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丨元旦假期消费强力反弹;菲律宾总统开年访华意义不寻常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2023年元旦假期,游客的出行热情高涨。去哪儿数据显示,成都、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昆明等城市出行的预订量超过去年元旦,北京恢复至2022年元旦水平。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国内机票订单量较疫情前的2020年元旦假期上涨2%,机票均价从2020年同期的676元上涨至905元;酒店订单量较2020年同期上涨32%。在年轻人当道的这个元旦假期中,跨年旅游的仪式感已被他们拉满,烟花会演、敲钟祈福、璀璨灯会、音乐盛典……都成为这个假期的热门玩法。得益于出入境政策优化,出境游需求也在今年元旦迎来“开门红”。飞猪数据显示,元旦期间境外热门旅游目的地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5倍,其中中国澳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成为热门出境游目的地。阅读全文>>>

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夜和元旦小长假,北京多家餐饮企业迎来销售高峰。1月3日,新京报记者采访多家餐企了解到,从跨年夜开始许多餐饮门店就出现了堂食排队等位的情况,用餐高峰时段可谓“一座难求”。跨年夜当晚,簋街知名餐饮品牌胡大饭馆排队等位一直持续到凌晨3时30分,排队等位1836桌,翻台率达到600%,2022年12月24日的翻台率为480%,相比之下提升明显。记者从北京华天集团了解到,元旦假期期间,华天旗下鼓楼马凯餐厅、华天二友居、庆丰包子铺、护国寺小吃等老字号及香妃烤鸡、惠丰涮肉馆等企业的客流与营收均有回升,部分景区店、商圈店在新年伊始迎来客流小高峰。从数据来看,多家餐企的“新年成绩单”基本追平去年,甚至超越去年同期,跨年夜聚会、新年聚餐以及景区店、商圈店为餐饮的“开门红”贡献了主要客流。阅读全文>>>

2023年元旦假期,我们共同见证了活力满满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回归之势。在北京,据商业区蓝色港湾监测,2022年最后一天,商圈客流达到11.65万人,创历年同期新高;在上海,位于主城区的七宝古镇,元旦假期前两天的客流达到3.7万人;在南京,新街口商圈排队等位重现,就餐人数“破纪录”;在海南,来自全国各地的“阳康”挤满三亚,酒店房间几乎售罄……这让不少网友慨叹:烟火气又回来了!这些充满烟火气的一幕幕,在疫情前或许不过是寻常风景,但经历了三年疫情,却可称得上是久违的“热闹”。

不管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约上三五亲友的团聚,也无论是为放松身心,还是为完成被延期的消费,人们在假期中愿意走出家门,有能力消费并敢于消费,都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韧性与活力。同时,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宏观政策背景下,这一势头也向亟须加速复苏的经济、社会传递了积极信号,鼓舞了信心。元旦假期社会消费的强力反弹,既源自被抑制的社会活力的集中释放,也与各地的因势利导密不可分。元旦假期成功打响了消费复苏第一枪,开了个好头,也让更多人对全新的2023年,抱持更多的期待与信心。阅读全文>>>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新年首访选择中国,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2023年1月3至5日,菲律宾共和国总统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菲律宾此次对中国访问的安排,打破了一连串惯例:总统新年首访安排在东南亚以外;马科斯上任后首次出访东南亚以外的国家。这都充分体现了菲律宾总统对中菲双边关系的重视。对于这次访问,中方发言人表示,马科斯总统是任内首次访华,也是中国2023年接待的首位外国元首,充分体现了中菲两国对双方关系的高度重视。

由于疫情、国际政治、地缘政治等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横亘在刚刚进入第一个完整执政年份的马科斯总统面前的,是中菲关系的一个重大十字路口。马科斯总统以“菲律宾不与任何国家为敌”的旗号当选。在其当选之后,菲律宾明显改善了和美国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中菲关系却出现了一些杂音,许多菲律宾人担心,美国“重返”菲律宾会逼迫后者牺牲与中国关系换取美国“保护”,从而再次让菲律宾沦为美中地缘冲突的牺牲品。正因如此,各方对马科斯总统的首度访华给予厚望,期待通过此次访问,双边关系能“排雷”“减负”,轻松“续航”。阅读全文>>>

2022年12月以来,贸易团“出海抢单”的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疫情政策刚刚转变的关口,这群外贸商人率先嗅到了海外的商机。几乎像是一声令下,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整装出发,向着国门外的世界走去。

最早等到出海时机的是嘉兴纺织商人马丽华。2022年年8月底,马丽华参加嘉兴商务局和外贸企业的座谈会,听闻政府“有意向包机到海外招商”。出海见到客户的那天,客户的热情也超出了马丽华的期许,“他们都特别开心,要求一起合影。”大家在讨论商务之余,也交流了疫情三年来各自的生活。出海前,对本次商务旅行的结果,马丽华心中本没有底。她说,疫情三年,她的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了三分之一。行程过半,她悬着心逐渐放下了:每天,她在AFF纺织服装展的展位都能吸引来十几个客户,深入洽谈的也有三五个。她估计,此次展会她共计接到30万美元左右的意向订单。

出海七天,国内的疫情政策也发生了转向。回到嘉兴后,马丽华发现工厂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感染上了新冠,生产属于半暂停状态。但她估计,随着国内外政策放开,到今年1月份,工厂的生产就可以恢复正常。她回想起在这次访日旅程中,曾在饭店里遇到一个中国人,“他听到我在说中文,就特别兴奋地来问我是不是也来自中国。他说,疫情后他很少在日本碰到中国旅客了。”马丽华与他攀谈着,生出一种久违的“世界又被拉近了”的感觉。阅读全文>>>

包括婴幼儿、孕妇、老年人、肿瘤患者等脆弱人群感染无疑是任何一座城市放开后应对感染高峰的难点。

在2022年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援引香港最新一项研究指出,在本次香港奥密克戎疫情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风险是30岁以下人群死亡风险的252倍。而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更是处在“保护网”最脆弱的位置。王庆华说,独居不意味着与社会完全隔绝。现在病毒传染性非常强,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过程又隐匿。在这种情况下,对任何人来说,包括独居的老人,感染的风险都在增强。新京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部分独居老人并不清楚感染新冠有何症状,家中没有退烧药、洗手液等防疫物品,甚至没有养成洗手的习惯。对独居老人而言,汹涌的感染浪潮,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阅读全文>>>

2022年12月16日,生产前两天,郭文君感到自己“中招”了。在低烧和浑身疼痛中,她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和她一同发热的,是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为她接生的产科大夫。疫情冲击波之下,和郭文君一样的孕产妇,更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腹中的孩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妇产科与生殖中心主任辛德梅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孕妇发烧后不必过于恐慌,以免造成没有必要的宫缩、流产等后果。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创始人何方方在退休后经营起一家工作室,她在最大限度地与病人保持联系,安慰她们,“在怀孕的过程中,孕妇会感到无助,能有人去帮她,她心态会好一点。尤其在疫情之中,孕妇不敢去医院,心里可能更焦虑。有医生的指导,她们会好受一些。”阅读全文>>>

乳腺癌患者王可可在化疗后的第二天,“阳了”。在此之前,她对感染新冠充满不安:肿瘤患者是否更容易感染新冠?化疗期间发烧了怎么办?去医院检查感染了怎么办?哪家医院收治阳性肿瘤病人?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种?赵晨阳的母亲,为了定期完成肺癌晚期的化疗,“每次去医院心里都很忐忑”,又不得不经常去医院。在去年12月份,赵晨阳母亲也“阳了”。感染新冠后的高烧及可能的并发症、医疗资源紧张无法按时治疗等,令肿瘤患者及家属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多重压力。张文宏提出,基层医院必须积极开展“就地救治”,基层医院应当具备提供基本的氧疗、小剂量激素、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能力,这将为新冠疫情分级诊疗打下好的基础,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使得高级别医院能及时收治危重症病人,或者即使在上级医院被挤兑的情况下,病人也能回到基层医院解决问题。有部分城市已经落地具体的措施。

疫情之下,朝阳医院这家知名三甲医院急诊科在高压下保持24小时运转,内部开设15个病区、500余张综合救治床位,医生护士省下吃饭喝水的时间收治患者。

朝阳医院急诊内科平时的日接诊量为百余人,近两周达450-550人次,24小时进入急诊的救护车高达75-90车次。2022年12月26日,该院急诊、发热患者共1763人,数倍于平时的接诊量,抢救室危重症患者85人。在这个原本设计容纳16张病床的急诊抢救室里,所有空间都被利用,但凡能接氧气设备的地方,都被平行排列、头尾相连、垂直拼接地摆上病床,最终诊区里塞下了近70张床位,是额定值的4倍左右。即便如此,只要还有地方,医务人员就尽力开辟新床。

随着病人持续增多,急诊科的人力、物资也捉襟见肘。比缺东西更难应对的是缺人。随着感染患者增加,医务人员纷纷“阳”了,在非战斗性减员最严重的时候,急诊科一度只剩下一位医生,需要外部增援。现在,内部几乎已“阳”过一轮,急诊减员有所缓解,而工作量是平时的三倍以上。诊疗工作没有可削减的内容,能削减的只有休息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在急诊科ICU病房,记者碰见了曾经支援武汉的医生唐子人,他刚刚完成一名患者的收治。“我们希望大家能扛过去,我们有信心扛过去。”他说。阅读全文>>>

对王心凌而言,“甜美”就是她出道以来最显著的标签,没有受限的困惑,因为她发自内心地认同甜美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变幻无常的世界里,不变的东西总是显得尤为珍贵。去年综艺《乘风破浪3》的舞台上,“睫毛弯弯、眼睛圆圆”的王心凌凭借一份保持十多年不变的甜美击中观众的内心,回忆与想象交织而成的喜爱凝聚成甜蜜的风暴,直送她成为了年度总冠军。很多人好奇,这份甜美为何能保持这么久?对王心凌而言,“甜美”就是她出道以来最显著的标签,没有受限的困惑,因为她发自内心地认同甜美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但甜美并不是一定要‘傻白甜’,它也可以是温柔而坚定的一种样貌。”真正令她困扰的是大众不时会对她抱有转型的期待:“‘你是不是应该转个型?你是不是应该换个什么样子?你是不是应该……’这是让我比较纠结的。我又不是在诠释一个角色,我是在做自己。大体上我就是这个样子的人,从进演艺圈到现在,心态变化不大。”

站在出道20周年和人生不惑的关口回望演艺生涯,王心凌觉得音乐对自己的意义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她也清晰地看到在不变之中也蕴含了自己人生态度的进化——工作上刚入行的时候主要就是听从公司的安排,现在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会参与更多的讨论。甚至她现在回看自己20多岁时的专辑封面,能一眼分辨出那时的眼神跟40岁时是不一样的。“20多岁的眼神就是最单纯、最直接的,现在多了一层成熟、温柔。”阅读全文>>>

编辑 魏玥 设计 师春雷 校对 刘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菲律宾   元旦   总统   假期   客流   疫情   中国   寻常   强力   甜美   患者   意义   医院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