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造车新势力排位生变,2023年形势将更加严峻

2023年伊始,各家造车新势力公布了自己2022年的成绩单。在疫情反复、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挑战下,造车新势力们整体排名与过去两年相比大相径庭。同时,2022年,传统车企的新品牌、华为等跨界者的成功“搅局”,给新势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过去一年已经落笔成章,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何去何从也成了外界重点关注的对象。

三巨头时代终结,二梯队迎头反超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造车新势力在中国车市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此前,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被视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三强。如今,这样的局面似乎有所改变。

“蔚小理”独占销量前三名的日子,在2021年下半年就已终结。而2022年,这种局面更是被彻底颠覆。一方面,主打性价比的哪吒、零跑,冲破了蔚小理构建的高端新能源圈层,销量迅速爬坡,从二三线阵营频频闯入销量榜前三甲,搅乱了造车新势力中存在已久的“蔚小理”固有格局。另一方面,新晋品牌特别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后劲十足,问界、极氪月销量已轻松破万,广汽埃安则早已远超蔚小理。

致同咨询TMT-信息技术行业领导合伙人、交易支持服务联席主管合伙人陈敬文认为,2022年造车新势力竞争的格局已经从“蔚小理”三巨头时代,变成第二梯队迎头赶上且大有反超之势的局面。

2022年,新能源汽车格局的动荡,让人不禁感慨市场之瞬息万变。在比亚迪市场份额从2021年13%迅速提升至2022年29%的情况下,“蔚小理”的市场份额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下降,而合众、零跑、赛力斯的市场份额均稳中有升。“蔚小理”除了需要面对传统车企成功转型带来的巨大压力外,造车新势力内部的异军突起也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补贴退出加剧经营压力,边缘品牌或无奈出局

2022年已画上句号,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2023年将会是更加“内卷”的一年。从政策端看,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政策刺激力度减弱,将对新势力车企后续的市场、毛利等造成一定影响,生存压力也随之增大;而“缺芯贵电”的局面也极大可能延续到2023年。目前,头部造车新势力车企仍未从亏损泥沼中走出来,新能源汽车企业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扭亏为盈的对策。

陈敬文判断,经过2022年的竞速,2023年新能源车市或将迎来新一轮淘汰赛。数据显示,与“蔚小理”同期进入市场的威马,2022年以来销量大幅下跌,11月销量仅1000余辆。“创二代”里,上汽旗下智己、东风旗下岚图等月销量也往往仅千辆左右,转型发展的业绩并不理想。

陈敬文表示,目前,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尚处于亏损状态,而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取消后,将进一步加剧经营压力,造车新势力或将迎来大洗牌,部分边缘化的低销量品牌或无奈出局。从发展态势来看,造车新势力在2023年可能形成新的第一梯队多家车企群雄逐鹿的局面,在产品升级、品牌打造等方面展开惨烈的竞争。

传统车企优势尽显,新势力生存或更为艰难

致同咨询高级经理徐昉晗也认为,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补贴的停止使整个行业从此前的“政策导向”过渡到“市场导向”,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必然会加剧,除了要克服自身经营压力、应对内部竞争以外,还要面对传统车企新品牌的有力挑战,如比亚迪、广汽、上汽、长安、吉利等这些传统车企都已在新能源领域开始全面发力。

徐昉晗表示,相比于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不仅拥有丰厚的资本,还有成熟的汽车销售网络,只要其产品品质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其抢占市场份额的能力将可能更优于大部分新势力车企。因而,造车新势力们在2023年的日子或将更加艰难。

来源:中国汽车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新势力   梯队   销量   新能源   严峻   局面   形势   压力   传统   竞争   品牌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