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类的亚健康状态问题,可以学习道家的养生秘笈:一气化三清

[比心]音乐陪你阅读更有境界[比心]

人过中年,不是这痛就是那痛,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着迷于养生系列。说到养生,不得不联想到道教,“仙风道骨”、清奇硬朗的道士形象皆源于他们的善于养生。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亚健康人口正在迅速蔓延,具体表现为身体虽然没有明显疾病,但却感觉到生理机能衰退、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容易疲劳等。

主要原因来自于非原生态食物、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生活环境的压力等。现在的食品大多是规模形态的生产,各种化学药物的催化,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以前农家自养的家禽出栏的时间和现代科技养殖的出栏时间,不禁让人心生恐惧。

粮食、果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转基因泛滥,很明显的口感都没有自然播种成熟的那种味道,菜还是原来的菜,但味道只能稍微可以分辨出是什么食物,我们不明觉厉。

人类几千年的生活经验证明了“病从口入”是有根据有道理的,我们的整体人均寿命延长归功于医疗水平,但是医疗的本质是治病,所以说拥有一个无病、少病的身体更为重要,太多的激素食物导致人类幼年早熟是有目共睹的存在。至于作息、锻炼、压力等的危害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具体无非是“劳逸结合”、“提高免疫力”这两个词语可以囊括。

基于以上存在的客观事实,我们应该怎么去改变是每个人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大环境依靠个人之力肯定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是时间沉淀到一定程度上所有人会形成共识才有具体方案可以实施。

而针对于我们个人的情况而言,小编总结了三个以道家“一气化三清”为基础的观点,来使咱们状态由里及外充满了精神。

Ⅰ 早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能够经久不衰的谚语一定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春播、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季的规律,相对应的早晨是一天之中的春天。

春天万物复苏,而早晨人的身体各种机能也是处于复苏的阶段,五脏六腑、五官六感皆在这一个时间段觉醒。所以早起呼吸清新的空气是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人类属于大自然的一份子,参照大自然的规律生存是必要的,试想春天不播种哪来的夏长秋收冬藏呢?

Ⅱ补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天下至纯至净至善者是也。翻开历史和地理的视野,一切人文发展都离不开水,哪个地方有水源,哪个地方的人类文明才能发展壮大。

所以我们一直听见那么多关于水的词汇和句子,比如说“依山傍水”“山环水绕”“上善若水”“风水龙脉”……由此可见水在自然界的重要性,不只是人文的发展需要,一切动植物也是离不开水的,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即越湿润的地方越有生物的存在,比如说汪洋大海里的水产类别数以万计,热带雨林里的动植物千姿百态,而干旱大漠里几乎是寸草不生。

人恰似一个生态系统,血液是充当这个生态系统里的水角色,流动运转成就了生命不息。平常我们多喝水一个是可以稀释血液,化浊养清使血液运转更流畅,一个也是相当于补充更新,维持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

Ⅲ正心

相由心生,说明了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状态,通过面相窥视他的内心也是这个道理。内圣外王,于他人这是一个由外观内的过程,于自己这是一个由内及外的修养过程。

性由心生,性字左边是心,右边是生,这个字造得很有意思,仅凭一个文字就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的性格取决于他的内心。修身在于养性,养性在于正心,正心才能有正念,有正念才能养正气,整天胡思乱想邪门歪道的人在养生的范畴上讲是在败坏自己的身体。

所谓的正气就是正能量,正能量不是伪装出来给人看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能驱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的气场,它来源于我们的思无邪!

道家的“一气化三清”,我深度思考的理解为“清气”、“清质”、“清心”,相对应于早起养气、补水养质、正心养性。诚以此文与诸位共勉,欢迎评论指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正心   道家   机能   早起   秘笈   大自然   血液   规律   食物   春天   身体   人类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