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宵夜的方向3》:在烟火缭绕间讲述宵夜的温情故事

城市之夜,在灯光亮起的刹那拉开帷幕。白日里正襟危坐的上班族们,褪去西装革履,纵身一跃,跳进烟火的天堂,开始践行夜间生存指南。宵夜,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依然值得大书特写。只因市井百态里的氤氲、寻常生活中的滋味,既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又能抚慰一天的身心疲惫。一如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所写,“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时隔两年,以“城市宵夜文化纪录片”为标签的《向着宵夜的方向3》回归大众视线。该片新一季延续着前两季的烟火气息,开启了35个城市新地图,在不同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下,为每座城市量身订制专属味道,在夜色中用美食勾勒出生活的众生相。

匠心创作,呈现宵夜文化的饕餮大餐

《向着宵夜的方向3》以夜幕下的宵夜为笔,绘出中国大地的人文画卷,表现出一方天地中浓郁的生活气息,激发了观众的共鸣。这一切离不开主创团队严谨扎实的前期筹备工作。

首先,精挑细选确保城市、餐馆和人物“接地气”。在资料整理阶段,主创团队从三方面对一座城市进行了解:第一,尽可能通读城市历史和人文资料;第二,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和物产;第三,阅读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看作家是如何表现城市文化气质的。

为更精准地选择拍摄城市,分集导演们深入当地生活,“我们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是‘饮食人类学视角下的漫游者’”。总导演韩经国采访中说道。“漫游者”就要短暂地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但又要抽离出来,如果完全陷入其中,就会因为过于“日常”而难以聚焦。

为此,主创团队在每个城市的实地调研时长都在三到四周,加上案头调研和采访,前后需要三个月。调研过程中,创作组还接触了大量包括资深媒体从业者、文化研究者、美食爱好者在内的“知情者”。丰富的“他视角”,为主创团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视野。

新一季的变化,也让每座城市的独特味道、性格,被更为凝练地抽离出来。如大佛之下的乐山,人们在麻辣热腾的味道中走出下岗的灰色阴霾,坦然面对生活的顿挫;阳光灿烂的西双版纳,明媚阳光让这里的故事简单轻快起来。不同城市的个性,也体现在影像上:虽然整体风格统一,但每一集的讲述语态甚至剪辑节奏,都略有区别。

其次,保证内容丰富细腻有层次。《向着宵夜的方向3》在创作上有三层考量:第一层是故事性和独特性。主创团队偏向选择价格亲民的餐馆,对社会的平凡角落进行真实描摹,朴素细腻地关怀现实生活,展现出内容的深度和价值内涵。第二层是历史性和社会性,即某些美食的诞生、延续和创新,跟社会某个阶段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透过食物,可以看到时代在人的身上所留下的痕迹。第三层是文学性和情感性,真正打动人的一定是情感。

《向着宵夜的方向3》以夜色为窗口,串联起一个个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的鲜活故事。“你会发现,在夜晚形形色色的人与生活都在流动。更重要的是,夜晚藏着一些我们熟悉、确定的东西,当夜幕降临,很多地方暗了下去,恰恰有些地方亮起来了,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

从南到北,带你吃遍中国宵夜

《向着宵夜的方向3》每集聚焦一座城:贵阳、汕头、芜湖、龙岩、和田、西双版纳、呼伦贝尔、嵊州……镜头对准一家当地特色又好吃的宵夜店,直截了当展现拿手宵夜的精髓。35座城市,35家好吃的宵夜店,几个画面就把人馋得口水直流。比如贵阳,这里的夜生活是从宵夜摊开始的。这座魔幻的“8D山城”拥有极其浓厚的宵夜文化,一顿宵夜甚至能吃上2个小时……

从食材的采购、加工到佐料的制作,《向着宵夜的方向3》在为观众展示每一道绝佳宵夜走上餐桌的全过程的同时,也为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提供了一份温暖的精神慰藉,与一处可以尽情抒发情绪的出口,勾勒出中国普通人极具烟火气、温暖治愈的日常生活。

广东汕头,让人欲罢不能的是 “潮汕毒药”。潮汕,是全国最会吃的地区之一。不大的街道饭店密布,数不清有多少人“为了吃来汕头”,毕竟这里的美食名号早已响彻全国。近两年尤其以“打冷”出名。“生腌+白粥”的标配让人打飞的跑来,只为吃上一口。东市白粥作为老字号的名号响当当,凌晨也需要排队。皮皮虾、明虾、带膏蟹、花螺、血蛤……不同的白粥,口感也不同。

安徽芜湖,年宝泥鳅面让人好吃到“wuhoo”。这是一家到晚上就爆满的饭店,招牌是泥鳅面。泥鳅面,主料是野生泥鳅。光泽亮度都是肉眼可见的细腻,这是养殖泥鳅无法带来的味道。不开火,冷油下锅放泥鳅,让泥鳅在冷油锅里游个痛快。这时再开火,泥鳅在锅里被炸得作响。加水加佐料,让泥鳅在锅里小火炖煮到软,这道菜就算完成了大半。另一半来自面条的黄金搭配,一把挂面配泥鳅,连煮带炖,浓郁的香味溢出屏幕。

福建龙岩,有会“跳舞”的牛肉。下洋镇,位于福建龙岩,有“小香港”之称,夜宵生活极其丰富。满大街牛肉店铺多到不输潮汕,好吃到什么地步呢?龙岩市区和广东人驱车赶来吃的,不在少数。这里的牛肉主打新鲜,在下洋镇能见到牛肉的N种吃法,每一样都好吃到不行。林记牛肉丸是镇上的百年老店,当之无愧的C位。老板凌晨一点去牛市买现杀牛肉,不过500米的距离,能用最快时间把新鲜牛肉带回。

令人欲罢不能的美食色香味俱的秘诀,除了食材与调料,离不开的是那份人间烟火气。正是有了烹饪者投入的情感,美食才拥有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足以慰饥肠,暖心房。

片刻小憩,在宵夜里咂出人生百味

日本导演黑泽明曾说:“早餐,是身体的营养;夜宵,是精神上的营养。”如果说迎来晨曦的早餐总是与家人、陪伴、希望为伴,那么隐入夜色的夜宵,就是与生活、人生、江湖纠缠,更鲜明地折射着一座城市、一方水土、一群人的性格,于一袭夜色中映照出城市的底色,在夜宵美食里浸染百态人生。

透过一幕幕宵夜场景,《向着宵夜的方向3》展现出各行各业工作者生活的B面——一个月跑了800余单的外卖骑手,收到工资后感叹“想找个南方姑娘共度一生”;在脚手架上劳作的工人计划买房,却面临家人突发疾病。他们都背负着类似的生活压力,有着不尽相同的烦恼,睡前借由一顿称不上豪华却足够丰盛的餐食,人们迎来期待已久的休憩和袒露心迹的时刻,欢声笑语和食物的香气一道将小店点亮,在黑夜里闪烁。

这就是宵夜的魔力,吸引人的不仅是美食,还有美食背后的用心以及温暖人情。在哈尔滨,林宏坤开着一家砂锅小店,店面不大,但客人络绎不绝。有从初中吃到大学的老主顾,也有慕名而来的食客,必点菜都是豆腐丸子砂锅和坛肉。不放葱姜、不放鸡蛋、不放淀粉,说起自制的手打猪肉丸子,林宏坤相当骄傲:“这种做法可不多见,在我们这里绝无仅有。”

“老爹,来了!”“孩儿,吃啥?”在砂锅店,每个年轻客人都被热情的“老爹”林宏坤唤作“孩儿”,久而久之,客人都和他建立了一种超越主顾的联系,不时总想着给对方带些东西。“在当今的社会,谁跟谁都会心存一定的芥蒂,借助一道美食,两个人能将心扉打开,很不容易。”食客的一席话点出宵夜的社交属性:治愈自身、了解他人。

美食纪录片的镜头总能捕捉到那些“有趣的灵魂”——或许是结束了一天工作的人们卸下了紧绷的弦,才使夜晚的店面往往多了一份人情味。于是,《向着宵夜的方向3》将“人间烟火气”摆在了与食物同等的位置,美食成为了容纳情绪的器皿、讲述故事的布景板。这也恰恰是该纪录片最出彩的闪光点。

从行业层面看,《向着宵夜的方向3》为纪录片增添了更多的烟火气,减轻了纪录片因“阳春白雪”而略显“曲高和寡”的高冷气质,让文化类纪录片的表达元素更为丰富,也开拓了此类纪录片的边界,引领年轻人追看纪录片的新时尚。各视频平台都在不断加码自制纪录片的大环境下,腾讯视频在《向着宵夜的方向》上的精耕细作,有望进一步深化该纪录片的品牌价值,在不同圈层形成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宵夜   潮汕   烟火   方向   泥鳅   夜宵   纪录片   温情   牛肉   美食   故事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