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梳理】
 
考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完成:_____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3)作用:为国家开展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________,重工业无从发展。
 
(2)任务:优先发展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________、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________。
 
3.三大改造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________进行改造。
 
(2)基本途径和方式: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_______;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________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考点2 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①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________: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________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意义: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2)“八字方针”:①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意义: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__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探索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①内容:________,力争上游,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评价: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________、大办农业。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_______。
 
(3)影响:为背景及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_______,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 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考点3 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________”,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______。
 
2.表现
 
(1)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
 
(2)工人、干部停产“______”。
 
3.调整
 
(1)______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
 
(2)______全面整顿,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回升状态。
 
【基础练习】
 
1.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  ②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的任务之一  ③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④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2.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
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 庆祝公私合营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3.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一五”计划完成 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提出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互动探究】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哪些?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2.国家开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解决的两大基本任务是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为什么这么做?一五计划的完成有着怎样的影响?
 
3.在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刚刚使农民获得渴望已久的土地,现在又对农民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你认为农民会支持吗?最终改造的成果怎样?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探索与失误
 
1.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对新形势下国内主要矛盾作了分析,主要有哪些矛盾?矛盾的实质是什么?解决矛盾的关键是什么?
 
2.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其内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条总路线?
 
3.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上下迅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结果如何?党中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呢?是怎样纠正的?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使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损失惨重。那么“文化大革命”究竟是怎样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的呢?在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为何有所回升?
 
【效果检测】
 
 1.右图是一幅于1958年所绘画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 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壁画体现了(   )
 
a.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左”倾错误发展严重泛滥 
 
d.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
 
2.毛泽东在建国初期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工业基础落后 ②经济建设要以重工业为主 ③我国将大量进口汽车、飞机、坦克和拖拉机 ④我国的轻工业和农业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4.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6.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d 2.c 3.d 4.d
 
【效果检测】
 
1.c 2.a 3.d 4.d 5.c 6.c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大跃进   总路线   重工业   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   中国   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   落后   我国   计划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