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调养—养心 比养生更为重要

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可以使生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诱使疾病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调养—养心,比养生更为重要。

精神调养术是藏医中养生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来受藏医学家和高原人民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在每个佛教寺院,总是能看到很多牧民跪坐着,微闭双眼,一语不发地待上几个钟头。年长的喇嘛说,他们这是在静思或者说是在养心。

图片说明:冥想室

图片来源: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山东分馆

藏医对心理的认识

对心理器官的认识,藏医学有其自己的特殊看法,即强调心、脑有思维功能的观点。

图片说明:曼唐-人体的白脉

藏医学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和机能。大脑皮层的功能和一切心理现象极为密切,是人的心理得以产生的总基地,人对五境六识等意识的反映,是通过大脑起作用。《四部医典》论述 说“大脑、脊髓 、白脉等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脑为白脉之海 ”。这里的海就是汇集的意思,如水大量汇集则称之海洋,知识大量汇集称之智海,这里是说脑是无数细小的白脉或神经聚汇的海洋。

对心理器官的认识,藏医学还有其自己的特殊看法,是强调心脑有思维功能的观点。认为五官接受外界信号而传导给大脑便产生六识之外,心脏也是记忆和六识产生的器官。心脏在藏医理论中有着灵魂八识运行的孔道。藏医学还指出,人的心脏功能与人的情绪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造成心脏病的原因是悲痛、思虑过度、生气发怒、闻听不悦之言、惊恐等。

修身、修德与养生

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说,对人要“心力正而义广胸怀,常怀慈悲贤良菩提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藏族的《佛说养生经》中,明确地提出了养生先养德在争取长寿、减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说,对人要“心力正而义广胸怀,常怀慈悲贤良菩提心”。这是因为一个人若不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脑子里就会为追逐名利的私心所桎梏,整天胡思乱想、寝食难安。这种情况下,即使吃山珍海味、灵丹妙药,也是无法延年益寿的。

缺乏道德修养,惟利是图,既要经常暗算别人,又要提防别人对自己的报复,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得不到休息,身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力下降,是极易得病的。

良好的心理和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抗癌能力 ,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

心性养生和情绪锻炼

心理养生的方法,早在吐蕃时期的藏医学著作中就有详细的论述。

图片说明:拉萨罗布林卡

图片来源:摄图网

心理养生的方法,早在吐蕃时期的藏医学著作中就有详细的论述。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的逛“林卡”,就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休闲娱乐方式;在藏族民间广泛开展的掷骰(藏语叫肖再)、玩枭(民间博戏)、打藏牌也是藏族很有情趣的文体娱乐内容。

当然,休养方式丰富多样,特征不一,具体要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个人能力加以选择。在大多数藏民眼中,去到藏香飘绕的寺院中静思,听着喇嘛诵经布道,心随之沉静下来是一种 很好的养心方法。

内容参考:1、《藏医精神调养术 节日养生好方法》,金诃藏药馆供稿;2、《藏医养心的精神理念》,藏地阳光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养心   吐蕃   藏族   精神   藏医   器官   功能   心理   方法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