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要穴

按摩脾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本穴与脾相应,而为之俞,故名“脾俞”。

治胀满、吐逆、痃癖、积聚、痎疟、黄疸、食不化、羸瘦、泄痢等症。凡关于脾脏者,以本穴治之。兼取膀胱俞治脾虚、食不消。因脾阳虚则不健运,不健运则阳虚,阳愈虚,则水不化气,水不化气,则多湿,多湿故食不消。两穴并用,有助于渗湿也。譬如用药,君白术,须佐以茯苓也。

1、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 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等。

2、缓解治疗胸胁支满、呕吐噎膈、便血、带下、糖尿病、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

脾俞穴人体穴位配伍:脾俞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脱 、便秘。

脾俞穴穴义: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名解: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的功效: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举例如下: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主要穴位:脾俞穴、肝俞穴、肾俞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百会穴!

配伍穴位:配太白穴、三阴交穴治疗脾气不足者;配神门穴、水沟穴,治疗健忘者;配肺俞穴、膏肓穴、肾俞穴、太渊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定喘穴!

配伍穴位:配气海穴、脾俞穴,治疗肺气不足;配关元穴,治疗肺肾两虚;配天突穴,治疗喘甚。

【治疗虚证哮喘】 主要穴位:肺俞穴、膏肓穴、肾俞穴、太渊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定喘穴

配伍穴位:配气海穴、脾俞穴,治疗肺气不足;配关元穴,治疗肺肾两虚;配天突穴,治疗喘甚。

【慢性泄泻】主要穴位:天枢穴、大肠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配伍穴位:配脾俞穴、太白穴,治疗脾胃虚弱;配期门穴、太冲穴,治疗肝气郁滞;配肾俞穴、命门穴、关元穴,治疗肾阳虚衰;配公孙穴,治疗腹胀;

精准寻找脾俞(背俞穴)

【位置】在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取法】俯卧,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髂肋肌之间;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胁痛,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肿,背痛。

【配伍举例】《甲乙》脾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

《千金方》虚劳尿白浊,灸脾俞一百壮,又灸三焦俞百壮,肾俞百壮,章门百壮;脾俞、胃管,主黄疸。

《百症赋》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觅。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日常保健:刺激脾俞穴,可以提升脾脏的功能,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使脾运化水湿功能正常,将身体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液和尿液排泄出体外,令湿浊消散,诸症解除。

1、悬灸法:患者全身放松,坐位或卧位。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2 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 1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以局部潮红为度。每周灸治2 3次。

2、按摩法:患者取舒适卧位,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患者的脾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擦法,即来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深透,以皮肤潮红为度。如此反复操作5 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太溪   太渊   太白   膏肓   气海   脾脏   黄疸   痢疾   穴位   局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