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可止、便秘可通的健脾要穴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腹泻便秘之症,用药效果不好可以尝试点揉此穴,起到腹泻可止,便秘可通!

太白穴(俞土穴):此穴为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位置】在足内侧核骨下陷者中。

取法】于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附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 神经及腓浅神经的吻合支。

主治】胃痛,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漏,脚气,饥不欲食,善噫食不化,心痛脉缓,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痿证。

穴义】 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名解】1)太白。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大白名意与太白同,大,通太。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4)足太阴原穴。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 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 生发肺性阳气。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所谓原穴,就是这条经络上具有统摄作用的穴位,它对相对应的脏腑十分重要。所以说太白穴对于脾系统的保健来说非常重要,为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有些人,很久没有运动,一运动后肌肉酸痛,浑身不舒服,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经验的人士在剧烈运动完后都会按摩太白穴,这样就会加速血液循环带走肌肉中乳酸,肌肉酸痛的感觉也就会减轻很多。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当人突然运动时,会导致脾气一下子耗费过多,使肌肉内部气亏,而艾灸脾经原穴太白,可以调理疏通经气,迅速消除肌肉酸痛的症状,运动过度造成的局部受伤也可使用这个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取艾条一段,采用温和的灸法受两侧太白穴15-20分钟,半小时后酸痛感就全不见了。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不用吃任何药也能补脾。或者用保健的小锤敲击太白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艾灸有温阳之功,最合于养脾之需。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针灸胃经合穴足三里。脾应于季夏,小暑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

还有一种十分有效的穴位外敷方法,就是把医用纱布折叠成l厘米见方的一小块,再把人参切成片,放在纱布上,每次放一小片就行,贴在太白穴上,两侧太白穴卜都要贴,最后用医用胶布固定住。每次贴12小时,隔天贴一次就可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具体使用效果要看个人症状!但平素可以起到保健调理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太白   艾灸   云气   太阴   阳气   穴位   气血   酸痛   肌肉   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