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不受补,可能是你补错了,中医提醒:脾胃虚弱不要乱补

脾胃虚弱早已登上健康养生的热门话题了,各大平台不断涌现出带“脾胃”的话题,引得评论区聊得热火朝天,有互相交流养生经验的,也有虚心请教问问题的。那么在补脾健胃这个问题上,你真的补对了脾了吗?

很多人在补脾胃的时候发现越补越虚,还出现了上火,这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脾胃虚弱是哪一种证型,就去胡乱补脾,最后搞得脾胃越来越虚弱,还容易增加肠胃的负担,后面再想补回来就困难多了。

中医里面的“脾胃虚弱”并非指某一种疾病,而是指由于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胃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面色无华、大便稀溏等。再根据不同的表现症状,将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脾气虚:脾气虚又称为脾气不足,是指一种因为长时间思虑过度或者久病耗伤,以及饮食不节所造成的一种异常的生理状态,可见脾失健运、中气不足、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脾主生化,乃气之源,脾气就是元气,当脾元气不足,脾的功能会减退,运化失常,导致出现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面色脏白等症状。

脾气虚应以益气健脾为法,根据脾气虚的具体分型再选择合适的治法。若是脾胃失调型,则需要调和脾胃,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若是湿浊中阻型,还需要温中化湿,可选四君子汤合蕾香正气散加减。

脾阳虚:脾阳虚指的是脾阳亏虚、失于运化,病位在大腹,因此其症状表现主要是腹部冷痛、喜温喜按、下利便溏、食少纳呆与阳虚症状,女性还会出现白带清稀而多,。由于脾主运化失常,还会导致相关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

脾阳虚宜健脾温中,想要用药调理的话,需要选择理中类的中药或中成药。平时这类人群需要注意保暖,尤其注意腹部保暖,否则一受凉就容易拉肚子。平时更是要注意生冷瓜果勿食,饮食要节制。

胃气虚:胃气虚表示胃气不足,胃的受纳和消化水谷功能减退,胃络失养、胃失和降而致。胃气虚的人一般体型瘦长,吃得少,饭后肚子容易胀,平时倦怠无力,大便不实,时常出现嗳气的表现。

胃气虚者需要健脾和胃、补中益气、调理升降,选用一些可以补气的中药进行调理,如人参、黄芪、西洋参等。同时在平时饮食上需要注意不要太过滋腻,应该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多选择具有补脾健胃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香菇、牛肉等。

胃阴虚:胃阴虚是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又称胃阴不足,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症见口干唇燥、口渴喜冷,干呕呃逆、胃中灼热、大便干结,还有一部分人经常因为胃阴虚老是出现口腔溃疡,这是胃火太旺了。既然胃火太旺了,就不能吃一些大补的中药材或是食物,否则会越补越上火。

胃阴虚宜养阴益胃,需要用甘凉平润之剂濡养胃阴,回津生液,收摄虚火。另外,饮食上少吃辛辣及性热之品,如狗肉、羊肉等,不宜多食烤炙食物,应选择食用一些清补胃阴之物,如芝麻、糯米、绿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脾胃   虚弱   失常   元气   大便   症状   脾气   平时   中医   食物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