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出差出游,就越热爱常州!谁不同意?

不论是私下交流,还是网上舆论,总能听见这样一种声音:越是出差出游、走南闯北,就越热爱常州。常州人一旦从外地回到常州,都要感叹一声,还是常州好!

常州人对常州如此浓烈的热爱,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01 历史与现实自豪感

一部常州文明史,就是一部历代常州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史。

季札,被尊称为常州的人文始祖,其“三让王位”、“徐墓挂剑”等故事,世代流传。孔子赞扬季札为“延陵君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赞誉季札“闳览博物君子也”。常州人崇德尚学、仁义儒雅、诚实守信的君子人格,由季札开创。悠悠数千年,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的亮丽风景。

季札雕塑

2011年,常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2021年,常州戴上了“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桂冠。

如今,常州正在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奋进,以常州人“勇争一流”的性格,凡事要做就要做到好,就要“颜值焕新、气质升华”,成为内外兼修的新典范。

02 城市焕新越来越有品质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套更为优质和高效的城市文明与其相匹配。

这也注定了正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常州,不能“为创而创”,创建工作自然要与城市治理能力做到有机结合。

没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就拿不到荣誉的“牌子”;不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就丢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里子”。常州对此有着充分的战略认知。

惠民之举真惠民。时隔30多年,天宁区红梅西村又“红”了!这一次,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红梅西村这个曾经捧回“鲁班奖”的老小区,又一次搭上了时代快车,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小区”——

红梅西村新貌

改造项目不仅让红梅西村实现了颜值大提升,还做实做优基础设施、环境品质、物业服务等“里子工程”,更搭建平台帮助居民实现“电梯梦”,让老小区居民也能享受“一键可达”的幸福。

类似红梅西村这样的“老城厢”改造发展,让常州诸多老小区焕然一新。“六个常有”民生实事名片,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03 以文化人,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常州人的文明,是优雅的品位,是刻进基因中的道德自觉。

中吴文化艺术节,是常州人每年的文化盛宴。无论是动人的锡剧、折子戏,还是美轮美奂的歌剧、舞剧,或是富有启发意义的话剧、脱口秀,文明守礼的常州人,总会带着对文化的热爱和对文雅的享受,从容地欣赏每一场精彩演出。

“新时代颂”江苏美术摄影主题联展常州展

千载读书地,现代学习城。书香气是文明城市应有的“底气”,书香氤氲是常州延续多年的文化气质。常州人均购书支出连续22年位居全省各市第一。读者挤满书城,香溢全城。常州图书馆单体馆借还量,稳居全省第一。作为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常州形成了以“秋白读书节”为龙头,“青果朗读”等为补充的全民阅读活动体系。

常州文艺作品接连荣膺国家级精品。最近,全国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名单公示,由常州市委宣传部报送的广播剧《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代表江苏入选优秀作品奖。

常州原创锡剧《烛光在前》获得了被称为“中国舞台艺术的天花板”的“文华大奖”,这是锡剧类作品首次问鼎文华奖。

以“常州三杰”为主题的电影《觅渡》被列为国家电影局重点资助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重点影片。此外,常州众多文艺创作者和文化作品获得了中国书法兰亭奖、摄影金像奖、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等国家级奖项。

04 创新载体,家门口的服务更贴心

网格员、物业、社区居民、快递外卖小哥……人人都是“信息员”。

“咔嚓”一声拍照上传,从小区房屋外墙皮脱落,到路上电动车乱停放,再到楼道消防隐患,社区居民的烦恼忧愁很快一一化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常州全面推行“一网统筹”建设,整合不同部门网格嵌入党建网格,形成具备党建、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功能的“一张网”,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常州政务信息化虚拟支撑平台

05 人人自觉,共建道德风尚新高地

整洁的街道,清新的空气,以及井然有序的城市交通,常州的城市文明已给世人留下了美好印象。

穿行于大街小巷,鲜少见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游走于学校社区,耳濡目染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常州人,早已习惯了身边无处不在的城市文明。

然而,常州显然不会满足于这些看得见且想得到的文明气质。拿出“典范”的创新模式,常州的“脑洞”,是怎么开的呢?

构筑道德风尚“高地”。

82岁的“中国好人”吴志佳骑着电动车,将自己亲手修好的两把伞,送到了“常州好人”杨维芳手中。他们俩,一个连续15年义务为居民修理雨伞5000余把,一个不顾自身残疾常年投身助残等志愿服务。这次会面,既是“好人”与“好人”间的惺惺相惜,更是美德与美德间的融合传递。

“中国好人”吴志佳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而成风化人,贵在润物无声。起源于常州的道德讲堂,在这片文明热土上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常州特别重视发挥“文明细胞”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他们在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饮等方面为全市作表率,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不断培育文明风尚,累积文明新高度。

06 共建共享,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

凝心聚力,需要阵地。目前,常州设有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3个实践所、1001个实践站。5897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共进共享,投身志愿服务时代洪流,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贡献力量。

“您好,我们是‘小水滴’志愿者,想向您发放这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同时征求一下您对武进区文明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武进区一样,常州各地的“文明来敲门”志愿者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与市民开展面对面座谈交流,宣传创建知识,倾听居民心声,征求居民意见建议。

金坛组织开展“文明来敲门”志愿者入户走访行动

文明创建,是城市和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双向奔赴。除了“文明来敲门”,常州注重用好12345市长热线和“文明眼”“曝光台”等监督平台,完善市民表达、监督、反馈机制。其中,12345年均征集和处置群众意见建议5万多条,处置率100%。

随着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交互通道不断拓宽,《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也日益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一盔一带守护行动”“礼让斑马线”“清洁楼道,美丽家园”和社区邻里节、文明眼……处处都能看到市民主动投入、积极参与的身影,群众智慧和城市治理共融共促,同步提升。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创新似乎无足轻重,然而正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治理体系创新,最终塑造了文明城市建设与众不同的“常州气象”。

从制度激励上打开创新闸门,将创建工作和基层治理有效结合,帮助民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些年文明常州的最大变化之一,恰恰就在这些并不算起眼的地方。

07 模范引领,点亮崇德向善明灯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一个好人就是一盏灯。近年来,常州已有8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10人荣获“中国好人”,省、市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更是群星璀璨。

美德之光,常州模范。他们当中,有创造一流业绩的知识型产业工人邓建军;也有14年累计护学20余万次的陆旭东;更有23年风雨无阻志愿公益服务的王德林……

这,才是一座立志于成为“典范”的常州该有的责任担当。

身为常州市民,当你开车时看到行人穿越斑马线,请停车礼让;当你徜徉口袋公园并看到“请勿践踏”的标识,请不要迈入草坪;当你外出准备把生活垃圾“付诸一掷”,请详细分类;当你精神抖擞地迎接美好周末,不妨尝试做一回志愿者。

这,也是争创“典范”的常州市民温情脉脉的文明素养。

常州爱我,我爱常州!

来源:觅渡新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常州   越出   锡剧   红梅   中国   典范   好人   居民   市民   城市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