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于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光荣、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
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作用的讲述或讨论,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教师向学生提供 “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为政治史的学习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初中就已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能否准确背诵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顺序?
生:答后,学生齐声朗读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师:没错!夏商周是我国古代的朝代,而夏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那在夏之前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原始社会。
师:其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是什么?
生:部落、部落联盟。
师:对,这些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来维系的。那当时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什么?
生:禅让制。
师:但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在禹死后禅让制被破坏,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讲授新课】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
师: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推选首领注重的是“贤”与“能”, 夏部落的大禹因治水有功,威望较高,根据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禹。到禹时,夏部落逐渐强大,其权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在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确立了王位世袭制。请问什么是世袭制?
生:(财产、爵位等)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师:世袭制开始了一种私有制“家天下”,标志着我国过渡到奴隶社会。
(小结)师:我们可以看到夏商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实行王位世袭制,二是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略)。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是传承的,夏商的王位世袭制及地方的管理制度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的影响。(导入)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师: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那么,何谓“分封制”呢?
(1)概念:简单来讲就是“封邦建国”,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人物,即周武王和周公。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5页及课件投影资料,分析西周主要分封哪些人?(投影分封制关系示意图)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师:为什么是封这些人?
生1:王族是天子最信赖的人。
生2:功臣对建立新的政权有贡献,需要拉拢他们,必须给予一定的奖赏以示对天子忠诚的鼓励。
生3:可以借助先代贵族的威望减少新政权的阻力。
(3)目的:巩固统治(投影:西周疆域图)
师:对,在勾心斗角的政治中,统治者能依赖的只有他们最亲近的人如亲戚及他们身边的大臣,特别是王族,所以我们看到这些诸候国以同姓为主。
(4)内容: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另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5)评价:
西周这样统治有什么作用呢?
生:由于层层分封所确立的诸侯、卿大夫与天子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牢固,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 
师:说得好!西周的分封制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统治,但这种制度有没什么隐患?
生1:有。分封制下的诸候国,独立性比较大,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这就使得他们有强大的可能性,而对此周王是较难加以控制的。
生2:诸候也有野心,谁不想号令天下?当诸候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后,他们也会想当天子,周朝的统治就岌岌可危。(投影:评价的总体板书)
师:没错,在西周前期,周天子的势力强大,可以控制诸候。但到了西周后期,随着王权衰落,诸候国势力日益强大,诸候开始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于是出现大国吞并小国,诸侯相互相争战的局面。而周天子对此却无力干预,这时出现了“楚王问鼎”的故事。请同学们阅读课件关于“楚王问鼎”的材料,分析一下“楚王问鼎”的实质是什么?
生:(回答)
师:“鼎”在中国有特殊意义,它原指中国古代的炊具,后来成为最重要的祭祀礼器。相传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故九鼎寓意天子的地位。诸侯对它除了毕恭毕敬以外,是没有资格来问津的。否则即视之为大不敬,是对王权的挑战。发生这样的事情,恰恰说明了,诸候势力的强大,周王室衰微,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跃跃欲试,争霸中原。这严重冲击着分封制,标志着其开始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过渡)提问:师:我们刚才讲分封制,但具体哪些人受封,哪些人继承王位呢?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受封?受封的对象与周天子之间主要是靠什么联系在一起的?(血缘)这就涉及到西周的另一种制度——宗法制。(导入宗法制)

2、宗法制
(1)概念:划分宗族内嫡庶系统,与分封制表里如一的制度
(2)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生:嫡长子继承制。
(课件投影材料:)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小儿子)。
师:什么是嫡子?什么是庶子?什么是嫡长子?
生: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
师:嫡长子继承制即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所以,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嫡子及庶子有着双重关系,在血缘上他们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他们又是君臣关系。(投影宗法制关系示意图)
问:“想一想:“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
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师: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它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
(3)作用: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它能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师:即使是今天,宗法制仍对我们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1:现在很多人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只有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生2: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认为现在我们仍要遵循长孝顺、尊敬长辈等也跟宗法制的影响有关。
师:说得很好,宗法制对我们社会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然我们今天对这些传统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原始社会其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所以在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也正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括)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编《家谱》
     角色体验:角色体验-----走进早期政治文明
     下列是某同学在模拟西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段独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独白中的错误之处。
我是家里的嫡长子,被父亲分封到东方。前几天,我出兵教训了前来“问鼎示威”的楚王。父亲因此免除了我的贡赋,并允许我在自己的封国内收取赋税,设置官员。过几天,各诸侯国将要向我汇报他们治理自己封国的情况。他们之间整天勾心斗角,打个不停,我心里很恼火。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发言)
课后作业:书本第7页的“自我测评”和“材料阅读与思考”;课后以本人姓氏的由来、家谱或祠堂的调查为题,巩固和延伸学习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王权   政治制度   庶子   宗法   西周   王位   大宗   长子   诸侯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