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消费、超前消费,当年青年学生的消费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在时代浪潮下推动着新型的消费方式取代传统的消费方式。

新媒体技术更是不断加快升级换代,同时青年学生成为使用新媒体消费的主力军,使得西方消费主义对国内意识形态侵袭进一步加剧,并扩展到青年学生身上,这不仅冲击传统的消费观念,也不断使青年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化。

而在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的消费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笔者就从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额度以及消费需求四个方面,阐述下当下青年学生的消费行为。

消费方式:冲动性消费和盲目跟风消费

消费方式的便捷化,加速了青年学生跟风的冲动性消费和盲目从众消费的异化现象。

青年学生的日常消费方式,基于有计划消费的行为选择,主要集中在线上网络购物中。

年轻群体对于新媒体消费方式的使用接受度较高,加之又是学生身份,在学校学习时,课余空闲时间多,但外出购物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使他们更加愿意使用网络购物的方式,大到电子产品,小到生活用品,甚至日常吃饭和超市购物也能通过线上外卖送到楼下。

在调研青年学生日常消费选择的结果时,有效样本445的数据中,最常使用的消费方式中,除去55个样本选择了线下实体店的消费方式,其余87.64%的被调研者选择了线上网络购物的消费方式。

另外,相比传统的淘宝、天猫、京东等APP上按需进行商品搜索的图片购物方式,有65.37%的青年学生认为,自己更容易在品牌、网红或明星直播间的动态解说购物方式中下单消费。

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青年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消费更能抢到及时优惠,另一方面认为解说的产品更加真实。

这些网络消费无疑取代了传统线下购物的“货比三家”的优点,网络“推销员”经过测评后的宣传视频更能激起青年学生的购物欲,使得青年学生越发追求消费的快感,满足于享受消费的状态,从而导致盲目跟风驱使只为占有某种物品的畸形冲动性消费。

消费内容:符号化、攀比性消费

青年学生的消费内容出现娱乐化的消费趋势,偏向功利、彰显炫耀的攀比性消费异化现象。

从近些年的消费数据可以得出,青年学生的日常消费内容,在消费支出主要以三餐饮食为主的基调没有变动,增加了追求时尚潮流节奏和自我娱乐享受的倾向。

网络购物的无限制性,以及无处不在的和不符实际的消费广告宣传,例如“女生必备的口红色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消费噱头,仿佛没有收到这个口红和奶茶红包的节日礼物就不合常理的异化心理效应,导致了学生的消费内容出现炫耀性消费和诱导性消费。

具体体现如以下三点:一是消费品的购买上,无论是日常使用的服饰、文具还是大到电脑、手机、耳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选择商品和型号时,有41.13%的学生抛开价格的高低,更加注重外观是否好看、是否紧跟当前时尚,更加注重品牌效应带来的信赖度和标签式从众心理的满足。

二是青年学生的消费更加娱乐化,49.66%的消费内容为人情交际支出,其中包括外出游玩、请客吃饭、恋爱支出等娱乐性消费,甚至有的学生紧衣缩食,将生活费更多放在娱乐性消费上。

三是青年学生普遍会为了满足自身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付费,只有13.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一定不会为了更多的优惠、更好的用户体验进行额外付费。

消费额度:超前负债消费

青年学生在消费额度普遍提高基础上,出现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的异化现象。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内人均居民收入的增加,相比2018年的“微博”官方公示数据,青年学生消费额度和生活费均有所上涨,超前消费的趋势只增不减。

由于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基本上是脱产状态,因此调查对象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是由家庭提供,其中仅有6.97%的学生是自己兼职赚取生活费。

另外,若青年学生的日常消费额度以月来计算,《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与消费行为报告》中,80%大学生月均生活费少于1500元的调查数据。

此次文章问卷的2021年最新调研结果显示,46.96%的青年学生超出每月1500元的生活费,其中17.35%有超出每月2000元的生活费,已经远远高于2018年的数据。

在是否出现超前透支消费的调查中,近五成的青年学生使用花呗等超前支出300-1000元不等。

从文本的调研数据中分析,当自己想要购买某种商品却出现支付能力不够的情况,有13.03%的调查对象,选择分期付款或贷款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这些问卷数据以及官方媒体报道的青年学生超前消费的特别案例,都表明青年学生中已经出现不少超出自我理智控制和自我支配能力的负债消费现象。

消费需求:标签化、享乐主义消费

青年学生的消费需求,已经是对物的符号价值代替对物的使用价值占有,并且追求满足于精神层面的享乐主义消费。

从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青年学生的日常消费需求的确更加偏向精神体验和主观感受是否得到满足。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学生消费第一考虑商品的实用性能,当今学生更加在意从自我的兴趣喜好和商品附带的符号价值需求来衡量商品的消费。

有48%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所购买的商品受到广告代言或偶像推广的影响,并且有66.29%的学生的消费需求受到身边同学和亲友的影响。

拥有偶像同款和身边人是否认同的心理主观需求,超过使用这个商品的实际需求。

除了消费的需求标准变化之外,消费的时间也有所变化,有七成同学表示日常的消费决策时长不断延长,消费也是日常学习之余的娱乐方式。

享乐主义消费无疑给青年学生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网络娱乐及网络理财的诈骗陷阱层出不穷,令多数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深陷其中;暴力、色情等网络信息带来新奇的感官刺激体验,腐蚀青年学生的健康消费理念;网络游戏提供虚拟的享乐世界,《仙剑》、《仙境传说》、《和平精英》等游戏通过低消费得到另一世界的主角体验,一些自制力弱的学生,不但沉迷游戏,还成为“氪金”玩家,不断充钱消费完成升级,得到新的身份和层级服务。

身处这样的消费环境下,一些行为追求个性、生活放肆荒诞的价值倾向反倒是在隐匿性更强的网络平台下加速释放,成为青年学生价值认知里正常消费的范畴,实则是异化消费的表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超前   额度   生活费   冲动   当年   日常   方式   商品   内容   数据   学生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