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与众生 敦煌壁画之阿弥陀经变之乐舞图

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多笃信佛教,在他们的大力提倡下,佛教进入了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佛教经像沿着丝绸之路穿传入中国,从而掀起了建寺造塔、开窟造像的热潮,闻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因此而生。从南朝时期至元代,期间历代不断开凿佛窟,使莫高窟成为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那些历经千年依旧精美绝伦的壁画,在令世人惊叹之余,还娓娓地讲述着往昔丝绸之路上佛教的兴衰与众生的疾苦.......

阿弥陀经变之乐舞图 唐 莫高窟高窟220窟南壁

莫高窟:东方卢浮宫
前秦建元二年 ,一位法名乐僔的和尚云游至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在斜晖映照下,鸣沙山一时间光芒万丈,似众佛在金光中闪现。乐僔和尚激动不已,认为这是佛陀感召,此地乃是圣地,于是请人在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养佛像。

此后,又有一位法良禅师由东方来此开凿石窟、禅修,并广布佛法。 此后,鸣沙山上叮叮当当地凿窟声延续了千余年,为世人留下了璀璨的佛教艺术和震惊世界的壁画。

北魏时期,佛教进一步发展。东阳王元荣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出任瓜州(今甘肃敦煌)刺史后,在莫高窟修建了大窟。莫高窟的造像活动在这一时期兴盛起来。自莫高窟开窟造像后,鸣沙山上凿出了洞窟 735 个,泥质彩塑 2000 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

美轮美奂的 “墙上博物馆 敦煌壁画题材以佛教文化内容为主,是现存作品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绘制最为精美的艺术宝库壁画类型有说法面、故事画、尊像画、供养人画、装饰图案画等。

阿弥陀经变之乐舞图 唐 莫高窟高窟220窟南壁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胡旋舞”壁画,从构成形式、造型手法到色彩技法的运用,都有独特杰出之处,呈现了唐代审美的雅俗观及乐舞的价值观。这幅壁画拨打精美、恢弘绚丽,具有鲜明的名族风格,是中国画世界性、艺术性、时代性的具体体现。

说法画描绘的是佛向弟子讲述佛法的场景。故事画分为佛传画、本生画、经变画和因缘画。佛传画是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释迦牟尼平生;僧侣为传播佛法,用画像来解释佛经的内容,称为经变画;此外还有专门宣扬佛门弟子度化故事的因缘画。

世俗方面有描绘社会生活的画作,题材范围有人物、宫室、山水、舟车、建筑、舞蹈、乐器、体育运动等,使我们能够看到从魏晋时期至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敦煌壁画有着“墙壁上的博物馆” 的美誉。

供养人画像多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出资或出力开窟造像,并在石壁上画上自己或亲眷的肖像。出行图是供养画中的重要内容,这类主题画作主要是表现窟主的政绩、对佛的虔诚信仰,也表明窟主的世俗身份。

壁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色彩艳丽和谐。经历了千余年的尘土和风少,尽管有些斑驳褪色,但依旧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将历史久远的石窟装饰的流光溢彩,记录着佛教艺术的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敦煌   佛教   乐舞   莫高窟   壁画   造像   石窟   丝绸之路   佛法   众生   时期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