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有关作文素材的运用

  【练习】

  一.题目

  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远与近”的话题。

  有同学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从纽约回广州不用一日可还,上海到广州就两个小时;就是在一座城市,也可以上班在城区,居住在郊区,二三十公里的距离开车不用半小时就可到达,远与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有同学则说,人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是短了,但不一定心的距离同样能够缩短。

  还有同学感叹,有些东西远了,而有些东西却近了。

  老师说,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过去以为远的,现在近了;过去近的,现在变远了……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立意:

  1.空间距离近了,心的距离远了;

  2.城市近了,村落远了;

  3.财富近了,精神远了;

  4.科技近了,书信远了;

  5.畅销书近了,经典远了;

  6.旅游景点近了,文化底蕴远了;

  7.英文近了,文言文远了;

  8.外国文化近了,传统文化远了;

  9.砖家近了,大师远了;

  10.离故乡远了,乡愁近了;

  11.离权利近了,离人民远了;

  12.过去以为远的,现在近了;莫言、阎连科

  13.过去以为近的,现在远了;

  三.用到的材料

  1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顾城《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低头看手机

  4.王开岭《消逝的放学路上》:街道要短,要很容易出现拐角。”这是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话,我以为是对传统街区最传神的描述。

  5.周国平《人人都是孤儿》: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

  6.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周国平《灵魂的在场》: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席。

  9.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0.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1. 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练习】

  一.题目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二.立意:

  就看花这一动机而言,两个姑娘言行的差别体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事物特点和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了以下符号意义:

  1.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

  2.看问题要主要、主流的方面

  思考辨析“优点和缺点”、“利和弊“、“真善美和假丑恶”、“光明和黑暗”、“积极和消极”、“乐观和悲观”、“完美和缺陷”……

  如果看成新材料作文的话,还可以增加立意:

  1.追求自然和本真

  三.思考材料

  (一)阅读积淀

  1.《红楼梦》中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1)“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

  (2)“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黑羊和白羊: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风雪停止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4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5.抗日战争时期沈从文的《边城》:“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抗日时期昆明西南联大在日寇轰炸下的乐观淡定生活:汪曾祺1984年写的《跑警报》: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作文   考试   高考   高考指导   2900字   宝玉   白羊   儒道   昆明   立意   羊群   农夫   最远   会儿   素材   距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