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癌症病发率高,是味精惹的祸?这3种致癌物,才应该早避开

近几年癌症的发生频率确实比较高,现在每年的新发病例,已经超出了400万,而这样的数字还一直在增长,更为关键的是很多国家癌症病发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中国却还在上升,这一点还是应该引起国人的关注。

对于癌症的诱发因素,也是发现了很多,大多都是藏在生活当中,也就是说每天我们都有可能在致癌物的陪伴下生活。

说到生活中的致癌物,近年谈论比较多的,应该就是调味料了,其中味精的讨论度算是比较高的了,总会听到一个说法,说是味精吃多了危害健康,还有致癌的风险,到底是真是假?

味精到底是不是“惹祸精”?会不会致癌?

味精有提鲜的作用,而现代人的饮食观念,与以前会有着比较大的差别,不仅仅是吃得饱那么简单了,而是希望吃得更加有味。

想要食物更加有味道,调味料的使用也就会显得很有必要,食物中加入适量的味精,的确能让食物变得更加有食欲。

因此,在味精上市后,很快就受到了大众的追捧,现代的大部分家庭应该都是会习惯性的在菜肴中加入味精。

随着对健康的重视,以及根据味精的使用情况来看,让一些人产生了担忧,怕吃太多味精会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隐患。


于是,有人发现了味精的一个漏洞,就是味精中存在一种物质,可能会有致癌的风险,这种物质就是谷氨酸钠,它不仅存在与味精中,也会存在于一些其他调味料中,比如说蚝油。

因此,蚝油与味精一样,一度成为人们心中的一根刺,一边享受着给味蕾带来的刺激,一边又在担心给身体带来伤害,更害怕惹癌上身。

但其实真的是夸大了谷氨酸钠的危害性,谷氨酸钠它是一种自然的产物,并不存在化学危害性,更没有毒害性,有说法表示谷氨酸钠在加热之后,容易产生毒害性质,也就有可能会引发癌症。

但其实不论是在中国的食品安全规定,还是在国外食品安全规定中,食品当中谷氨酸钠的剂量保证在合理范围内,是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的,更加不会致癌


不过,需要提醒一下,味精中含钠的成分确实比较多,若是过量食用味精,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主要就在于钠超标,可能会引起口唇发麻或是心悸的问题。

特别是本身代谢能力比较差的人,或者是患有三高或心脑血管疾病,很容易出现钠代谢异常的问题,也就可能会出现相关不适症状。

中国癌症高发,或与生活当中的3种致癌物有关,需早点了解。

1. 烟和酒

虽说对于烟酒的危害,已经听出老茧了,可真正意识到危害性的人,真的是太少了,更多的人都在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人。

从没有想过长期大量的烟酒,会不断的刺激细胞,还会让一些脏腑功能首创,有害物质也就更加容易进入到人体,来破坏有益细胞,从而加速细胞异变,癌症发生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变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酒精和烟草在经过口腔、咽喉时,会不断的去损害口腔黏膜和咽喉,当伤害得不到修复后,也是会容易诱发癌症。

2. 病毒

已知的与病毒相关的癌症也是有不少,比如hpv病毒、EB病毒和乙肝病毒,这三种病毒,会与三种癌症有密切的联系。

分别是宫颈癌、鼻咽癌和肝癌,照理说,既然知道已知的病毒与相关癌症有关,也是能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患癌几率。

然而事实上,很多人仍然不能有很高的防范意识,没有及时的去接种相关疫苗,更加没有意识去保护自己,降低感染率。


3. 细菌

这里的细菌会包括霉菌和幽门螺杆菌,这两种细菌的危害力会更大,对国人的伤害也会更大一点,还没能得到大家的关注。

先说一下霉菌,它会存在一切霉变的食物和物品中,但凡摄入量过多,就有可能会诱发肝癌,它的毒性极强,对肝部形成的损伤会更大一些,家里若有霉变的物品或食物,越早处理干净越好。

幽门螺杆菌,一种被国人忽视的有害菌,对肠胃的侵害性会比较大,容易在胃里面寄生下来,且对胃黏膜损伤比较大


国人的感染率还是比较高的,现这种有害菌已经被列入到致癌物的清单中,致癌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预防感染要避免几个传播途径,比如口口相传,还有口粪传播,以及间接传播,最好能注意饮食安全。

癌症的多发,与生活上的一些细节行为习惯,还是有着比较密切联系的,只是很多细节问题,都被大家忽略了,也就可能会给癌细胞发展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多加注意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致癌物   味精   调味料   癌症   可能会   危害性   国人   食物   中国人   风险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