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狠活?海天酱油的食品添加剂到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不得不说,科技与狠活的视频在作为一个化工行业从业者,从小喜欢化学的我的眼中,一开始看得确实津津有味,化工制造业的种类实在是太繁杂太多样了,辛吉飞使用的很多材料以及使用方式,我也是完全没见过的。但是这个事件演变到现在确实出乎我的预料,昨天看见海天的股票直接蒸发300多亿,舆论热点显著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坚决抵制添加剂,一派是严厉地谴责国家或是企业对于添加剂滥用的不作为。


PART 01.


食品添加剂工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人体到底有多大的危害?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讨论一下,这次舆论发酵得如此迅猛的原因。


这样的舆论风波是完全可以预见的。消费者对于知情的需求和对监管部门的高期待一直存在错位。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就有支持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基于网络舆情的食品添加剂消费者认知分析》的论文来看,市场监督对于今天这样的舆论风波理应有所准备。


PART 02.

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


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违规添加及滥用添加剂。在这样的关注度下,同时,消费者对生产企业缺乏信任,对市场监管期待值很高,两相交错,以致于形成今日的添加剂舆论风波。



研究指出,微博、今日头条、抖音3个媒体平台,从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与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热门话题共计5255个,相关评论265799条。



消费者对于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的认知也存在很大的分歧,不少人希望添加剂应该绝对禁止。特别是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监管部门对于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的监管,一直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在2018年市场监管部门机构改革后,消费者的期待值被拉到最高,大家对监管部门的赞扬及信任远远超过食品生产企业。



每天吃进嘴里的东西,消费者当然会投入巨大的关注度,对科普内容拥有极高的需求。当需求无法被满足,势必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那么,食品添加剂究竟能不能放心吃进嘴里呢?


PART 03.

食品添加剂年销售额超千亿


2016 年 1 月 22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将食品添加剂正式纳入《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进行管理, 2018 年 6 月 21 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31647—2018)[3] 发布,填补了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空白,为食品添加剂生产提供了参考规范。政策的变动直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由工业品粗放型制造转向为食品提供安全性配套发展。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个类别,有2000多个品种,2020年我国食品添加剂总产量为1337万吨,销售额为1279亿元,其中着色剂产量达42.4万吨,产值47.9亿元,


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是食品工业中发展前景最好的方向之一。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能增长迅速但行业大而不强。在产能达千亿的行业内,消费者担心的问题是否监管到位呢?


PART 04.

食品添加剂仍是食品风险的主要指标


根据 2017~2019 年期间国家级和各省级的食 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进行汇总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抽检中食品安全不合格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 使用食品添加剂和质量指标,其次是农兽药残留超 标、污染物、标签和生物毒素等方面。



食品添加剂虽然同可可及焙烤咖啡、罐 头、糖果及巧克力制品、豆及豆制品、茶叶及相关制 品、速冻食品、粮食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等九类食品一样不合格率均小于 1%,理论上属于风险较低的食品,但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仍然是导致食品不合格的主要风险指标。


PART 05.


食品生产过程风险巨大


造成这样的风险的原因主要出现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企业往往会使用复配食品添加剂的方式改善食品品质,混合后的添加剂成分更加复杂,如果再使用复配食品添加剂后再加入同样功能的舔鸡鸡,就会带来超量使用风险。


举个例子,月饼中已经使用了复配防腐剂,如果再次混用山梨酸钾、脱氧乙酸等防腐剂,那使用量就会超过最大用量之和1。


还有一类风险,就像辛吉飞演示的一样,火锅、汤料、调味品等食品在自行配比的情况下,没有公开的生产配方,标签也没有标示主要成分和含量配比,这些食品里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同样有超量的风险。


PART 06.


海天酱油确实真的双标吗?


至于海天酱油被骂上热搜的国内外区别对待的问题,完全不是当前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危害所在。


同样批次出厂的产品,出口海外的产品需要额外贴上符合出口国要求的标签,并不等于是两种产品。


这里分别给大家列举日本的龟甲万、新加坡的大华、台湾的金兰三种酱油的标签,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PART 07.


食品添加剂工业必将持续发展


现在时代的发展趋势,是食品生产企业直接使用预拌粉类产品,无需在生产环节添加食品添加剂,可以避免混合不均造成局部超量的问题。天然添加剂、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营养强化剂、红曲红等在当前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存在超量的问题?存在。


是否存在滥用?存在。


是否存在使用致癌元素的问题?存在。


但是对身体的危害呢?答案是由正规厂家生产、经过国家质检标准检验的产品,在保质期内食用,是安全的。也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购买价格更高的无添加食品。

"

食品添加剂是推动食品企业健康、美味、方便、实惠、多元化的关键因素,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消费者加大对监管部门的督察,食品企业积极树立正面形象,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公众的认知引导,回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疑虑,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酱油   食品添加剂   用量   添加剂   舆论   消费者   风险   标签   食品   国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