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原生家庭”

#头号解忧馆#了解了一下所谓原生家庭的含义,就是还未成人的子女,和自己的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组合在一起的家庭。如此看来,谁不是从原生家庭走出来的?一旦走出来组成了自己的新家,然后又生儿育女,是不是又是一个原生家庭?

从上述意义上看,没有什么绝对意义的原生家庭,只有一个家庭又衍生出一个新的家庭。每一个家庭都是孩子成长的一块土壤。土壤的贫瘠与肥沃,它都为每一颗种子的发育成长倾其所能的提供了营养。这样的奉献不带半点私心,这就是“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一会的道理。

所以,没有什么值得去探究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因为深究起来,或许就是好的我们忘了,曾经的所谓伤害却记忆犹新。这样有什么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世人眼里最不好的父母,他们对家的维系对孩子爱的初衷总是好的。

我的父母,我们那一代人的父母没有几个不打骂孩子的。缺衣少食的年月,起早贪黑泥里水里忙着农活挣工分的日子,哪里会有什么爱的教育。“娇不活打不死”就是一种理念一种信条。孩子上了学“男服先生女服嫁”,先生就是老师,老师就如父母,该打的定打不饶。那样的年月,没有家校矛盾,老师的牌位还在过年的时候挂在中堂之上。

我是一个年愈花甲的老顽固,父亲已离我而去,老母亲的身体恐怕也将支撑不了多久。我有什么理由还要去抱怨他们曾经的什么消极影响。日夜思考的结论,就是人生苦短,为人父母更是苦不堪言。活着一辈子,年轻的时候自己作了父母,之上还有父母,之下又有孩子。送走老的父母,自己也渐入老境,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轮回。每一个原生家庭汇入社会就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可以宣扬社会大家庭的正能量,但不要责难一个家庭。

每一个人都要学会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而不是翻底,因为那是我们的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老境   缺衣少食   女服   家庭   土壤   年月   父母   老师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