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知识点扫描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背景: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2)过程:①一五计划 ②实施:1953-1957年 ③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④成就:超额完成: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4年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制定宪法: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2)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xx、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①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②对社会主义建设缺少经验。(2)中共八大:①时间:1956年;②主要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④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⑤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⑥意义: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3)(一)失误:①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大跃进:目标: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口号:“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结果: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平均主义和“共产风”。结果: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结果:造成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原因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外,还有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的行为) (二)左倾错误的纠正:①实行全面调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②结果: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2、xx年经济建设的成就:1957—196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而且还出现了众多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雷锋、焦裕禄。  第7课  全国大动乱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原因: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错误判断,认为共产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决定发动一场群众性的“文化大革命”。②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企图乱中夺权。(2)、过程:①导火线:1965年《文汇报》发《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得到毛泽东的支持。②全面发动:标志: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文革的实际指挥部是中央文革小组。2、全国大动乱和二月抗争:①全面夺权阶段:上海夺权:“一月革命”夺取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②全面夺权;③“二月抗争”;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成为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3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文革”中,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形同虚设。自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整整xx年没有召开一次全国人大会议。 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经济形式的恶化和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①自1967年起,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②林彪集团的覆灭:九一三事件 。③周恩来的努力: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使各方面有了转机。到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 ④邓小平的努力: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再度回升,但随“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国民经济又遭破坏。2、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文化大革命”的结束①损失:“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000亿元。②取得成就的原因: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努力,及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表现:工农业总产值保持一定速度增长,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国防科技取得重大成就。)③“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清明节时出现“四五运动”,为后来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本单元重点、难点知识问题释疑1、怎样认识文革的性质和后果?提示:性质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xx集团利用,对我国造成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动乱,是“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后果是①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践踏。②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的损失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你认为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①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人民的权力。②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民主集中制,充分体现了民主性。③宪法确立了我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④宪法还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以及应尽的义务等。3、想一想,你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示:这个问题可从三方面说明。第一,宪法的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我们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宪法的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第三,宪法的意义和作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4、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理解。提示:①时间:1953-1956年 ②目的:将私有制经济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③方式: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 ④对象和形式:一是对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引导他们走合作化道路;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5)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1957-196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了哪些失误?成就:①实现了石油自给,钢材基本自给。②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等兴起‘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③新修铁路数千公里,福建、宁夏、青海、新疆通了火车。④农村用电量、粮食、棉花产量大增。⑤文教、卫生和科技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⑥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⑦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6、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提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要凭主观愿望办事。7、 举出文革中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林彪、四人帮两个集团进行斗争的主要事迹。提示:①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抵制“文革“中的错误做法,与江青一伙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②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日常工作其间,提出批判“极左”思潮,调整思经济,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③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实行全面整顿,对文革错误理论和“左倾”政策加以纠正。④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叶剑英等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8、 阅读四五运动时悼念周恩来的一首诗:“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回答:①诗中的“鬼、豺狼”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要“叫”和“笑”?提示:是指“四人邦”等反动势力。因为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是他们搞乱中国、乱中夺权的障碍,周恩来的逝世使他们高兴,所以他们笑。同时对周恩来、邓小平和广大抵制“左倾”错误的人民群众进行攻击,所以他们叫。②“扬眉剑出鞘”人含意是什么?提示:其含意是广大干部、群众准备反击“四人帮”等阴谋家、野心家,跟他们斗争到底。9、林彪、“四人帮”两个xx集团的覆灭,说明了什么?提示: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任何违背党心民意、貌似强大的反动势力必遭历史的惩罚而身败名裂。10、想一想,我们应该从文革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提示: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经济建设上。②不能人为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个人崇拜。④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⑤保持稳定,反对动乱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周恩来   文革   国民经济   宪法   单元   错误   提示   我国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