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温差大,老年人平稳过冬,生活中注意这5点

秋冬季节气候寒冷,而且温差较大,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其实,生活中只要注意这5个小细节,就能够打破气候对老年人的威胁,让老年人更健康更有活力。

1、早上起床不要太急

本身早晨在醒来后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人体血压会有一个快速升高的状态。而秋冬季节的清晨气温很低,如果刺激到人体,会让人体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会进一步促进血压升高。

因此,建议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早晨起床动作要放缓。最好醒来后再躺三五分钟,然后起床后喝点温水。

2、及时增减衣物

秋冬季节气温波动较大,室内和室外温差也很大。老年人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老年人身体机能变差,一场小小的感冒都会大大加重他们的身体负担,对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

3、注意防摔倒

一方面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在下雨或下雪后不容易蒸发,导致地面湿滑。另一方面,秋冬季节洗澡所需时间更长,浴室滑倒的概率也更大。秋冬季节,在外出时要穿防滑的鞋子,在雨雪天气以及身体状况较差时要用拐杖防摔倒。浴室及卫生间要安装防滑把手,方便起身或行动时抓握。

4、预防便秘

老年人肠胃蠕动减慢、咀嚼能力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便秘的发生概率。此外,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导致便秘发生的一大诱因。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便秘,会增加心梗的发病几率。因此,在不良心血管事件高发的冬季,预防便秘十分重要。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没有办法预防或缓解便秘,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了。

5、适度运动

老年人秋冬季节并非不适合运动,重要的是选对运动的时间。以下午4点到6点运动为最佳,无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以选择上午9点到10点运动。运动项目的选择要结合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以运动后经过适当休息可以恢复体力为宜。处于疾病急性期的老年人,不建议运动。

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秋冬季节来临时要注意及时就医复诊,并遵医嘱规范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温差   老年人   秋冬   季节   增减   生活方式   防滑   平稳   气候   身体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