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程标准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2)了解第一国际主要活动及意义。

(3)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4)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本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历史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体会任何思想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尤其是通过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学习马、恩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入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学习巴黎公社的措施,判断其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2)学习马、恩青年时期的生活、学习和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习两位革命导师的伟大友谊及合作精神,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习巴黎公社英雄先烈的事迹,树立不怕艰难、勇于斗争的优良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2、难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恩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恩斯坦第二。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1、历史条件(从经济、阶级、思想、实践基础等这几方面去思考)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表现:经济危机,工人运动兴起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

时间:1825年

起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促使社会矛盾激化

发生国:英国

影响:加剧了工人的贫困和社会动荡,出现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时间: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内容: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意义: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已开始登上政治

(3)思想基础:吸取了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等)

(4)实践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理论总结和建党)

2、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

(1)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1818年5月5日诞生。

柏林大学研究黑格尔哲学。

大学毕业后主编《莱茵报》。

1843年来到巴黎,成为一生转折。

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883年3月14日逝世。

(2)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1842年来到英国接触工人。

1842——1845年经过科隆、巴黎和布鲁塞尔三次会晤,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他们的优秀品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用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3、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发表:马、恩起草,1848年发表

(2)内容:

①阐明规律(即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②指出作用: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③揭示使命: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④号召联合:面对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的强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③促使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

二、第一国际

1、条件

客观条件:

(1)科学共产主义诞生是第一国际成立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力量,第一国际的成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取得胜利的体现。

(2)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是第一国际成立的经济条件。19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后,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由于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导致:一方面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力量逐渐增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进一步暴露。继1825年英国爆发的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在185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欧洲,经济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面对强大的敌人,各国无产阶级开始走国际联合的道路,不少国家的工人阶级已意识到:无产阶级要实现革命的目的,不仅要建立自己的政党,而且还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培养工人运动骨干,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而努力奋斗是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观条件。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共产主义者同盟被迫解散,革命处于低潮。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马、恩非常注意把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为第一国际创立准备了思想与理论条件;另一方面,他们设法同各地革命者联系,把许多原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团结在自己周围,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使许多人成为优秀的工人运动活动家与革命家,通过他们又去团结工人群众,形成了新的革命团体,这就为第一国际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2、概况

(1)时间、地点、全称:1864年、伦敦、国际工人协会。

(2)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历史意义。

(1)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马克思积极筹备新的国际工人运动组织,接受了大会筹委会邀请,被选入主席团,并作为德国工人代表被选入总委员会,担任德国通讯书记。总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这就使第一国际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已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不仅是第一国际的创始人,而且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2)由于第一国际的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新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工人运动的历史使命、途径等更加明确;工人运动进一步走向国际合作的道路。这两点可以从历史条件及教材中引的《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的两条来分析。

三、巴黎公社:

1、原因:

(1)特殊原因: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引起法国革命(即9月4日革命)

普法战争:http://www.ks5u.com/普鲁士为了统一南德四邦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但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令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法国随即编成莱茵军团,于法德边境地带集结。该军团共有八个军,约22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参谋长。法国欲先发制人,夺取法兰克福,逼使普鲁士屈服;但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为总参谋长。普鲁士则计划以优势兵力,集中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将法军击溃于边境在线,再继而进攻巴黎,逼使法国投降。战争以法军在1870年8月2日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为开端。但到了8月4日,普军已顺利击溃法军,进入反攻阶段。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被逼退回国境,转入防御。至8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一部由巴赞元帅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在8月30日与普军激战后被逼退守色当。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路易·波拿巴连同元帅、39个将军、10.4万名士兵,都做了普军的俘虏。在这场战役中,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法国举国哗然。

9月4日革命:当色当惨败消息传到巴黎,法国爆发了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归纳】法国历史上的三个共和国和两个帝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 18xx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 18xx年,拿破仑建立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 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 1870年,路易·波拿巴(又称拿破仑三世)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 1940年

(2)直接原因:资产阶级政府的卖国行为,导致了3月18日革命

资产阶级政府的卖国行为:9月4日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成立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这时,普军继续向法国内地推进。1871年1月,普鲁士占领了巴黎,并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2月17日,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28日 “国防政府”同普鲁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十分苛刻:法国割让阿尔萨斯(贝尔福地区除外)和洛林东部包括梅斯要塞给德国;法国赔款50亿法郎,分3年付清,赔款付清前德军留驻巴黎和法国北部诸省。

3月18日革命: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为此,巴黎无产阶级在同政府卖国政策的斗争中,利用政府建立国民自卫队的法令,在全国逐步建立起一支新型的、具有人民性的武装力量。爱国热情高涨的巴黎工人冲破政府限制,仅三个星期就组成了194个工人营队,并推举一批革命者当了工人营的营长,成立了士兵代表机构“内务委员会”,获得了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资,在巴黎形成了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

由于与普鲁士达成妥协消除了后顾之忧,法国资产阶级便集中全力来对付国内无产阶级特别是巴黎的工人武装,以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3月8日至17日,梯也尔政府向巴黎增调了2万名政府军,准备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逮捕中央委员会成员。当时,巴黎的国民自卫军有417门大炮,分别集中在蒙马特尔高地和棱蒙高地等地。3月18日凌晨5时,政府军一个团占领了蒙马特尔停炮场。枪声惊醒了附近居民,大炮被抢的消息迅速传开。该区的国民自卫军战士立即集合起来,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内的人民群众也随同一起拥上蒙马特尔高地。政府军士兵发生哗变,与人民群众联合行动,逮捕了反动军官、警察和宪兵。偷袭棱蒙高地的政府军也未能迅速把大炮拖走,很快就被赶到的国民自卫军击溃。

国民自卫军和人民群众自动拿起武器,建筑街垒,布置岗哨,派出巡逻队,集中分散的大炮。中央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领导武装起义,占领了部分地区。中午以后,国民自卫军开始越出本区,向巴黎市中心挺进,起义由防御转入进攻。15时,国民自卫军根据中央委员会的进攻命令,展开巷战,攻占了陆军部及其他一些军事机关和据点。21时,控制了万多姆广场,政府军和宪兵闻风丧胆,落荒而逃。22时许,国民自卫军进入市政厅,升起红旗。至此,中央委员会掌握了巴黎全城,武装起义推翻了梯也尔政权,梯也尔狼狈逃亡凡尔赛,革命取得了伟大成功。

2、成立:1871年3月28日

3月19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掌握了政权,并发表宣言,宣布即将由工人通过选举成立公社。3月26日巴黎公社举行选举,共选出86名公社委员,其中大多数是工人代表,或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3、措施:

(1)政权建设:①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②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③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④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⑤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合作探究】巴黎公社的首创性

巴黎公社的首创性主要表现在公社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巴黎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针对旧的国家机器,废除了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创造性地建设无产阶级专政机构。巴黎无产阶级首创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社会经济: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说明】公社实施的措施,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说明了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

4、失败:

(1)保卫公社的战斗:

1871年4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军队调集13万兵力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公社战士誓死保卫公社,打退了临时政府军队的多次进攻。

五月流血周(5月21日 28日):5月21日,凡尔赛军由叛徒引路从圣·克卢大门废墟攻入巴黎城区。23日,凡尔赛军经德军防线前面“中立”地带包抄蒙马特尔,占领该地。公社战士逐区进行街垒战。25日,德勒克吕兹殉职,e.瓦尔兰继任军事代表。28日,瓦尔兰、c.t.费雷等公社委员率领公社战士进行最后的抵抗。凡尔赛军对巴黎人民实行血腥大屠杀,据统计共有29804人遭残杀,72941人在作战中牺牲,60971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

(2)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①没有接管银行,财政上陷入被动;

    ②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农民,导致孤军奋战;

    ③没有统一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歼残敌。

客观原因:①临时政府得到法兰西银行的支持,力量强大;

    ②临时政府得到普军的支持;

    ③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条件不成熟。

5、意义:

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备课资料】1825年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 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 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1824 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出口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仅局限于英国,原因是英国最先开展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他国家如法国、美国、德意志等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同时,也说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还没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普鲁士   巴黎公社   马克思   工人运动   巴黎   法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单元   工人   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