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走路和寿命的关系:60岁以后,这样的步数刚刚好!

文|闻sir

编辑|媸尤


王大妈在网络上看到有糖尿病患者因为坚持每天走路,在不吃药的情况下,控制住了自己的血糖。王大妈看完之后蠢蠢欲动,也想要采取同样的做法。

其实很多研究都证明,寿命的长短跟走路的步数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尤其是对于六十岁之后的老人。

不管是否为高血糖患者,平时都要坚持走路,最好每天要保持这个步数,这才是真的为自己身体健康有利。

不可否认每天坚持走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降低血糖,但这并不是说,每天走路的越多,血糖就能控制的很好。

王大妈为了更快更好的达到降血糖的效果,自己贸然将运动量提高到了十公里,甚至还将降血糖的药物给中断了。

刚开始确实有些效果,但是等到半年之后,她发现自己脚上开始出现红肿和溃烂,并且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她赶紧来到医院接受检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过医生确认她这是血糖没有控制好,诱发了血糖足,甚至还出现了其他的并发症。

想要保住自己的生命,就要接受截肢的治疗方案。到这个时候,王大妈才明白,自己的自作聪明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危害。

很多高血糖患者,都想要将自己的血糖稳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

稳定血糖的方式比较多,吃降血糖药物是其中之一,同时还应该配合一定的运动量。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也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这也是一些专业人士经过多次研究才得出的结论,参加的人数多为女性,并且大多数人糖尿病的时间,都超过了六年之久。

而且研究人员还考虑到了年龄、种族等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也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结论还是非常可靠的。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下午进行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甚至还不用服用降血糖的药物。

只要是有氧运动,就可以降低血糖,只不过相较于其他的有氧运动,步行反而是更加方便的运动。

步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耗体内的葡萄糖含量,还能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这也是降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步行需要一直使用双腿,加快下肢的血液循环,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虽然步行可以帮助降低血糖,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降血糖的药物,也不能自作主张的就将自己的药物完全停止了。

必须要先经过医生的同意,医生在对患者开药之前,都充分考虑了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年龄,患者只要正常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就不会对自己产生太大的伤害。

步行可以起到降血糖的好处,如果可以搭配药物的话,也算是事半功倍了。

而且即便是患者觉得自己血糖较低,想要停止用药,也需要提前告诉医生,让医生确认自己现如今的状况是否可以中断服用药物。

如果贸然终止药物的话,或许会让体内的血糖波动更加严重,对于肾脏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样的走路方式才能降低血糖值,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就是大踏步快速原地走,快速走路能够很好的控制糖尿病,还能预防骨质疏松。

在开始快步走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每分钟的步数应该控制在一百到一百二左右,快走并不适合与一直进行,一周五次即可,每次大概在五六公里左右就可以了。

研究表明,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每天坚持走六千到八千步,可以更好的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当然相较于在户外走路,原地走更加合适。唯一的要求就是动作要标准,挺胸抬头、大腿尽可能的抬高一些。

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快的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消耗体内的能量,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力。第二就是步子一定要大。快步走时,一定要张开双臂前后摆动。

三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放松一下手臂,速度也可以逐渐放慢,等到身体彻底放松之后,如果觉得自己精力还比较充沛的话,可以再次进行快走。

快走虽然可以降低血糖,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快走一段时间之后,可能身体已经适应强度了,产生的效果也大不如前,此时就可以适当调整运动方案,提高强度。

如果在快走过程中,发现有所不适的话,也要及时停止,或者是降低强度。不能为了稳定血糖,就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运动量   有氧运动   血糖   寿命   强度   体内   药物   患者   身体   医生   关系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