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叙事作文立意谋篇

  看法: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或所持的见解;有时特指否定的意见。

  表明:明白清楚地表示。

  阐述:论述。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一)呈现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李是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他来自贫困农村家庭,每年都获得特困生补助。小李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努力学习,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小李的五个舍友,都使用五六千元的苹果手机。从大一开始,他们就没少取笑小李的“砖头”——诺基亚手机。正好使用多年的“诺基亚”彻底坏了,小李就用自己做家教攒下的钱买了一部四千多元的苹果手机。此事被同学报告学校,学校取消了小李的特困生补助。

  此事在校园传开,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小李、小李的舍友、学校、打报告的同学的表现,选择其中一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二)“立意谋篇”指导:

  1.理清事实来龙去脉

  (1)材料中涉及的人物(相关方法):

  小李、小李的舍友、打报告的同学、学校。

  (2)材料中讲述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表现:

  理清材料中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区分当事人与相关方,这是为选择角度,确定立意作铺垫,避免立意游离事件的当事人及相关方,游离事件的基本事实,而只是浮光掠影肤浅、空泛的议论。

  (提示:审读材料时,可以按事件发展的因果逻辑或人物出现的先后次序,结合段落内部的句间关系,用//线标画层次。)

  梳理事件的层次,要注意由表及里,体察各方行为表现出的“思想品质”或“价值观念”。

  (提示:审读材料时,可以用笔圈点句中的关键词,或加简要的关键词批注,或者把对人物的行为表现提出疑问标注在段落旁边,以助益思维的明晰。)

  示例:

  ①小李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

  ②小李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努力学习,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向上、助人、努力、成绩优秀)

  ③小李的“土豪”舍友,取笑小李的“诺基亚”手机落伍。(嫌贫爱富、贪图享受、注重物质)

  ④小李使用多年的“诺基亚”坏了,用自己做家教攒下的钱买了一部四千多元的苹果手机。(节俭、自强、有改善物质生活的愿望)

  ⑤小李的同学向学校报告了小李买苹果手机的事(报告学校出于什么动机,有无向学校报告的必要);

  ⑥学校取消了小李特困生补助。(取消为了什么?取消合不合理?)

  (3)综合材料,形成问题(见下列质疑表)

  2.分向就事审视质疑

  (引导学生就材料所述事件当事人及相关方的行为表现进行审视、质疑,设计表格供学生填写,目的是为了助其打开思维空间,并将质疑的问题书面化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作文   考试   中考   中考指导   1300字   立意   诺基亚   年中   舍友   苹果   同学   事件   材料   报告   学校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