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三条解读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伤寒这里叙述的是感受了寒性的邪气,从而出现了怕冷、身体肌肉疼痛、恶心想吐、脉浮沉俱紧、发热等一系列症状。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人体感受了寒邪以后可能出现发热,但也可能不发热的症状。这是由感受寒邪以后,体内阳气的盛衰决定的,其一、寒邪不敌体内阳气,阳气在体内郁积不能散发于表,就会出现发热;其二、体内阳气素虚,不敌表层寒气,就会出现寒包火的现象,病人会觉得胸中烦闷但不发热,所以出现不发热的现象;伤寒论后边提到的烦躁、战汗而解就属于这一情况。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人体感受寒邪之后,可能会出现发热、也可能不发热,但必定会出现怕冷、身体肌肉疼痛、恶心想吐、脉浮沉俱紧、发热等一系列症状。寒气中于表,表层皮肤肌肉被寒邪覆盖,体内阳气不能温煦于表,就会出现怕冷、皮肤肌肉冰冷的症状;因为寒邪凝滞,肌肉气血不流通,不通则痛,所以酒肉会疼痛,若是寒邪中于骨,那么骨头也会感觉冰冷疼痛;寒邪中于里,胃中阳气被堵不能向上、向外散发,长期累积便冲破堵塞从而出现呕逆的声音,就像肚子胀气多日,突然放长屁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伤寒论   阳气   伤寒   表层   寒气   阴阳   肌肉   症状   体内   冰冷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