。也就是说引导是为了存放下一图层符号实体运动的路径而建立的图层。一个引导层可以和多个被引导层关联。

  一段动画要多次使用时,可能把它制作成电影剪辑符号。

  (五)布置预习作业,结束教学

  课后练习与思考题(1)、(2)。

  七、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

  2.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构当前知识。从简单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深入可以让学生容易接受,所以教学要循序渐进。

  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互评,总结有效的学习途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全心身地投入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成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   椭圆   物体   路径   曲线   符号   地球   教材   教师   动画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