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昼夜温差大,心脑血管病易高发!中医专家支招: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是保暖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天气会进一步变冷,秋季结束,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霜降也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尤其要关注天气变化,谨防中风突发。

为什么霜降时节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骤降的气温会造成血管收缩,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秋冬季天气寒冷,容易患上感冒,也会诱发多种炎症,而炎症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近70%心梗发作于天气转冷的换季之时,尤其是霜降前后,更是心脏突发事件的最高发期。

心梗的早期信号

对于心梗,不能只关注是否心疼、胸闷。当出现以下不适时,都应考虑到心梗的可能。

1.心前区疼痛

突发性、压榨样的心前区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憋闷感或濒死感等,就要考虑急性心梗。

2.上腹痛

一些胃肠道症状,如感觉持续加重的“胃痛”、饱胀、恶心、呕吐,特别是活动量增加时反复出现,也预示心梗发作。

3.胸骨后紧迫感

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像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疼痛可能放射到肩部及前臂,可伴有冷汗、头晕等。

4.牙痛、下颌痛

一累就牙痛、一生气就牙痛,或是劳累、激动后牙痛加剧,都可能是心梗前兆。这种痛往往累及多颗牙齿,可伴有冷汗、肩痛等,女性更常见。

5.左肩、左腋下疼痛

左肩、左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如果伴有胸闷、气紧,更要警惕心梗。

6.后背痛

常常是今天后背痛,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痛;或是今天痛,第二天又不痛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也要提防心梗。

7.嗓子痛、脖子痛

咽喉堵塞感、颈部紧缩感,可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如果没有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虑心梗。

8.头痛

心梗有时会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患者会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或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类似中风的表现,老年人常见。

9.突然变懒、乏力

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而且没有其它心梗症状与不适,唯一的感觉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动,这时就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

10.双耳突聋

有些心绞痛患者,有很多都会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双耳嗡嗡响,术后马上症状消失,也需警惕。

11.脚底疼痛

有的患者会出现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

记住这些,我们就能在巨大危机来临之前,识别早期信号,及早采取措施,避免日后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突发心梗,如何急救?

记住两个救命的“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千万记住不要慌张,停止一切活动,让患者平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

如果出现呕吐,一定要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利于排空呕吐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

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心率(律)、血压(如果有条件),即刻服用硝酸甘油(如无,速效救心丸亦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此时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则应该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心梗,保暖是关键

心梗的发病原因之一多为寒冷导致,所以保暖是防心梗等心脏突发事件的关键。尤其是裸露在衣服外的头部、耳部、关节、手足处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不可突然离开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室外,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的刺激,出门前可在楼道内、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温度的变化。

任何季节都应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运动出汗后注意避风寒、补充水分。

户外活动或到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一方面新冠疫情仍未结束,大家要时刻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另一方面戴口罩可防止寒冷对呼吸道的刺激。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庄庄

编辑:马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霜降   温差   保暖   牙痛   背痛   昼夜   冷汗   症状   寒冷   患者   疼痛   中医   手段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