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病人多见中老年,秋天如何养生?

1.适其寒温。心血管疾病病人多见中老年人,大白天秋色宜人,需要注意防晒隔离,出门宜配戴遮阳帽,戴墨镜保护视力;晚间注意防寒保暖,可盖“空调被”或桑蚕丝薄被;出游须备长袖衬衫或大衣。

2.个人收藏元精。起居有常,早起早睡,不妄作劳。勿经常熬夜,防止睡前玩手机、晚上至深更半夜,最好在丑时(23时)前入眠。

3.养阴润燥。秋天干燥,大家容易口干口渴、皮肤干涩、严重便秘等症状,甚至造成循环系统容积降低、水电解质紊乱、心绞痛发作等。燥邪伤身,针对肺气虚弱的老人,可导致咳嗽、咽中黏痰难咳等,甚则发生喘气。

因而,注意饮食须以凉润、补阴为主导,适度食用梗米、纯蜂蜜、老冰糖、白木耳、鲜百合、玄参、麦冬、番木瓜、梨、苹果、枇粑、罗汉果等润肺止咳生津之品。中医讲酸甘可化阴津,应适当食用山楂果肉、桑葚子、乌梅、菠萝蜜等;勿过多食用葱、姜、蒜、苋菜、辣椒等辛辣味之品,亦不宜多吃烤串、抽烟、嗜酒。针对心血管疾病病人,可以辩证出具养生药膳、中医膏方服食。

4.肺之所主。秋在五行属金,萧杀;在五脏应肺,肺在志为悲。受气候影响,大家在秋天很容易出现忧伤、忧虑等消极情绪,造成血压异常起伏、心梗、心力衰竭加剧、心率失常等。时节变换之时,特别是高发心脑血管事件。

在秋天,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注意自我疏导、调整情绪。谨防心态应激反应,木火刑金,肺金不可以助心治节;劳累过度,引起心脑病症。

“四季脾旺不会受到邪”,秋天务必调养脾胃,特别要顾护胃阴、肠胃正气,以调整脾胃运化作用。健脾养胃可调人体免疫功能,抵挡各种病毒、细菌性感染,包含发烧感冒、流感病毒,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5.留意饮用水。秋天干燥时节,提议每日饮用水2000-2500ml,主要包括汤、茶水、养生药膳等液态。针对参与户外活动、水份消耗比较多的群体,须提升喝水量。

6.饮食强烈推荐。如杏梨炖猪肺、沙参玉竹百合花煲汤、枇杷叶冰糖炖梨、杏黄金白银菜炖排骨汤(黄金白银菜指大白菜和白菜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乌梅   可调   心血管疾病   秋天   脾胃   冰糖   药膳   饮用水   中老年   正气   时节   病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