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河北保定,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并不遥远但是很陌生的存在。久居帝都,其实到保定就是两个小时的车程,这些年经常坐火车来来往往地路过,但是从未下车去转转,对保定的了解非常有限,最耳熟能详的应该就是保定的驴肉火烧了吧。


常听老辈人称保定为“保定府”,既然能称为“府”,想必还是很有历史底蕴的吧,但是从未深究过。要不是这次我们要做“皇家遗产文化之旅”的专题策划,也许保定于我,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存在。


早上从北京出发,正午之前我们就到了保定,按照导航找到了一家百年驴肉火烧老店,圆了自己吃一次正宗驴肉火烧的心愿,心满意足的我们信步来到了保定直隶总督署,这是我们这次保定之行的第一站。到了这里,我才知道保定为什么称为“保定府”了。

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自1669年至1968年三百年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中国区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也两度为河北省省会。保定的重要历史地位始于清代。清代初期,清王朝设立直隶省,而保定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直隶”二字最早见于宋朝,宋朝以州领县,直属京师者称直隶。明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将南京附近地区称为直隶。燕王朱棣称帝,改元永乐,迁都北京后,又将北京附近地区称为直隶,才有南北之分,故称南直隶、北直隶。清王朝问鼎中原后承袭明制,在全国继续推行行省制度,地处京师附近的北直隶被改为“直隶省”。雍正、乾隆以后直隶省辖区日扩,成为畿辅重省。随着直隶省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地位日益提高,疆域不断扩大,至光绪年间,其辖区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

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是直隶总督办公的地方,位于保定市闹市中心,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处较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朝,明初为保定府署,明永乐年间改作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清雍正七年(1729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


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74人99任次,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直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才废止。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国民政府河北省政府所在地,因此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中国近代史上,直隶总督署曾与不少重要事件直接相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保定是义和团运动的重要中心。同年10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进犯保定,总督署被占领。留守总督署的廷雍等清室官员遵照直隶总督李鸿章“以礼相待”的指令,命直隶守军撤离省城,任侵略军烧杀抢掠,然而,侵略者却在总督署大堂以纵容“拳匪”杀洋人、烧教堂的罪名嫁祸于人,将廷雍、沈家本等清室官员加以审讯,并处以极刑,枭首示众。外国侵略者端坐于总督署大堂审判中国官员,这在中华民族和直隶总督署的历史上都是奇耻大辱,也是落后必然挨打的惨痛教训。宣统三年(1911年)清王朝灭亡,直隶总督随之裁撤,直隶总督署也改换了门庭,先后为直隶督军署、直鲁豫巡阅使署、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共保定市委等机关所在地。直至1968年河北省省会迁至石家庄,保定也逐渐退出了区域性政治中心的历史舞台。1990年11月由国务院核准,直隶总督署辟为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那些年那些位高权重的总督们

总督”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为“总督管理”之意,定为官名入衔,则始于明代。明代总督具有临时性,因事而设,不为定制。清朝初年亦沿袭明制,在行省设置总督和巡抚。康熙以后,随着政局稳定,总督、巡抚的设置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乾隆以后,全国共设总督八员,总督由临时派遣转为定制,由专管军务发展到综理军民要政,实际已成为地方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所谓“封疆大臣以总督为最重也”。在全国总督之中,直隶总督因直隶省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直隶总督位高权重,一般为正二品官员,凡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统管全省官吏任免、节制军队、诉讼审判、外交处理、题奏咨请、省例定制、岁计审核等军民要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方方面面,代表清政府管理一方,又向朝廷负责。因直隶地处京城,是天子脚下的重地,直隶总督经历了由中央直辖到地方统辖的过渡时期。统兵是总督的专责,直隶总督统兵除了维护地方安全外,还负责保卫京师的重任,因此当时有诗云:“三资辅为政,屏藩卫帝京。”说明朝廷对直隶总督统兵保卫京师格外关注,故直隶总督一衔非重臣莫属。

整个清王朝,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直隶总督的权力也不断扩大。在雍正年间,直隶总督的官衔除了部院兼衔之外,就是“直隶总督”四个字,但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总督才成为固定的最高地方长官。自此,直隶总督的职权也越来越多,开始兼理河道、兼管巡抚事,直隶成为有督无抚之省。咸丰三年(1853年),增加兼管长芦盐政。同治九年(1870年),从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起,加三口通商事务,兼充北洋大臣,掌北洋洋务、海防之政令,凡津海、东海、山海各关政悉属管辖。直隶总督成为炙手可热的重臣。从这以后直隶总督的全称便成了:“头品顶戴北洋大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隶总督兼粮饷河道长芦盐政管巡抚事”一大串吓人的官衔。从雍正二年(1724年)李维钧首任直隶总督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张镇芳署理直隶总督止,187年总共产生直隶总督74人,99任次,有的只任数月,任职5年以上的只有方观承、周元理、李鸿章、袁世凯等10余人。其中李鸿章任期最长,他3次受命,先后达25年之久。这种平均不到两年一任次的频繁更替,原因除有的总督病故、革职或降调外,也是清朝中央驾驭地方大吏的一种手段,因为朝廷唯恐地方官久居一地,结党营私,难以控制,认为适当调换可免于此弊。


直隶总督位高权重,对巩固清王朝二百多年的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宣统改元,始削总督之权,总督成为有名无实之虚设。民国以后,再不设总督。因此可以说,作为封疆大吏的总督是清一代之专有。直隶总督署的建筑布局


来到总督署大门前,只见黑色三开间的大门坐北朝南,位于一米多高的台基上,大门正中上悬“直隶总督署”匾额,白底黑字,显得庄严肃穆。步入总督署大门,地势较开阔,古朴的建筑以及满院的苍松翠柏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确实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据总督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讲,古代衙署建筑格局与过去的寺庙及民居多有不同,有它自己独特的建筑风貌。其房屋分布与使用功能多受堪舆学说的制约,具体建筑物随八卦方位图的含意而占位,不可随意变更。同时,明清两代的署廨建筑布局也多受北京皇宫的影响,主体建筑大都放在南北向的轴线上,东四两侧各有一路对称型的辅助建筑,构成典型的衙署建筑格局。现存的直隶总督署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原城中参将署的基础上改建的,严格按照清制修建。东西广约130米,南北深约220米,占地总面积30000平方米。以更道相隔,衙署分为东、中、西三路,主体建筑在中路,主要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并配有东西耳房、厢房等。其它辅助建筑等如花厅、幕府院等分列在东西两路。这些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群。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从大门沿甬道往北即是仪门,仪门是总督署内的第二道门,三开间,东西各有一道单开间的便门。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清代官员相见,有非常繁杂的礼仪程式,与总督品级相当或高于总督的官员来署,总督到仪门迎接,宾主从中门而入,共进大堂。品级与总督低下的官员则按照文东武西的规制从两侧便门进入。进入仪门后即大堂院,甬道两侧都是粗大的桧柏、古槐,苍劲挺拔。它们均栽植于明朝年间,有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活的历史见证。大堂是总督署内的中心建筑,又称正堂,面阔五间,前有抱厦三间,显得气派、威严,是总督举行隆重贺典和重大政务活动的地方,迎接圣旨、拜发奏折和每年秋审等活动均在此举行。大堂前的明柱上悬挂有醒目的抱柱联,有光绪帝、慈禧太后为祝贺直隶总督李鸿章70寿辰赠送的对联。大堂正中屏风上方悬一匾额,上书“恪恭首牧”四字,此匾为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帝御赐直隶总督唐执玉的,用以赞誉唐执玉的恪尽职守和勤政廉洁。此后,历任总督均把此匾悬挂在大堂正中,对自己进行勉励。大堂内两侧摆放有回避、肃静牌和职衔牌、万民伞等。职衔牌又称云牌鸾架,视每任总督任衔多少而定,数量不等。现在大堂内是以同治末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为背景复原的。大堂南侧有用砖砌成约13米见方的月台。月台是总督举行拜折等礼仪活动的地方。月台两侧东西各有九间科房,东侧为吏科、户科、礼科;西侧为兵科、刑科、工科。六科房是与中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相对应的办事机构。东科房南侧相连的是架阁库,西科房南侧相连的是承发司房。

大堂正南沿甬道不远处,有一座四柱三顶的木制戒石牌坊,因南面书写“公生明”三个大字,又称“公生明”牌坊。牌坊北侧刻有“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意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此牌坊系20世纪90年代初新建。


由大堂东西两侧绕便门北进即二堂院,二堂院布局严谨,四周庑廊相通。托檩、廊沿、门楣均为江南做法,雕工精细。东西厢房各三间,二堂正堂面阔五间,长22米,进深10米,为一明两暗(东西两侧各一暗间)布局。该堂是由元代“宣化堂”演变而来,台明宽绰,至今木架还保留着不少宋元古风。二堂是总督日常办公和接见外地官员的地方,也是总督复审案卷的地方。

穿过二堂是一开阔的小院,两侧各有一门与东西更道相通。再往北有砖墙相隔,中有内宅门与内宅相通。通过内宅门,便是总督署的内宅了,前朝后寝,该门起到了一种分隔空间的作用。内宅院包括三堂与四堂两进院落,也叫官邸和上房。二者均为正房五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并以廊庑相连。石榴、丁香、海棠、藤箩满院,小院幽静,花木扶疏,生活气氛浓厚。官邸正堂中间为一过堂屋,东侧室为“内签押房”,为总督平时批阅来文及处理公务的地方;西侧室是书房,是总督习经写字、修身养性之所。通过官邸到达上房院,上房院是中路的最后一组院落,为总督及眷属生活居住的地方。除此,总督署的东路还建有“花厅”,名曰“东花厅”,是总督邀其幕友叙旧论政或举行大型宴请活动的地方。东路还建有一进或两进院落,大都是幕友办公或居住的地方,名曰“幕府”,有钱谷幕、刑名幕等。这些建筑规制虽次于中路,但廊庑、彩画精致,仍不失体面。


整个总督署的建筑被东西两条更道分成中、东、西三路。更道又称夹道,南北走向,宽1.6米、长150多米,北通上房院内的库房,南至仪门院。更道是连接和通往总督署中、东、西三路院落的必经之路,也是晚间更夫巡逻护院的重要通道。


总督署出来,再次回首,大门两侧,一副黑底金字对联映入眼帘。上联是: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下联是: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上联点明了直隶贯通南北的重要军事地位,它是京都的一个屏障,下联写的是总督们在国家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突出了晚清重臣曾国藩和李鸿章两师生与总督署的渊源。历任直隶总督在总督署留下很多亲自执笔的对联和匾额,但大门前的这副对联却是今人所作,可以说非常精炼地总结了直隶总督署100多年来的风云人生,此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衙署   总督   宣统   清史   雍正   光绪   保定   大堂   写照   东西   地方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