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863计划提出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从战略角度出发认识计划实施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带动性。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863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与实力,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

3.通过引用材料使学生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全新的生活,更进一步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体会到“创新是每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在使用高科技成果的同时,要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自我约束意识,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知识与能力

1.了解863计划提出的背景;863计划涉及的研究领域及总体目标;863计划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通过引导学生对863计划提出的背景、总体目标、研究成果的分析,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现今国家政策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收集成果资料,增强对863计划的感情认识;通过合作研讨形成正确的科学意识。

2.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演示,让学生感受“高技术与我们同行”。

3.在课堂上开展历史小辩论“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

4.在了解863计划取得成果的同时,学生设计未来生活的蓝图。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a.863计划的内容。b.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产生的影响。

2.处理方法:a.通过课前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归纳概括,加强对863计划涉及领域的理解。b.在课堂上通过开展“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联系学生身边实际,感受网络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

3.难点:863计划涉及的科技领域,学生对科技名词比较难于理解。

4.处理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领域的视频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选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课前导学

1.查找863计划的背景资料及四位科学家的相关材料;

2.学生分组准备863计划成果演示材料;

3.学生准备辩论活动;

板书设计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教学资源

1.课件。

2.学习网站: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

863—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网站。

3.《高技术通讯》杂志(科技部863计划联合办公室中国科技信息所)。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基因”“克隆”“纳米”“数字化”这些名词吗,这些名词的出现与什么领域的发展有关?

正如大家所说,由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丰富人们的生活;我们一起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看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如何发展高技术,从决策到实施,这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它需要我们几代人长期的奋斗。

板书课题: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学生回答:知道(有可能知道一些),可由其中一点展开话题简短地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并进一步回答这些名词的出现与科技领域的发展有关。

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资料感受科技的日新月异。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多媒体演示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科技知识的感性认识。

教授新课

1.“863计划”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863计划”,谁能讲一讲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归纳: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高技术作为经济增长中最活跃、最强有力的因素,更是被认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今天,几乎在所有的政府规划和纲要中,高技术都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四位老科学家情系民族科技的振兴,联名写信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国家的高科技。邓小平高瞻远瞩果断决策,作出批示。因提出和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故这项计划称为“863计划”。经过反复论证形成《863计划纲要》。

引导学生看小字材料,把握863计划实施的总体目标,理解从战略角度出发,计划实施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带动性;认识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努力,力争达到此目标。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 我国发展高科技的背景; 联系课本动脑筋“想一想我们现在经济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搞新技术的研究?”从而进一步理解发展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863计划涉及了哪些领域?

学生在分析思考中体会863计划制定的及时性、必要性;并从四位老科学家故事中感受殷殷爱国之情以及对国家领导人英明决策的敬佩之情。

学生阅读、理解国家计划制定的科学性。

层层设问,展开话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处理提出和决策的故事中要注意情感因素,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国家政策的讲解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年龄避免枯燥地说教。

指导学生明确863计划涉及的领域,并给予一定的解释说明。通过课前围绕“高技术与我们同行”这个主题,指导各组学生收集有关领域的资料进行筛选,然后各组在高技术成果展示会上进行交流。

通过展示活动,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感受863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与实力,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认识高技术及其产业化、高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充分显示出小平同志“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指示的重要意义;体会到863计划也带给我们全新的生活。让学生活动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由学生的谈话,启发学生意识到“创新是每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由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自然过渡到作为高技术领域之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师以谈话的方式问问学生上网吗?上网的感受如何?

教师可从两方面引导学生学习:①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②网络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正确对待负面影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学生不理解的领域,可以大胆质疑。

学生在课前收集材料的基础上,组织“高技术与我们同行” 863计划成果展示会;各组通过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演示,生动有趣地展示八个领域的成果,内容注意突出重点,关注热点,贴近生活。学生边演示、边讲解。(或者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展开活动,“记者”以现场报道的方式介绍、采访各展台的情况,让人们感受有趣的科技、全新的生活)

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上网的感受。

学生组织材料展开小辩论“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学生自由阐发观点,在辩论中得出正确的认识。

由于科技领域的名词学生平时接触得少,比较难于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同时也促使自身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开展活动由学生主持:您想了解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您想知道转基因食品、核能利用是否安全,什么是数字化生活?宽带网络是怎样把我们带进知识时代?您想了解外层空间技术的发展吗?就随我们一起去参观成果展,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学生分为四组介绍,一定要联系最新成果加以介绍,如: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

通过活动,增强各小组团队成员的协作意识。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自然。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辩论后,教师要及时点评。

结合课本的动脑筋引导学生要积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增强自护意识。

学生阅读课本材料,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提高学生遵守文明公约意识。

本课小结

教师可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串联知识点,以歌谣的方式加以总结。

高瞻远瞩计划行
八大领域成果显
信息时代勤学习
勇于创新展未来

学生代表小结本课内容。

学生朗读。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延伸

奇思妙想:

“设计未来生活的蓝图”。

学生课后完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社会发展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高科技   高技术   科学技术   成就   成果   领域   能力   教师   我国   计划   学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