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娱乐码头与展览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海滨娱乐码头是在原始船舶码头基础上修建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原始码头的停船功能逐渐减弱,为了物尽其用,码头被改造成了以娱乐功能为主的场所。这种娱乐码头在19世纪60年代迎来了修建高峰期。在大一点的娱乐码头上,有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和设施,可以满足人们所有的娱乐需求。

娱乐码头雏形

在海平面上的平台上散步、购物、就餐甚至是听音乐看表演,这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个既新奇又刺激的娱乐体验。布莱克浦尔最初建立的码头就已经配备了茶点室、商店和一个宽敞的音乐厅,在这个音乐厅里每周都有一支由35人组成的管弦乐队为观众演奏古典乐,每场的游客入场费是125英镑。

在伯恩贝克码头(BirnbecksPier)甚至有室外游戏,包括秋千、体操表演和其他游戏。1890年重建的绍森德码头吸引了更多的游客,码头的收据每一年都在增多,从1890年的2906张到1891年的5251张再到1892年的9340张。


初期海滨城镇展览会

展览也是海滨休闲城镇特有的一种娱乐形式。在海滨城镇,人们似乎比内陆对各种文化抱有更大的宽容,城镇也更具有包容性。在这里,来自英国各地的游客们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猎奇的展览,有些展览打着科普教育的幌子展示怪异的物品,有些蜡像表演展示逍遥法外的凶手蜡像,有些博物馆展示了畸形的大自然、人类或动物形体。

有些摊位上售卖令人作呕的皮肤病刻本,有些艺术棚中的艺术画廊展示着以女神戴安娜和她的狩猎队为主题的画作,有些画廊还展示着一些极具性暗示的图画。这样的展览虽受到了少数人的抵制,但还是吸引了大部分的游客

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心思去看待这样的展览。投资者看到了商机,普通人感受到了突破约束的刺激,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些反而是能激发灵感的物品。海滨的包容性似乎也在这里得到了某种显现。


水族馆的衍生

与各样的展览一样,水族馆最开始的定位是普及教育的场所。水族馆一词最早出现在菲利普·古斯的《自然学家的德文海滨漫步》中,这本书引起了人们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应运而生,英国的第一个水族馆1853年在伦敦的摄政公园(Regent'sPark)开业。

作为拥有丰富海洋物种的海滨城镇,最出名的水族馆当属布莱顿的水族馆(现称布莱顿海洋馆,BrightonSeaLifeCenter),这家水族馆于1872年开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水族馆,它的建成得益于当时正在访问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爱丁堡公爵(theDukeofEdinburgh)。

布莱顿水族馆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到布莱顿带动了所带来的旅游效应后,之后也有不少海滨城镇都效仿着建立了水族馆。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前,除了几个海滨休闲城镇拥有海滨长廊之外大部分城镇主要还是以医疗为主要行业,因此这些城镇中仅仅拥有医疗相关的设施和场所

随着游客的增多,人们对于休闲城镇的各类度假需求也在增长,为满足人们需求以及实现经济发展的需要,众多城镇修建了大量的疗养、娱乐、社交和休闲场所与设施,比如冬季花园、水族馆、以及改良后的海滨长廊等等。这些场所设施的修建在带动城镇各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一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促进了海滨休闲城镇的良性发展

而良好的度假环境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海滨度假消费,这也体现了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良性的互动关系。最后,维多利亚时代海滨休闲城镇出现的新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场所和设施也体现这个时期人们对于更高的精神享受的追求。

维多利亚时代海滨度假活动的影响

在各种社会条件影响下繁荣开展的海滨度假活动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海滨度假活动的意义进而重新认识休闲的目的。度假活动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物质以及精神的需求,开拓了视野也增大了知识面。海滨度假活动也推动了海滨城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促进城镇产业多样化、加强海滨城镇与内陆城镇的联系,促进城镇经济区域化发展。

在社会文化方面,海滨度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度假活动多姿多彩的生活以及水天一色的秀丽风景常常给人们带来创作的灵感,因此在这段时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以海滨为主题的作品。最后,海滨度假活动也对城镇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镇的社会秩序以及公共环境产生了破坏。

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维多利亚时代的海滨度假活动成为了大众化的活动。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前,中产阶层和工人阶层来到海滨度假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想要感受贵族的生活。

而在之后的发展中,海滨度假活动不再神秘,人人皆可参与这项活动,他们重新思考海滨度假的意义所在,也逐渐认识到了度假的最终目的还是愉悦自身

海滨度假活动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促进了人们身心健康。福音主义所要求的勤劳节俭不仅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层的要求,同样也是工人阶层所具备的特征。他们深受福音主义的影响,秉持着勤劳、节制、谨慎等原则,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以此来约束自己,一言一行无不符合当时所倡导的行为规范。

福音主义还倡导不要消磨时光。这使得整个社会的氛围变得庄严肃穆,娱乐活动几乎消失殆尽,连在安息日进行的任何的娱乐活动也被禁止。有人戏称:快乐的英格兰都变成了忧郁的英格兰了。

工业化发展得如火如荼,英国市民兢兢业业地为了生存而努力,但是这种生存工作也是身心疲劳的最大根源,对工人阶层来说更是如此,不少工人阶层也在下班后相约或者独自一人去酒吧喝几口酒借此放松工作一天劳累的身心。

随着维多利亚时代自由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在思想的启发下开始质疑这样的道德约束,在要求经济领域自由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心灵的自由,他们倡议走出教堂奔向自然。

无论因为什么原因来到海滨度假,人们都能感受海滨城镇给他们带来的焕然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来源于空气中裹挟着的海洋的味道,还有宽阔的滨海大道以及慢悠悠行走的人们脸上悠闲的笑容。

海滨城镇的环境是放松的,没有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谈论工作,在这里游客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跟着别人呼吸,用五官感受世界。面对大海时,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平线,不得不让人看清自己的渺小,回顾自己的一生,所有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在脑海里。

这正是大海给予人的一种反思:面对礁石时,人也不会不由自主产生联想:这样的石头又是经过多少年的风吹雨打才被塑造成这样的,礁石上的痕迹就是它所经历的时光,维多利亚时代的海滨也为不少拥有着低级趣味的人找到一个可以发泄自己内心情感的场所。

在这里,大家都是陌生人,今天遇到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在未来的生活中,因此这也为安全的宣泄提供了可能。他们既可以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也不会害怕被熟悉的人看到而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必要的误解以至于影响日常的生活与工作

最后,海滨休闲城镇先进的海浴设施也让人的身体得到了放松,海水中微量元素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可以使皮肤变得光滑有弹性一这也是不少女性喜欢海水浴的原因所在,海水还可以缓解精神疲劳,让从城市中来的游客们松下肩上的压力,放松紧绷的神经。

开拓视野与增加知识面

在中世纪期间那时候的主流宗教对于海水的宗教态度是负面的,认为那里是恶魔的栖息之地,而上帝是那个将恶魔打入海洋的救世主,而且上帝创世纪之前的伊甸园考察也并没有海洋这样的存在,人们目力所及之处只有一片陆地。

中世纪不少牧师都认为企图探究海洋的奥秘就是亵渎神明。还有一种说法是,海洋是惩罚之地,海底还有很多足以吞噬人类的怪物存在。海洋上气候的阴睛不定也让人们把它和精神病患者联系起来,当时还有一种愚人船的说法,这条船航行在海上,上面都是精神病患者口。还有人认为海洋就是传说中的毁灭世界的大洪水的残余之水。在宗教至上的中世纪,这样的解释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对于海水也当然是避之不及。但是随着对海水的不同宗教解释的出现,人们也渴望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看以及思考大海这个神秘的存在。

自然神学的兴起也推动着人们用科学去解释海洋的存在。尤其对内陆人们来说,大海更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能看到的存在。在坐上火车就能达到海边的维多利亚时代,这样的想法已经不是空中楼阁触摸不到的梦,而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想法。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不少人前往海滨都是为了一睹大海的真容

海滩在圣经中也有其宗教解释。海滩被认为是上帝建立的阻止残余的大洪水流入人间的屏障,但也是洪水可能重新侵入大陆的一种标志。不少基督徒认为海滨地区到处都留有大洪水曾经留下的痕迹,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洪水的可怕和上帝的伟大

海滩也是见证海底生物存在的地方,被海水冲上来的贝壳螃蟹等生物都是人们在陆地上没见过的,有人认为这是海洋在向陆地上的人们发泄它的怒火。还有海岸上一些被腐蚀的生物以及海水的味道叠加在一起,有时候并不好闻,不少人觉得这象征着死亡的味道

但是在不少医生和贵族的带头前往海滨度假的引导下,有能力前往海滨度假的人都忍不住心中对海滨的好奇和向往。那里有医生所说的包治百病的海水,也是贵族们争相前往的度假天堂。

参考文献

1.约翰·厄瑞:《游客凝视》,杨慧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层婚姻家庭生活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3.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蒋萌,《近代英国民众休闲生活转型》,《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码头   维多利亚   水族馆   英国   海滨   海水   城镇   深度   海洋   游客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