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凉城:纳西族的故乡

因保留奇特“走婚”习俗闻名世界的纳西族,是当今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然而,纳西专家学者近年来研究成果揭示:相距2700公里外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纳西先民的故乡。这一研究还表明,纳西族有万年文化根系,7000多年氏族起源,3200多年民族实体。

东巴经书的记载

东巴经书是由千本百卷千万言组成的纳西东巴古籍,其特点是轻宗教而重文化,突出的是民族历史记忆。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5日将纳西东巴古籍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使之成为世界级历史文献。

纳西族当今较集中居住在滇西北地区的云岭深处,属南方民族、山地民族。但据纳西东巴古籍记载,纳西族源于古东夷族,7000多年前生活在濒临大海的山东半岛境内,纳西先民属北方民族、海洋民族。

最早的纳西先民称为“宿”,“宿”是宿沙氏的简称。著名东巴古籍《禳栋鬼仪式·董术战争》中,古代东巴用先民们朴素五行哲学观念来阐述“宿”氏族起源,在与之相对应的汉文献《左传》中,则准确地记载了“宿”氏族祖先和居地,从而证明纳西先民源于古东夷中的风夷。

据文献记载,“宿”氏族居住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境内,由于遭遇水灾,纳西先民迁徙到了河南境内商丘市一带,之后又分三批到达内蒙古凉城县。

第一批是董部族。董部族由“宿”氏族和“禺”氏族联姻而成。他们迁徙的原因是由于从事游牧,逐水草而迁徙。从商丘往北逐水草至河北泜河流域、桑干河流域,最终来到今凉城县岱海流域。

第二批是羲和氏与女和氏,纳西先民中“和”氏部族。夏朝时期他们是天文官,因发生未能预测预告日食出现的仲康日食事件而受征讨,逃亡辗转来到凉城县境内。

第三批是后来成为纳西族“牟”氏部族的外逃夏朝人。公元前1600年,商汤革命,夏桀灭亡,夏人外逃,其中往北逃亡的一支辗转来到凉城县。在迁移中,他们与羲和部落又汇合在一起,纳西东巴古籍中称他们为术部族。

董部族在距今4500年前帝喾中期至距今4300年前帝尧初期来到凉城,于距今3200年前商武丁年间离开凉城,在凉城生活1300年之久。羲和部族于距今4000年前仲康日食事件后来到凉城,在凉城生活800来年。夏族残部于距今3600年前商汤革命后来到凉城,在凉城活动400年左右时间。

纳西族学者和士华说:“其实,刚来到凉城的先民们还不能称为纳西先民,是这些先民通过几百年的相处和交往,甚至争斗和战争,才逐渐融合而形成纳西先民的民族实体,而纳西族一名则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才产生,此前也不叫纳西族。”

老虎山遗址。新华社记者 王泽聪 摄

纳西专家学者的研究

凉城县位于塞北草原,纳西族聚居于云南,二者天南海北,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纳西族学者和士华经过研究提出,内蒙古凉城是纳西族祖居地。

和士华是纳西族,曾任云南省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退休后潜心研究纳西族历史和传统,已出版学术著作《纳西古籍中的星球、历法、黑白大战》《三皇五帝与纳西祖先》《纳西族的迁徙与融合》等。

和士华发现,在纳西族古籍中,关于其迁徙的叙述是从“邛纳若罗山”和“旻疁岱济海”开始的。“邛纳若罗山”和“旻疁岱济海”是纳西语,可以理解为“一只厉虎居住的大山”和“岱海”,这应该是纳西族迁徙的第一站,是祖居地“神山”“神海”。

和士华在寻找“神山”“神海”实际所在地时提出,“神山”“神海”应符合以下特征:山名海名要一致,“神山”“神海”不能离太远,各部族居住方位要与经书一致,在“神山”上应有人类活动遗迹,在“神山”“神海”地区应有众多文化遗迹。

这些特征在和士华寻找到内蒙古凉城县时都得到佐证。“神山”对应是凉城县永兴镇板城村毛庆沟的老虎山,“神海”对应是凉城县岱海,两处相距不过30公里;老虎山是董部族居住的地方,岱海以东是术部族居住的地方;老虎山上修建有人类居住的“石城”遗址。

老虎山、岱海附近也有许多人类活动的遗迹。在岱海东边有4个仰韶文化遗址,西面有6处龙山文化遗址。遗址中用石灰、碎石、沙子加水混合碾平夯实抹地面和墙壁的工艺,与纳西族古老传统建筑工艺相同。

这里还出土了众多的斝,并完成了斝的演变过程。斝在中原地区目前已不常见,但在今纳西族地区仍可见继承种、变种和现代种,纳西语读音仍是jia。

和士华说,纳西民族实体形成与东巴经书中记载的一次部落战争有关。《禳栋鬼仪式·董术战争》完整地记录了发生在内蒙古凉城县的那次部落战争,战争一方为董部族,另一方为术部族,最后董部族在商王朝助战下打败了术部族,成了那次部落战争的胜利者。

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等多方资料证实,纳西东巴古籍中记载的那次部落战争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专家认为,发生在距今3200年前那次部落战争与纳西族关系极大,纳西先民的民族实体正是在那次部落战争的血与火中融合而成。于是,内蒙古凉城县成了纳西族诞生的地方和纳西先氏的第一故居。

这一研究成果现已得到遗传学研究的佐证。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和云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分析了纳西族的遗传基因,从遗传学和基因测定的角度证明纳西族主体是从北方迁徙来的民族。

凉城县岱海。新华社记者 王泽聪 摄

凉城的远古遗存

东巴古籍中经典名著《董术战争》《旻疁董主的故事》上卷、下卷都是专门谈纳西先民在凉城故事的,其他东巴古籍也或多或少谈到这些情况。有些古籍内容不涉及这些,但神山、神海、神石、神树是东巴古籍中四大基本文化元素,是非涉及不可的。

这些东巴古籍谈的是凉城地理环境,发生在凉城境内的历史事件。其中提到凉城地理环境有神山、神海、神石、神树。神山是董部族中“禺”氏族居地,神海是董部族中“宿”氏族居地;神树与董部族历法紧密相关,是董部族天文历法象征和标记;神石是董部族社石神主。这些组成东巴文化基本元素的“四圣”遗存,在内蒙古凉城县被一一找到了。

“神山”俗称老虎山,就是位于凉城县永兴镇北5公里的老虎山遗址,属龙山早期文化,是纳西先民董部族中“禺”氏族居住地,在纳西东巴古籍中称为“邛纳若罗山”。

“神海”是位于凉城县中东北部的岱海,在东巴古籍中称为“旻疁岱济海”,去掉天(旻)、地(疁)、水(济)等字,就只剩下了“岱海”二字,与凉城岱海的名称完全吻合。纳西先民董部族中“宿”氏族居住地为岱海边园子沟遗址,这是与老虎山遗址同期的文化遗址。

“神石”位于永兴湖西北高山上,名叫“甃甃含硌每”,“甃甃”意思为堆砌。神石为三块巨石叠加而成,总高约十四五米。纳西先民们崇拜这块神石,是先商民族的社石神主文化,是先民们礼的初级形式。神石是东巴古籍中的胜利石,后来的寨心石。

“神树”叫“亨依巴达树”,是古东夷、古华夏神树文化的承传,也是纳西先民天文历法的表征,用神树枝叶表示一年月份和日子,用神树体态变化来感知节令更迭、季节循环。纳西先民生活在凉城地区时,心中神树是一棵榆树王。据悉,这棵榆树王也在凉城县三苏木乡榆树坡上找到他存在的传说。

东巴“四圣”皆在内蒙古凉城县,而且齐聚在相距不远的永兴镇和三苏木乡,其证实作用及其明显。

凉城县永兴沟拍摄的纳西族“神石”。新华社记者 王泽聪 摄

纳西族“走婚”缘于凉城

“走婚”是纳西族摩梭人独特的婚姻方式。纳西文化专家学者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一独特习俗缘于3200多年前生活在内蒙古凉城县的纳西先民。

纳西学者和士华介绍,纳西先民曾经历了人类婚姻四个阶段和四种形式,经历了最初的血缘婚。纳西东巴古籍《关死门经·人类迁徙记》中用寓言故事形式批判了这种血缘婚,指出这种血缘婚对人类自身再生产所带来的毁灭性危害。

纳西先民们明白了血缘婚危害和远缘杂交优势后,实行氏族外婚,由互为婚姻的两个氏族组成一个部族。纳西族由四个氏族组成,他们被称为“牟”“禺”“宿”“和”。“禺”“宿”互为联姻而组成一个部族,此即董部族,“牟”“和”互为联姻组成术部族。

距今4000年左右,纳西先民氏族外婚发展到了最高形式——从妻居阶段。老虎山“禺”氏族与园子沟“宿”氏族互结秦晋之好,两个氏族各有领地和势力范围,不能混在一处,但由于要适应暮寻、夜合、晨离的氏族外婚制,两氏族又不能离得太远,最好只离一个早晨或小半天的距离,老虎山到园子沟的路,正好是这样一段路程。

董部族首领旻疁董主就住在宿主格饶纳姆家中,董部族“禺”氏族成年男子从老虎山来到园子沟,住在他所找到的那个女人家中。同理,董部族“宿”氏族成年男子从园子沟来到老虎山,分别住在各自喜爱的女人家中。

虽然男子住在女方家中,该男子和与他过婚姻生活的人俨然像一对夫妻,其实还不能称为夫妻,该男子还不是这家正式家庭成员,他可以随时出走,或被这家女人给吃闭门羹。即便在一起生活时间较长,到婚龄过后,他必须离开女方家,回到自己老家去。他不回也得回,被动者处境更糟,会被他所生子女轰出家门。

另外,他与那个女人同居期间,用今天的话说还可以有外遇,女方不得干涉。这样的行为是对等的,女方亦可以有外遇,男方不得干涉,也不会吃醋。东巴古籍《董术战争》中记载,格饶纳姆是旻疁董主的“妻子”,但格饶纳姆又不时与该部族军事首领米麻塞登相好。

这类家庭中的子女,当然是从妻居那个男人的孩子,但子女从母系,他的亲生子女称他为阿鲧(舅舅),他连父亲的名分也没有挂着。

术部族也由两个氏族合婚而组成。一个是“和”氏族,是仲康日食事件后逃到凉城地区的羲和氏。一个是“牟”氏族,是商汤革命夏桀灭亡后逃到凉城地区的夏人。他们两个氏族逃离原因不同,时间也相隔400年,但来到北方后,互为婚姻,伙在一处,重新组成了一个部族。

破解“鬼方”之谜

在我国商周甲骨卜辞和一些早期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讨伐“鬼方”的记载。那么,“鬼方”到底在哪儿?又是些什么人?历史学家对此莫衷一是。“鬼方”由此成谜!

近年来,纳西学者和士华经过艰苦寻查和研究,发现“鬼方”便是主要分布在山西大同、左云、右玉及内蒙古西北地区的纳西族先民术部族。

董、术两个部族的势力范围,大体以今天内蒙古凉城县永兴镇到双古城那条乡间土路为界,以东为董部族势力范围,以西为术部族势力范围。因两部族的色彩崇拜,董族尚白,术族尚黑,故那条土路在纳西古籍中称为黑白分界线。

无论是董部族还是术部族,当时他们的生产方式都是游牧。在和平日子里,旻疁董主过着逍遥而惬意的生活。但自从术部族来到凉城以后,就发生了争斗和战争,日子不太平了。

纳西古籍中说的董族,是与商朝有血缘关系的一个异姓小方伯,一个商王朝的与国,是商王朝分布在远方的势力据点;另一方术部族是夏桀亡夏后逃亡过来的夏人,他们崇尚鬼神,自称为鬼,故在商周甲骨卜辞和汉文献中称为“鬼方”。

在纳西东巴古籍中,认为那次部落战争为人鬼之战。当时,“鬼方”势力已达凉城县永兴湖地区,永兴湖被尚黑的术部族称为术的黑海。董部族中的“禺”氏族亦住在离永兴湖不远的板城境内老虎山,敌对两部族近在咫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术部族人多势众,处于攻势,董部族只是属商一个小方国,远在商王朝核心区外,孤立无援,人口也少,势单力薄,完全处于守势,为有效防御术部族攻击,还修筑了石围墙,把自己居地保护起来。今在老虎山遗址还能见到石围墙遗址。

术部族出于经济目的,不时抢劫董部族财产,还出于亡国仇恨,对董部族这个商朝小方国进行政治性侵扰和报复。一般性的侵扰双方都当成常态,算是适应了,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冲突中杀死了“鬼方”部族首领的儿子。

事情闹大了,按远古时代氏族规矩,对方必须把他儿子送来偿命。但董族并没有交出自己儿子,而是把他藏起来了。被激怒的“鬼方”一直打到今凉城三苏木乡董部族中“宿”氏族领地,但还是没有抓到董族的儿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双方敌对情绪有所缓和,两部族人员在放牧中交往,甚至出现了那时时兴的氏族外婚,术女爱上了董的儿子。董的儿子完全放松了警惕。

但“鬼方”并未忘记杀子之仇,也没有放弃抓人质计划,董的儿子终于被捉,并关押一段时间后在永兴湖边杀害了他。东巴经书中说,董部族作了反攻,但毕竟兵少将寡,反被术部族再次打败。

董部族首领们商量说,若要战胜术部族,必须请尤麻战神帮忙。尤麻战神不是别人,正是商朝军队。《周易·既济》中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周易·未济》中也说:“震用伐鬼方,有赏于大国。”史书中说的高宗是商王武丁,他凭借国力四方征讨,尽量扩张商王朝统治范围。

董部族遭受术部族侵扰,又不敌人家,只好向商朝求救,商王朝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自己的诸侯方国、封国和与国。由于有商王朝鼎力助战,战争双方力量发生变化,术部族终于被彻底打败,董部族成了那次部落战争的胜利者。

老虎山是纳西族“圣地”

纳西族在丽江地区定居的时间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到今天只有1400年左右,历史上约5000年的时间,一直处在迁徙途中。迁徙是纳西族历史中的大事,众多东巴经书都记载了先民迁徙之事。

和士华研究发现,纳西族迁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太昊末期至帝喾时期,纳西先民从第一代到第五代,在豫鲁地区迁徙;第二阶段,从帝喾末期至商朝末期,纳西先民从第六代到第八代,在蒙、晋、陕地区迁徙;第三阶段,从西周初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纳西先民从第九代到第十五代,在甘、青地区迁徙;第四阶段,从秦汉初期至唐朝初期,在川滇地区迁徙。

纳西先民第六代到第八代迁徙是从凉城县老虎山开始的。当时,由于气候急剧变冷,他们不得已从老虎山下岱海湖畔出发,一路南下去追逐温暖的生存环境。他们经雁北、晋中、汾河流域、汉中平原,直接影响了“陶寺古国文化”的出现和形成。之后又西上青海、甘肃的河湟地区,创造了灿烂的“河湟文化”。而后继续南下至今的丽江地区,在气候温润,水草丰美的丽水两岸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和发展繁荣。

和士华说,凡迁徙的民族都有送魂风俗,如彝族、白族、拉祜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历史上,纳西族是迁徙与融合的民族,无论是西部方言区丽江的纳西族,还是东部方言区宁蒗纳西族摩梭支系,都有送魂风俗。

送魂,纳西语称为“日闷”,意为给死者灵魂指路,就是把死者灵魂送回老祖先生活的地方。送魂与迁徙是一条路线,只是方向相反,起始站与终点站颠倒。而送魂路线上的站点共计63个。

和士华根据东巴经文记载和对迁徙路线遗迹的考察,确定迁徙起始站是凉城县永兴镇板城行政村境内的老虎山,而那儿正是送魂终点站(即送魂路线的第63站)。所以历史上纳西族忠魂英灵皆聚在那儿,老虎山是纳西人心目中神山,是纳西族圣地。

岱海之“岱”来自泰山

地处凉城县中东北部的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也是纳西族东巴“四圣”中的神海。

岱海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0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比丽江泸沽湖(面积50平方公里)大三倍多。岱海接纳了全县境内一级河沟22条,二级河沟83条,三级河沟46条。

岱海北靠阴山余脉蛮汉山,南有马头山丘陵低山区限制,东有内蒙古丰镇市丘陵挤压,只有西侧开敞一些。由此注定岱海形态并不规则,介乎于长方形和椭圆形之间,就像一个胎盘形状。

和士华在其著作中对岱海有这样的描述:“岱海形似一个胚胎,西南方向的弓坝河和五号河,像两根脐带,步量河、天成河等22条粗细不等、长短各异的地表径流像血管一样与岱海相连,构成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生命系统。”

凉城岱海秦汉时称盐泽或盐池,清代叫代哈泊,今称岱海。纳西东巴经中称为“旻疁岱济海”。那么,岱海的“岱”字从何而来呢?从泰山来,是泰山别称。《后汉书·祭祀志》中说,“岱者胎也,宗者长也。”泰山有“岱宗”之称,与远古时代东夷族对泰山的生殖崇拜有关。杜甫《望岳》诗中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曰:“岱者,胎也。”泰山是孕育之山,其文化内涵是太昊伏羲与女娲氏在泰山脚下联姻而传人类。纳西先民把神海也视为孕育之海,在东巴古籍中将岱海称为“旻疁岱济海”,意为孕育生命的“胎海”。天长日久,语言也随之演绎变化,“胎海”也就成了“岱海”。

岱海和泰山文化上的联系、字面上的沟通,在距今4500年前,其联系和沟通者只可能是来自今山东泰安市东平县的纳西先民“宿”氏族,他们迁徙到凉城后,就住在岱海边上。

如此说来,“岱海”既是纳西先民因这片水域状如胚胎而取其名,也表达了对心目中齐鲁故地“海岱”地区的留恋和眷念。

纳西先民“四大发明”

生活在内蒙古凉城县岱海边上的纳西先民,在3200多年前还创造了“四大发明”。

第一个是发明了陶器斝。专家介绍说,老虎山一、二期遗存中发达的袋足器,是其他地方少见的。尖底斝——圆底鬲——斝式鬲的发展谱系,在老虎山遗址中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这为探讨鬲的起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标本。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考古专著《中国文化起源新探》中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距今五千年以后原始的斝鬲由这里最早发生,成为影响四五千年间从中原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又一次规模、幅度空前的大变化的风源所在。”

斝是古人的煮食器,斝在不断变化,其一支由斝——鬲——釜,最终演变成了当今的锅;另一支向酒器方向转变,由斝——鬲,到商前期就演变成了三足铜质酒器爵。

凉城博物馆藏的斝。新华社记者 王泽聪 摄

纳西族对自己祖先发明的斝当然再熟悉不过了。纳西族地区的斝也朝两个方向转变,一个是朝煮食器方向演变,由斝而鬲,鬲而釜。纳西语称锅为釜,其称呼就再也没有改变过;另一个是朝装饮料器具演变,不过没有变成爵、樽,而是变成了装汤、装酥油茶器具。这类器具与远古时代斝比起来已面目全非,但名称却没有改变,仍旧称为斝。

第二个是发明了选址科学。先民们对自然环境的选择,要考虑的头一个要素是水,其次是所选环境要有利于生产。纳西先民董部族中的“宿”氏族就看中了当今凉城县三苏木乡的园子沟。该地北依阴山支脉蛮汉山,南濒烟波浩渺的岱海,园子沟则在居住地旁流过,不远处还有温泉,可谓依山傍水,有山有水。

第三个是发明了窑洞式房屋。园子沟坡头土质含有细沙,土质细腻,纳西先民们便在这里挖窑洞住人。先民在开挖窑洞实践中,发明了“吕”字形平面结构,将起居室和卧室分开,相当于今天的一室一厅,其厅、室间的隔墙是用于承重,支撑住头顶的土块。距今4500年——4300年前挖在园子沟的窑洞,或许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窑洞的肇始和滥觞。

园子沟文化遗址发现的窑洞。新华社记者 王泽聪 摄

第四是石灰的发明和应用。园子沟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灰坑,先民们用灰坑来沥制白石膏,白石膏用来抿墙,这样的技术在其他考古遗址中还不曾出现过,是首例,而发明者就是纳西先民董部族中的“宿”氏族。

苏秉琦认为,这里发现的属仰韶文化北支的窑洞式房址群,成排分布,形状、规格整齐划一,用白灰抹的居住地面和墙壁,极为平整而坚实,有如现代的水泥地面,加工技术要求高,没有长期训练是做不出来的。造房子成了专门知识和技术,房屋建筑专业化了,从农业中分化出一批建筑师,这是北方区系由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分化的又一例证。(新华社记者丁铭 魏婧宇 哈丽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纳西族   凉城   纳西   凉城县   永兴   先民   部族   氏族   内蒙古   遗址   古籍   故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