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三大原则要牢记!

冬至已过,正式进入数九寒冬。又赶上新冠肺炎疫情高发,我们平时该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呢?


今天荷叶健康就和大家聊聊,冬至后养生要遵循的原则,家里有中老年人的一定要注意。


图源:网络


起居养生要注意


1.勤搓手防感冒


数九寒冬常搓手,对健康有好处。尤其是我们人的手上存在多个重要穴位,如劳宫、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按揉手指,达到充分刺激穴位的目的,这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的作用。每天搓手的时间可长可短,主要是要坚持。


图源:网络


2.做好双足保暖防体寒


俗话说得好,寒从脚起,而中医认为足少阴肾经循行经过足底,且脚部分布这60多个重要穴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如果脚部受寒,无疑会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感冒、腰腿痛、妇科疾病等。


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平时要穿些保暖性能好的鞋袜,还要多做足部活动,如走路、跑步等。晚上睡前三四个小时,不妨用40 左右的热水烫一烫脚,除了防寒,还能有效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脚的营养供给。


3.做日光浴


冬季在保暖充足的情况下,不妨做做日光浴。冬季气候寒冷,在天气好的时候,不妨在保暖充足的情况下,利用杨光晒一晒,做做日光浴,有益于补充身体阳气。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


进补需理性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这里需提醒大家,冬至前后虽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也应因人而异,切勿盲目进补哦!

冬至进补最适宜哪些人群?


1.阳虚体质人群,如虚寒怕冷、时流清涕、手足不温、易生冻疮、夜尿频数而清长者。

2.时常感冒、老慢支等慢性疾病或易患冬病的人群。

3.作为预防春夏疾病(哮喘等)人群。


冬季进补要注意三点:保暖、御寒、防燥。


1.保暖:多吃一些能给身体提供热量的事物,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肉类、蛋类、鱼类、豆制品类等。


2.御寒:人怕冷与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多注意补充矿物质,尤其是要多吃蔬菜,蔬菜中含有的铁、钾等矿物质较多。


3.防燥:冬季人常有口舌干燥、皮肤干裂的情况,需要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童瑶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动物肝脏、蛋、奶等食物。


冬补方法有两种,食补和药补。


冬季适宜吃温性的肉类,如羊肉、牛肉、鸡肉等,还可吃些有补益作用的蔬菜水果,包括韭菜、香菜、花生、龙眼、橘子、红枣等。


菜品方面,不妨试试萝卜羊肉汤和党参酒。


萝卜羊肉汤


材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生姜、食盐、料酒适量。

做法:

1.萝卜洗净后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羊肉洗净;

2.羊肉与调料一起放砂锅中炖煮六成熟,加萝卜一同炖煮至彻底成熟即可食用。

作用:具有益气补虚,补肾助阳,驱寒暖身,强筋健骨的作用。经常服用可以调理肠胃,增强体质,降血压,缓解对应的症状。


图源:网络



党参酒


材料:党参4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

党参和白酒一起密封进坛中,时常摇动,利于有效成分浸出。如此浸泡7日后即可服用。

作用:补气生津,养血安神,健脾胃,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于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腹胀腹泻的人有很好的的调理效果。


以上就是冬至过后的养生原则,您了解了吗?

【参考文献】

[1]刘英团. 冬至的习俗与养生[J]. 家庭中医药,2013,20(12):15.

[2]王存娥. 冬至养生话饺子[J]. 健康向导,2014,20(06):45.

[3]王志华,李彦知,杨建宇.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廿四)——冬至养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91-92.

[4]徐现涛. 冬至时节话进补[J]. 农村百事通,2015,(23):58-5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冬季   党参   日光浴   穴位   冬至   矿物质   保暖   羊肉   萝卜   原则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