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娄烦|革命先驱故里,书写抗战传奇故事

娄烦文化灿烂,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有历史久远的人类文明、渊源流长的古国文化、灿烂的古文明;有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中国革命先驱、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高君宇就诞生在娄烦;晋绥边区政权最早也建立在娄烦;贺龙、王震、张宗逊等党和军队领导人曾长期生活战斗在娄烦。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革命先驱高君宇言志诗中的四句话,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我是宝剑,我是火花”的青春绝唱回响于历史天空,高君宇的一切融进了“五四”的涛声里,也融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波澜里,君宇用短暂而闪光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经典的红色之歌,岁月无声,但革命先驱风采依在。

高君宇出生在太原市娄烦县峰岭底村。在文化部支持下修复高君宇故居,新建高君宇纪念馆,重塑高君宇铜像,开辟史料展厅,追溯老区历史,再现先烈风采,以此向无数革命烈士庄严致敬,以此酬谢先烈们那远去的伟大背影和灵魂。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高君宇故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君宇故居依山而建,以房窑为主,清末同治年间开始修建,皆为青砖灰瓦,被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花园共6座院落,修复后的故居主要为原“高家大院”的中院。

高君宇纪念馆于2013年对外开放,是根据故居内建筑的基本形式,结合本土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并结合高君宇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和历史功绩进行设计和修建。

故居和纪念馆内的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仿佛把人们重新带入这个年轻而热烈的生命里,又看到了那个和其父兄带头剪掉了辫子以示革故鼎新的高君宇,那个设法说服母亲将妹妹的缠脚放开的高君宇,那个刻苦求学、种下革命火种的高君宇……

高君宇纪念馆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八路军120师358旅指挥部旧址


娄烦是一块红色的沃土,娄烦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娄烦县三元村是八路军120师358旅指挥部旧址所在地。1937年10月至1943年6月,八路军358旅指挥部以及张宗逊旅长经常驻扎在此,并组织指挥了米峪镇战斗、三元村战斗、百团大战和多次反扫荡的战斗。358 旅的将士们作战400多次,经历了无数次战火洗礼,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生活在娄烦,战斗在娄烦,期间与娄烦人民团结战斗,共渡难关,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在娄烦这片热土上书写了英勇抗战的传奇故事。

抗战时期,358旅的将士和娄烦革命群众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故事,358旅指挥部旧址铭记了那段风雨如磐、战火纷飞的历史,如今在三元村,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先烈们英勇杀敌的战斗身影,感受到军民水乳交融的战斗深情。

358旅指挥部旧址院落始建于清代中期道光年间,历尽沧桑。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级革命历史遗迹、国防教育基地,是我们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拓展的新平台。

358旅指挥部旧址所在地三元村

八路军120师358旅指挥部旧址

张宗逊将军当年亲手种下的槐树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由纪念碑、烈士陵园、战斗遗址组成。1940年6月,日军开始了对我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夏季“扫荡”,妄图歼灭我军主力,最后将我晋西北根据地摧毁。素有“老虎大队”之称的日军村上大队由静乐出动南犯,驻扎在娄烦的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独立第4团和独立二支队在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的率领下,与日军激战于米峪镇国练村一带,经过三天的艰苦战斗,一举全歼日军700多人,取得了抗击日寇的辉煌胜利,米峪镇战斗也是抗战时期的一次模范战例。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战斗的记忆依然铭刻在娄烦大地上。如今,徘徊于战斗英雄的石雕前,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又鲜活地涌上心间。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

米峪镇战斗纪念雕塑

米峪镇战斗纪念碑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娄烦   抗战时期   指挥部   娄烦县   旧址   先烈   日军   故里   故居   纪念馆   先驱   英雄   传奇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