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 利
 [课标内容]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 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三大战役的进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编制历史图表的能力。
 (2)通过讲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 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及分析对比历史史实、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4)通过分析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与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看待历史问题 。
 [重点和难点]
 重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
 难点:三大战役的有关决策及作战方针。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导入新课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本目设置三个问题,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
 (1)解放区为什么要实行改革?
 (2)怎样进土地改革的?
  (3)土地改革有何意义 和作用?
 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本目内容让学生看书回答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到1948年8月止,人民解放战争已进 行了哪两个阶段的作战?
 (2)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这一 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2、辽沈战役

 (1)提问: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和力决战的地点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2)借助地图讲述辽沈战役经过,穿插提问:辽沈战役应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
 (3)提问:辽沈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3、淮海战役
 (1)提问:淮海战役我军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 针?为什么要这样打?

 (2)借助地图讲述淮海战役 经过。
 (3)提问:淮 海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4、平津战役
 (1)提问:平津战役我军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针?这样打的目的是什么?
 (2)借 助地图讲述平津战役经过。

 (3)提问:平津战役有何意义?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让学生从书中归纳。
 三、渡江战役
 本目首先设置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以了解渡江战役前夕的形势;得出答案后,再讲渡江战役的经过,最后总结全课。
 (1)提问:渡江战役前夕,蒋介石玩弄了一个什么阴谋?蒋介石的这次“求和”与1945年电邀毛泽 东到重庆谈判,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
 (2)讲述渡江战役经过。
 (3)总结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小结]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解放战争   平津   淮海战役   辽沈   土地改革   解放区   作战   我军   战役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