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老韩走遍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之二桂林市

本文为走遍中国的长篇游记,每日更新,希望大家喜欢、关注、点赞并转发,谢谢!

因草稿缺失,风景如画的桂林市的介绍和市区游记只能忍痛割爱。先发一组网友上传的桂林山水,随后是市县游,最后通关文蝶。

网友“24406”:以前用谷歌地图时收集了一组桂林地区的照片,命名为“桂林百景”,美景令人印象深刻。发上几张以飨读者。照片总计100张,原上传者为John Su。

1-5 桂林名胜百景——矮岭余辉

桂林名胜百景——白沙风光

桂林名胜百景——白沙渔火

桂林名胜百景——百卉谷一线天

桂林名胜百景——百寿岩

6-10

桂林名胜百景——宝翡瀑布

桂林名胜百景——碧莲峰

桂林名胜百景——朝板山

桂林名胜百景——大地的旋律

桂林名胜百景——大地之春

10-15

桂林名胜百景——花桥

桂林名胜百景——黄布滩

桂林名胜百景——九马画山

桂林名胜百景——骆驼过江

桂林名胜百景——杉湖

16-20

桂林名胜百景——叠彩山

靖江王陵

桂林名胜百景——芦笛岩

桂林名胜百景——奇峰镇

桂林名胜百景——榕湖

先发20张,一饱眼福。

桂林市县游

桂林山水举世无双,桂林市所辖各县的风光同样无与伦比,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皆有美景。有诗云“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阳朔风光是桂林山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也先南下从阳朔说起。我于12月6日从桂林市乘车来到阳朔县,阳朔也是故地重游,到达后径直到漓江边的碧莲峰游览。

碧莲峰位于县城东南,东临漓江,山上树木四时苍翠,从远处看去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当微风吹来,江中的莲花倒影仿佛徐徐绽开,于是“莲峰倒映”便成了阳朔的一大名胜。碧莲峰有两个景点至今难忘,一是迎江阁,这是一座重建的两层八角形仿古亭,上层开八个窗户,游人可凭窗按不同方位观景,每窗都有一幅别开生面的山水画卷,被人称为“画窗”。

还有迎江阁东边的风景道,道旁摩崖石刻很多,最著名的是清代阳朔知县王元仁写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草书“带字”,字径八尺,相传此字构笔、含义深藏,经过多年的揣摩和猜想,内含“一带努力,少年努力”八字笔意。过去两次来阳朔在“带”字驻足时都有人在琢磨争论这带字的含义。这次来阳朔遇到两个北京小伙儿,竟连碧莲峰下的“带”字都浑然不知,甚至对电影“刘三姐”拍摄的外景地大榕树都不知道。他俩人衷情的只有“西街”。

漓江风光

阳朔碧莲峰

阳朔西街

这西街有什么魅力吸引这两位年轻人呢?1993年我来阳朔就住在阳朔西街,那时的西街和现在几乎没有可比性,住处很简陋,街上卖小商品的不少,记得我买的柚子,号称沙田柚,结果一吃,酸的张不开嘴。如今的西街,人们称它为“洋人街”。

这是一条长数百米的石板路,两旁多是古香古色的中式仿古建筑,上百家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和摊位。另一大特点就是在充满东方古韵的店铺中间还有挂着英文标注的西餐馆、酒吧和咖啡厅,全带着洋味,洋人也不少,这西街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洋人街”,也成了追求时尚,体会异国的浪漫情调,享受小资生活的青年人喜欢的地方。

阳朔西街街景

阳朔公园和碧莲峰门票 1993年

漓江游船票 1984年

恭城文庙武庙

恭城县是瑶族自治县,瑶族遍及南方六省区,故有“南岭无山不有瑶”之说,广西瑶族人口已愈百万,是广西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民族。在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薛城县,和全国一样,自古以来尊崇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文圣孔子,另一个是武圣关羽。

恭城文庙建在县城西山南麓,是为纪念孔子而建的庙宇,亦称孔庙,它是八桂保存下来的最大、最完整的文庙。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比北京故宫晚四年,故有“广西庙宇之冠”之说。

文庙依山而建,占地面积3600平方千米,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大成殿建在高高的石砌台基之上,为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门窗、檐口均饰以木雕。屋面飞檐高翘,重檐歇山顶,脊施龙凤花饰,泥塑彩画,琉璃瓦盖,金碧辉煌。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格。

恭城武庙又称关帝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武庙离文庙不远,建有戏台、头门、正殿和两厢配殿,武庙的建筑风格和文庙是相通的,岭南地区尊孔的儒家思想和崇拜关羽的忠义和内地是一脉相承的。其精湛的建筑工艺表现了岭南地方特色,堪称中国古建的一朵奇葩,难怪恭城人自豪地说:“山水秀美在桂林,古建精华在恭城”。

恭城文庙外景


文庙大成殿

恭城武庙

平乐县桂江浮桥

12月6日下午我来到平乐县,桂江上的浮桥让人耳目一新,我曾走过长沙、济南、赣州的浮桥,都是船上搭木板铺成,而平乐的浮桥是在江面上用船搭上钢架再铺木板,形成一座拱形的木桥,上可走人,下可行船,极富创造力的浮桥让山清水秀的桂江又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荔浦芋头

12月7日上午我来到荔浦县,记得1996年电视台热播“宰相刘罗锅”,结果让荔浦芋头在京城热销了好长一段时间,人们的见面语变成“荔浦芋头,您吃了吗?”来到产地随便一个水果摊都有荔浦芋头,我和一个老板聊了起来。他介绍说:“一个荔浦芋头重2-3斤,芋肉上有紫色的槟榔花纹,所以又叫槟榔芋,煮熟之后洁白如玉,松散甘香,即可当粮又可当菜。”

他还说荔浦芋扣肉是广西的传统名菜,芋片芳香,肉片味醇,还是一道营养丰富的药膳,具有滋阴润喉,清热去火的功能。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不假,我在北京不仅没吃过荔浦芋头,还听吃过的人抱怨说:“吃过之后有点麻嘴”,一直对它没什么兴趣,这阵风刮过之后,这几年卖荔浦芋头的少了,北方人还是吃不惯。

荔浦县城

荔浦塔

发两张门票

恭城文庙门票 15元

恭城武庙门票 10元

龙胜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距是位于桂林市西北的一个重要景点,景区面积66平方千米,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开造于元代。数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瑶、壮族人民祖祖辈辈筑埂开田,凡是能开垦的地方都利用上了,大者不过一亩,小者仅能播下两三行禾苗。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气势壮观,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誉。

我对龙脊梯田的了解很晚,1993年时都一无所知,后来听到有人说是壮族人造的,也有人说是瑶族人造的,引起我的关注。2008年12月2日我从柳州市的三江县进入桂林市所辖的第一个县就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正好就近参观龙脊梯田。那天中午11点出发,70公里的路程,本来问题不大,可是道路施工,班车在寻江峡谷中竟走了三个半小时,我心里很着急,再耽误下去,参观龙脊梯田就告吹了。

下午三点终于到了龙胜县城,我看汽车站有到龙脊梯田的车就赶紧上去了,司机说这是今天最后一班车,到了大寨终点就返回来。正合我意到那看看就行了,于是就在车上等候。这时,乘客不多我和司机聊了起来,我问他:“这个龙脊梯田到底是哪个民族的?”他说“广西有‘高山瑶,矮岭苗,汉族住平地,壮侗住山糟’的说法,这里分金坑大寨的瑶族梯田和平安寨的壮族梯田两个景区。”他顺手从风挡玻璃前拿了份简介递给我,说这个说的明白。

司机还告诉我:“你来的不是时候,春季插秧前放水时最好看,要是等到冬季下雪时看梯田就更漂亮了。”我看简介描写的梯田四季“春叠根根银带,夏翻道道绿浪,秋垒层层金阶,冬索条条苍龙。”既然不是季节也别白来,就跟司机师傅转一圈也好,今天是阴天,我问司机今晚会不会下雪?他说下雪得等下月,我的一点点希望也破灭了。

县城到大寨20多公里,一提大寨,大家脑子里立刻会闪出层层梯田平展展的景象,不过这可不是山西那个举世闻名的大寨,而是瑶家的大寨。班车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行进,时常能看见错落有致的梯田,路上经过一个景区的售票处,司机说没人参观,工作人员就放行了。到达大寨停车场天色渐黑,大寨旅馆的女老板正在接站并递上名片,很想让我到她那去住宿。

我顺口问她是什么瑶?她说是红瑶,过去我只知道有白裤瑶、黑裤瑶、盘瑶等,今儿又多了个红瑶,后来还听说,龙胜的红瑶妇女人人都留着一米多长的头发,盘在头上,向前突出,用头巾包着,视为美!而且不论多大年纪都没一根白发,以长发瑶女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说的有点远,虽然我没在大寨住宿,但很感谢那位红瑶女老板,让我长了见识,不虚此行。

从简介上可以观看龙脊梯田全貌,右下角身穿红衣盘头背篓的就是红瑶妇女。


兴安灵渠

12月3日中午从资源县来到兴安县,我对灵渠早有了解,这个秦代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为统一岭南,遣兵50万向岭南进军,即命史禄开凿湘江上游和漓水间的渠道,于秦始皇33年(前214年)凿成,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初名“秦凿渠”,后因漓江上游为零水,亦称“零渠”,唐以后改为“灵渠”。

景区门票40元,我和工作人员讨价还价,结果侃到30元,人家给了张纪念票。2006年底经济上吃紧,跑了几年难免捉襟见肘,2007年又要去西藏,必须节省每一个铜板。不过像灵渠这样的“世界奇观”,就算不优惠也得参观。灵渠景区环境优美,拱桥、湖石、翠竹、亭阁,花红柳绿还可泛舟游览,把古老的水利工程打扮的像个大花园。

灵渠的主要设施是在湘江中以长方形料石迭砌成铧嘴状分水工程,后接左右延伸的人字形大小天平,把湘江水分成南北二渠,三分注入漓江,七分水注入湘江。在渠道水浅流急处设陡门,提高水位,使船只通行。古人对灵渠如此奇妙的“湘漓分派”称赞到“一道原泉却两支,右为湘江左为漓,谁知万里分流去,到海还应有会时。”

“铧嘴”顾名思义形如犁铧,呈不等边的四边形,三面石堤,一面为铧嘴紧连大小天平,是建在湘江上的一座拦江滚水坝,即可提高水位,又可排洪泄洪,以保持水位平衡,故称“天平”。南渠北渠总长37.4公里,水位落差高达7米以上,陡门的作用与现在运河上的船闸相同,唐有陡门十八,宋有三十六,清有十二,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通航措施。

我被二千多年前的工程设计者所折服,在当时是怎么奇思妙想来完成这么浩大复杂的工程。听说为修建灵渠献身了三个将军,其中两个被杀,一个在工程如期完成后不愿独吞功劳也自杀了,也有说是三个工匠。灵渠的修建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秦代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实用,与都江堰一样至今还在造福百姓,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兴安灵渠




资源县风景

兴安县秦始皇塑像

全州县街景

灌阳县街景

灵川县街景

最后发几张儿子今年去广西拍摄的漓江风景





桂林市通关文牒

桂林市政府

象山区:桂林市辖区,人口23万人,面积88平方千米,1979年设置象山区。

叠彩区:桂林市辖区,人口13万人,面积52平方千米,1979年设置叠彩区。

秀峰区:桂林市辖区,人口11万人,面积49平方千米,1979年设置秀峰区。

七星区:桂林市辖区,人口22万人,面积74平方千米,1979年设置七星区。

雁山区:桂林市辖区,人口7万人,面积288平方千米,1979年设置市郊区,1996年更名雁山区。

阳朔县:桂林市辖县,人口31万人,面积1428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东南部。

阳朔因地处阳朔山而得名。汉属始安县地,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阳朔县。

临桂县:桂林市辖县,人口47万人,面积2202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西南部。

汉属始安县地,唐贞观八年(634年)置临桂县,1913年改设桂林县,1940年城区置桂林市,桂林县复置临桂县。

灵川县:桂林市辖县,人口36万人,面积2288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北部。

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灵川县,1954年撤销并入临桂县,1961年复置灵川县。

全州县:桂林市辖县,人口78万人,面积4021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东北部。

全州因境内湘山寺僧全真而得名,隋置湘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置全州,1912年改置全县,1959年复设全州县。

兴安县:桂林市辖县,人口37万人,面积2345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东北部。

兴安取“兴旺安宁”之意而得名,唐置临源县,后改全义县,宋太平兴国三年(977年)设置兴安县。

永福县:桂林市辖县,人口27万人,面积2807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西南部。永福因地处永福山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永福县。

灌阳县:桂林市辖县,人口28万人,面积1837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东北部。

灌阳以地处灌水之阳而得名,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置灌阳县,唐五代屡经废置,宋乾德二年(964年)复置灌阳县。

资源县:桂林市辖县,人口17万人,面积1954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东北部。

资源因地处资水之源而得名。隋唐为湘源县地,1935年始置资源县,1952年撤销,1954年复置资源县。

平乐县:桂林市辖县,人口44万人,面积1919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东南部。

平乐因地处平乐溪而得名。三国吴甘露元年(256年)始置平乐县。

荔浦县:桂林市辖县,人口38万人,面积1759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东南部。

荔浦因地处境内荔水(今名荔江,又称荔浦河)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荔浦县,贞观八年(634年)改称蒙州,贞观十二年(638年)复置荔浦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桂林市辖自治县,人口17万人,面积2537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西北部。因地处龙胜寨而得名,1912年设置龙胜县,1951年设立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1955年改设龙胜各族自治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桂林市辖自治县,人口29万人,面积2149平方千米,位于桂林市的东南部。恭城原名茶城,因“盐茶税”重故名,后因减免茶税遂改名恭城,隋末析平乐县置茶城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设恭城县。1990年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

下集柳州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桂林市   荔浦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街   阳朔   文庙   梯田   千米   中国   名胜   人口   面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