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有道理吗?冬季要会睡懒觉!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经典理论著作,其中蕴含了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不少中医养生的方法即便是现在,仍旧是受到国人的广泛追捧。

现代西医开始盛行,各种专家研究多年发表论文理论,结果在《黄帝内经》这部中国古代的医药典籍上还能够找到相同的观点,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

一、“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是什么意思?

现在正值数九隆冬,《黄帝内经》中对于冬季养生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冬天的三个月是阳气封藏的日子,外界阳气衰弱,寒气逼人。天寒地冻,身体也因为外界阳气衰弱导致自身阳气不足,干扰了自身阳气。冬天需要早早睡觉,起床却是不能太早,等到太阳升起之后再起床才更好

所以能够看出来,其实黄帝内经中说的意思很浅显易懂,就是让我们冬季早睡晚起,适当睡睡懒觉。

二、“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有道理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下,外界寒气旺盛阳气衰弱。而阳气是温暖我们身体,维持生命活动的生命之气。外界阳气衰弱,我们自身的阳气就需要抵御风寒湿等外邪,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身体受损。

像是有些人冬季不注意保暖,长时间挨冻,最终寒气入体落下一个老寒腿,老慢支等后遗症,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冬季白天短,晚上长,夜间没有太阳阴盛阳衰。这样一来,我们早早睡觉休息就能够避免自身阳气损耗。第二天等到太阳升起后,阳气旺盛再起床,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保护我们自身免受外邪侵袭

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冬季早睡晚起也是有一定道理

根据调查发现,冬季清晨是突发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最频繁的时间,有接近70%-80%此类严重心血管病都在早晨6-10点突发

早晨起床,我们身体内血液粘稠度因为晚上睡觉水分散失而变得比较高。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血管堵塞的问题,进而诱发脑梗等心血管病。

再加上冬季,外界环境气温的较低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早上六点到十点为人体血压高峰期,这样的因素也导致心血管疾病突发。

而适当睡懒觉能够避免让我们在早晨气温最低的时候起床,这样对自身其实是一种保护。并且赖床能够给身体更多恢复的时间,突然猛起床则更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病。

因此,可以看出现代医学和我们古代中医的想法是相同的,冬季并不适合早睡早起,相对的早睡晚起才是最佳的选择。

四、冬季早晨起床,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1、起床先喝水

起床后,建议先漱口,然后喝上一杯的40度左右的温开水,大约两百毫升即可。一杯水下肚,能够很好地降低我们的血液粘稠度,进而帮助我们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风险。

2、不要着急排尿

当早上起床的时候,很多人积蓄了一晚上的尿液都忍不住想要排出。但是通常不建议迅速排尿,外界气温低,迅速将充盈的膀胱中尿液排出,很容易导致我们胸腔内压力增大,这个时候我们容易出现脑缺血的眩晕感,甚至可能昏迷。因此,通常建议慢慢排尿,不要着急。

3、热水洗脸刷牙

冬季早上起床后,一定要用热水洗脸刷牙,避免使用凉水。一些人为了方便,直接用自来水洗脸刷牙,还感觉能够提神醒脑。但事实上,如果冷水刺激脸部,很容易导致头部血管剧烈收缩,进而增加脑血管病突发的风险,因此还是用温热的水擦脸比较好。

冬季养生往往就在一些小小的细节上,今年冬季有疫情的问题,导致老年人有些难熬。这样的我们在生活起居上就更需要注重细节。《黄帝内经》中说明的冬季睡懒觉其实现在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老年人不要着急起床,慢慢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参考资料:

《冬季早晨别急着起床,这么做,能预防大部分中风和心梗!快学》湖北经视2019-12-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黄帝内经   日光   冬季   阳气   寒气   衰弱   气温   外界   早晨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