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多病、亚健康?送你一剂脾肾两助丸,温养脾肾、阴阳双补

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养生的话题。

什么是养生?这个问题一抛出,答案纷纭得很。

有人说是保温杯里的枸杞,

枸杞

有人说是广场中的广场舞,

有人说是床榻上充足的睡眠,

也有人说是餐桌上的营养均衡。

说得都对。

然而,有些人他说不上哪里不舒服,但是食欲不振,哪怕是到了饭点,也没什么胃口。人也常常觉得疲乏无力,有时候明明什么都还没干,腰膝酸痛得不行。身体每况日下,无奈之下,只能去医院,可做了一系列完善的检查后,大大小小的指标也几乎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医生可能会告知,应该是亚健康,无他,好好休息便是。

然,亚健康是指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而亚健康在中医的认知范畴中,多属脾肾阴阳两虚。

首先,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应该是平衡协调的,《素问》有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里的“平”与“秘”说的都是平衡的意思,说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根本。

其次,《素问》中还讲,“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说的是我们正常的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人体内的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如若是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但未形成显著的疾病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亚健康。

再者,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人体之精气;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五脏六腑所需之精微。是故,肾气亏虚,则封藏有失,精气不固而外泄,因此而见腰膝酸冷、头晕耳鸣、目昏不明等症;而脾气不足,则健运无力,五脏六腑不得脾胃腐熟消化后的水谷精微,因而多见疲倦乏力,加之水谷精微壅盛于脾胃中焦,久而化湿成痰,进一步地阻碍了脾胃的健运,所以也就出现了食欲不振等症。

此外,脾肾、阴阳又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扶持转化的关系。我们说了,肾主封藏,所以,肾脏就像是人体的仓库一般,若是先天不足日久,肾精则无以补给脾脏,脾脏不得粮草,还哪来的力气运化水谷精微?反之,脾虚日久,无以运化水谷至五脏六腑,必定累及肾脏而致肾精的亏虚,试问,肾精不足,何以充盈肾脏这个仓库?可见,脾虚和肾虚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而阴虚和阳虚也是这么回事,前人有云,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就是这么回事。

今天,和大家的介绍的这个中成药名曰脾肾两助丸。最早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滋补金方。

脾肾两助丸: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鸡内金、使君子仁、半夏、陈皮、菖蒲、郁金、川贝母、款冬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枸杞、山茱萸、麦冬、补骨脂、锁阳、肉苁蓉、小茴香、杜仲、牛膝、土鳖虫、牵牛子、泽泻。

乍一看,这无疑是一张大大大方子,足足有三十味药材,要是自己一味味地去药房购买,再拿回家自己煎煮,着实太耗伤精神,所以为了方便使用,现已制成了中成药。

健脾益气: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鸡内金、使君子仁

虽说亚健康证属脾肾两虚,但肾为先天之本,是父母先天给的,和健脾相比,补益起来相对困难,所以,方子的立足点重在健脾,补后天以养先天。

这里首先用到的就是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一个健脾益气的基础方,

其中,党参功同人参,但药效缓和,不容易补益太过,为健脾益气之常用药。

党参

白术,可以说是健脾的要药了,既善健运脾胃,又可温燥脾胃中的痰湿,为脾胃正常的运转清除绊脚石。

白术

茯苓健脾之余,又善利水祛湿,可将体内的痰湿以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茯苓

甘草,既能助以上三味药材健脾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何况这是一张三十味药材的大方子,哪能少了甘草?

甘草

此外,又加用了黄芪、山药共奏益气健脾之效。

黄芪

山药

然,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而运化这些水谷精微是需要足够的动力的,若是脾虚而无力运化,就容易出现积食、食欲不振等问题。因而,这里还加用了鸡内金、使君子仁健胃消食,以助脾胃的健运。

鸡内金

使君子仁

化痰开窍:半夏、陈皮、菖蒲、郁金、川贝母、款冬花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则健运失司,水谷精微输布不得,只能堆积在脾胃之中,日久化湿,湿聚成痰,是故,前人有云,“脾为生痰之源。”

半夏、陈皮,再加上刚刚讲的茯苓和甘草,便是一个化痰的基础方——二陈汤。半夏和陈皮就像是一把大刷子一样,把脏腑中的痰和湿统统往下刷,再通过茯苓利水的功效排出体外。

半夏

陈皮

然,痰浊不仅会壅盛于脾胃,同样还会蒙蔽心窍,所以,好些人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大都由痰蒙心窍所致。所以,这里又用上了菖蒲和郁金两味药材,祛痰浊而开心窍,共奏醒神开窍之效。

菖蒲

郁金

如果说半夏、陈皮、菖蒲、郁金为化体内无形之痰的常用药,那么,川贝母、款冬花就是用来燥化有形之痰之要药了。

肺为贮痰之器,川贝母、款冬花主入肺经,既可温燥化痰,又功兼下气止咳,为润肺化痰止咳之良药。

川贝母

滋阴补液: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枸杞、山茱萸、麦冬

脾胃即补,痰湿已除,接下来要把阴血补足了。这里首先用到的就是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所组成的四物汤,和我们之前提及的四君子汤相对,四物汤是补血的基础方。

其中当归既善补血,又善活血,补中有行,诚为血中圣药;

当归

熟地主入肝经血分,大补阴血,又入肾经,功善益精填髓,为滋补肝肾精血打下扎实的根基。

熟地

白芍和川芎,一个善守,一个善走,使得补中有守,补血而不留瘀滞。

白芍

川芎

此外,又加用了枸杞子、山茱萸滋补肾阴,以养先天之本;

枸杞子

山茱萸

同时,佐以麦冬润肺生津,须知,肺五行主金,而肾五行主水,金能生水,是故,润养肺阴,同时也就是滋养肾水,金水相生。

麦冬

温补肾阳:补骨脂、锁阳、肉苁蓉、小茴香、杜仲、牛膝、土鳖虫

滋补完了阴液,接下来当温补肾阳了。

我们前文就讲过,脾肾相互依存,脾虚,则健运无力会累及肾虚,但反过来也是一样,肾阳充足,可温熙脾阳,阳气主温熙和推动,是故脾阳充足,则能充分发挥其健运之功效。

所以,这里用了大量温补肾阳的药材,补骨脂、锁阳、肉苁蓉、小茴香,其性温燥,主入肾经,为温补肾阳之常用药。

补骨脂

锁阳

肉苁蓉

小茴香

此外,杜仲为治疗腰痛之要药,前人素来便有“腰痛不离杜仲”之说;

杜仲

牛膝,因形似牛的膝盖,加之其功善强壮腰膝,故而得“牛膝”之名;

牛膝

土鳖虫长于接筋续骨,三者均为温燥之药材,入肾经而强健筋骨,为治疗腰膝冷痛之良方。

土鳖虫

利湿泄浊:牵牛子、泽泻

牵牛子、泽泻虽然不是什么补药,但功善逐水泻湿,既可作方中之先锋,为补药开路,让补药的药性顺利抵达;又可利湿泄浊,将体内的污浊以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牵牛子

泽泻


不难发现,方子虽大,但治疗上的思路主要还是以健脾补肾为主,兼以调和阴阳。对倦怠乏力、腰膝酸痛、失眠健忘、不思饮食、视减听衰、反应迟钝等起到调理作用。

此外,脾肾两助丸用到了较多的滋补类药材,是故,感冒期间,或是内有实热者还须慎用之,以免闭门留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土鳖虫   款冬花   川贝母   牛膝   半夏   精微   陈皮   茯苓   脾胃   甘草   亚健康   阴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