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长纷纷出圈是喜是忧?

最近,要论政府官员谁最拉风,谁最出圈,谁最内卷,首推文旅局长了。

一批文旅局长们或主动或被动,纷纷向网红圈挺进,相当“豁”得出去了。

有人“雄心壮志“,有人“”野心勃勃“,有人”信心满满”,有人“心情沉重”,演绎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极为惨烈的文旅局长“超级大内卷“。

这些局长们变着花样为地方旅游“代言”:魔幻、仙侠、穿越、悬疑、科幻、时尚、搞怪,额的个神啊,恨不得比影视圈还热闹。

闪亮登场的局长们或美到极致,或帅到炸天,或丑出天际,或怪到咋悚.......

一些省份甚至要求各县市文旅局长全员上阵,形成了文旅局长网红矩阵。

“群英荟萃”还是“群魔乱舞”,一时搞得网友评论不一。

忽容置疑,文旅局长出镜为家乡代言,益处多多,比如提升本地景点的知名度、美誉度,体现官方的权威性、公信力,身体力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等。

但过多、过滥、过于跟风的网红表演,也会产生审美或审丑疲劳,带来不少负面效应。

一是“代言”成“代颜”。很多文旅局长的网络“代言”都是以cosplay的形式进行,难免失去真实色彩,具有很多“演”的成份。不少扮丑搞怪的文旅局长,网友并未去关注其表达了什么,为什么“代言”,而是关注他们的网络“表演”,这样的表演显然失去了文旅局长代言的真义。也就是说,网友把这部分文旅局长的“颜值”,并未关注其“言说”。

二是“副业”成“主业”。对于一些活跃度非常高的网红局长,网友们不禁要问,他们不用做那些他们本应该去做的规划、监管、服务等职责吗?要知道,作为一个局长,这些工作可是他的主责,这些事情显然要比出镜代言更重要。有过网络产品制作经验的网友们提出,一个成熟的片子,从策划,到拍摄 ,到制作,周期可不短,任务可不轻啊。

三是“偶态”成“常态”。一些文旅局长俨然成了网红,为维持热度,不断推出“新品”,个别网红局长不仅有年展、季播、周更,甚至还每天互动。要知道,成为一个具有持续热度的网红,工作量可不小啊,后面存不存在公共资源的滥用,用公共资源为官员个人爱好买单?

四是“作为”成“作秀”。评价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好不好,代言宣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实实在在

地练好内功,赢得游客的口碑。如果局长们把代言当作显性政绩,如果对文旅局长的评价标准成了谁在网上更红,谁的视频更出圈,就容易把本该更应作为的工作简化成作秀是否到位。

反常即新闻,新鲜有流量,文旅局长一改正襟危坐的官员形象,像网红一样耍帅斗艳,网友们会有一种视觉反差,就容易赢得关注。但过多过滥过于重复,只会使这种网红效应很快消退。当复制不再产生流量的时候,这些局长们又得花更多时间、精力甚至资源来搞更大反常、新鲜的东西。

此外,靠网络流量吸引来的游客,如果去一个地方旅游没有收获好的体验,不仅会抵消文旅局长费力“卷”出来的知名度,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反噬,影响网友对整个官方宣推的不信任,影响对政府的不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局长   反常   搞怪   知名度   热度   效应   官员   地方   网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