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

生与死

当挂断手机通话的那刻起,金钱成为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买了一束鲜花,换上了我平日里想穿又不敢穿的那身蓝色西装,这样的装扮在人群中格格不入。于是我只能趁着月亮给我放风的时候,偷偷摸摸的离开家门,我没有留下死亡前应该有的遗言。


今晚月色很美,凌晨两点的小县城,安静的可怕,零星的几辆车来来往往。几乎看不到来往的行人,与大都市的夜生活相比,我更喜欢这里的日落而息,虽然高楼之上的几盏孤灯在提醒着我,这份孤独的深邃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快乐,但我不责怪他们瓜分了这黑夜的美,难得有人与我感同身受,恨不能成为知己互诉衷肠,很多次我有着提壶上门的冲动,敲响未知的人生履历,把酒狂欢说出积郁已久的迫不得己,或许就不会走上这条绝路。

但过往的经历似乎又在告诉我,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我冷笑着摇了摇了头。到了这个时候,我居然仍在保持着我的绅士,但也难怪,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我的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绅士,看作造成我命运悲惨的缘由,如果我能学会溜须拍马,如果我能学会阿谀奉承,如果我能笑脸相迎的接受那些不合理的社会规则,今目的我,大抵是不会如此落魄的。但现在,算了吧,好像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我看见了那条河。脚下的步伐也变得轻快起来,我放下了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端庄,脚下的步伐如同瞬息间学会了那凌波微步,交叉、蹦跳,欢愉的似是要舞蹈。如果不是因为手里还在捧着鲜花,我此时一定像个孩子一样,大喊大叫的奔向母亲河的怀抱。


直到我站在了那河畔之上,生与死的界限只在一步之遥,我的脚步才得以渐缓,耳边是屈原怀才不遇的呐喊,黑色的深渊之下似乎有无数双手在挥舞摇摆,欲要将我的灵理拉进他们的狂欢。

我说"跳吧!”

但身体却停滞不前,回忆如同开闸放水般席卷而来。

我好像在做临死前的挣扎,希望这回忆足够长,而我的生命还能多停留几分钟。

我想到了我那投资失利借高利货的父亲,想到了我那年纪轻轻就身患重病的母亲,我想到了我房里那温婉如玉的妻子,心里是责备、心疼和不舍。

在我最失意的那几年,我的妻子如同一束光照进了我黑暗的人生,带着未经世事的纯真,带看一往无前的勇气,义无反顾的奔向了我的怀抱。我很长一段时间怕辜负她的爱,于是不敢松口,直到某一天,她和我说"爱是无关是非的情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迈,是百年明日能几何的缅怀,是我只要和你在一起的坚定。"

是啊,我好像在那一刻突然就明白了,车子、房子在当今的社会之下被捆绑着爱情出售,纯粹的情感被打包得越来越贵,尽管我们明白,金钱不过是一串数字,它是资本家的游戏,但它仍使我忘记了年少时那些勇敢的梦,我忘记自己豪言壮语与命运作斗争的誓言。忘记了意气奋发的年少轻狂。

于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挽起了她的手,她成了我生命里的催化剂,我开始拾起了我丢失过的那些理想,连带着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期待。

我希望三餐四季有人陪,我希望风花雪月有人懂,我希望无论落魄还是富责,有人都在等着我回家,所以我加倍努力,希望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在望向我的时候,我能成为他们的依靠,尽管我的钱包仍是空空如也,但我已经幻想着推着婴儿车陪妻子逛超市的平淡幸福。

我突然想到我好像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于是在这回忆里,我居然有了一丝疑问,不知道我的孩子长的像我还是像她,不知道我的孩子学习好不好,不知道我的孩子是男是女,问题越来越多,没有答案却接连不断。

可是,突然头顶一阵寒风速起,我才发现,我居然有了期待,而一旦有了期待。死神就离我越来越远,屈原走了,深渊里的无数双手也随之消失了,我明白,我还不想死,那不过是某一时刻的思想冲动,霎时间,背后冷汗直流,双腿已不自觉的瘫倒在地。


待到心里的余悸消散,一种劫后余生的无力感席卷全身,此刻全然没有了那慷慨赴死的毅然决然。一切终归平静,心里反而有了无限思考的空间。

当我发现我的内心平静的不起涟漪之后,我突然感觉不管是此前的悲怆还是此刻的安定,这条河依然波涛不惊,这夜色也没有一点光明,除了那深夜里的蚌叫蝉鸣,可是分明就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才刚刚发生。

我感到可悲,因为人,终归是历史尘埃里的沧海一果,不论是否苦难,不论是否悠闲,明日的太阳不会因为你的无声叹息而拖延它照常升起的速度,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贵为人不过是因为我们具有思想,才显得难能可贵,不然就如同自然界的一根芦苇般脆弱无比,这是我们足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一种与生具来的独有的能力。

也正是这样一种特质,造成了人的喜怒哀乐的不同,为人处世的选择不同,而这种特质,最能体现我们与世间万物的差别,我认为从饮食习惯中,可以窥见一斑,你信仰佛祖,便不吃荤食,你信仰伊斯兰,便不吃猪肉,人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只要能找到一种享饪方式,下嘴之后味道还可以,便可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所以在认知里,人的肠胃是很强大的。也因此,因为思想的千差万别,在面对同样的困境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由此而成就了不同的故事,便发现我大抵是一名唯心主义者,我好像找到了哲学上千百年来的思想漩涡的漏洞,继而转念一想,存在决定意识好像也没有错,我的思想并不是一直存在于这世间之上,因为有我的存在,才有了我的思想,果然,我依然困感于此,索性就放弃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

回到我这件事情的本身,我突然发现生死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情,小时候疼了只会哭,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的身体感觉到疼,疼痛感如同条件反射,便发出了那鸣鸣的啼哭声?还是因为我的思想里本身就有了疼的概念,手无寸铁舌不能语的我,只能通过眼泪来发泄?就好像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我是一个生命个体。这样的话题我在记忆里摸寻了好久,依然没有答案,我好像就是某一天突然意识到,饿了就得喊叫,困了就得睡觉,我好像才慢慢有了思想,有了认知。

可是我分明想起来,怀胎10月的时候,我就已经是一个小生命,可是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羊水里,我却没有任何记忆,所以我的生命不该从我出生那天算起,从我变成一个胚胎的时候,我就开始了生的意义,在无人发现的角落偷偷扎根,直到我的母亲,因为呕吐才发现自己身体里有了我。

那么死亡呢?对于未知的世界,人类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山海经》里记载了归墟,基督教里诞生了天堂,道家成立了十八层地狱,我倒不在乎身死之后魂归何处,我只是觉得既然我的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到每个孩童稍微记事点都会问“我从何来”?

那么我的死是不是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身体化为腐朽,灵魂漂荡四方,历经蚊虫啃咬,当历史的轮廓翻过一篇又一篇,才真的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身死魂消。想到这里我又害怕起来,因为在未知的世界里,死亡到底是不是一种解脱,无人为我作答。

恍惚间才明白,生死二字,落笔不过 10 划,却蕴含这世界无上的学问,我们学习马克思。探寻社会主义的道路,该往何走,我们的先辈在资本论和社会论的基调中,艰难抉择,我们因为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了诸如三大宗教的信仰,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生死的意义在哪里?

对于死亡我们尚且有着无限的想象,中国人善于把天灾横祸归咎于《易经》《八卦》中所说的命中注定,基督教徒则习惯于《圣经》中所说的命运二字,但从来没有人想过,人是脆弱的,脆弱到一场地震,一场海啸,一场大火,足以使我们土崩瓦解,就好像一根木棍,足以敲破一个马蜂窝,对于万物生灵来说,人是最高级别的动物,但对于自然,对于茫茫宇宙来说,人如同蚂蚁,没有分别,所以在人人平等的人权主义之上,我们应该有一种万物平等的自然觉悟,就好像你的脚下有一只蚂蚁,让他生存还是死亡,只在你的一念之间,它并不存在所谓的命运抉择,一切都来自于你此刻的思想是“扫地恐伤蝼蚁命”的超凡脱俗,还是生杀予夺的市侩。

那么其实人的死亡也是如此,当你深陷思想的淤泥而走不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寻求一种方式,选择逃避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而死亡无疑是最快的手段,于是你有了时不我待的愤慨。有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无奈,有诗情者如同屈原,一手《怀沙》,将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怨抒发的淋漓尽致,也为后来的失意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以死明志”在封建王朝的社会里成了一批文臣武将的最终归宿,无可否认,这是中华文明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时候,死亡却变得如此廉价。再也没有临死前的惊天一问,电视上的新闻里,有因为游戏失败而自杀的大学生,有因为感情受挫而结束这一生的祖国的花朵,人们秉持着娱乐至死的生活态度,所以当挫折来袭之际,反而再也找不到所谓的民族气节,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唐伯虎分期购房而作《桃花庵》,就连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也是走过万里长征两万五千多里的土地才创立了新中国,反观当下,因为房贷的居高不下,人们选择了躺平,不知何时起,“丧”"摆烂”等词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而且大有不断扩充之势。

由此而联想到,死亡并不可怕,盘古开天,以已死之身,化山川河流。精卫填海,力竭而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不惧怕死亡,稍微从历史的洪流中,截下一小个片段,都有死得其所的豪迈,当日军的铁骑踏上中华大地,四万万同胞饮血高歌,誓要杀他个有来无回,董存瑞炸碉堡,刘胡兰英勇就义,真到今天乃至后世,这都将是民族的英雄。

当他们的名字镌刻上历史的书痕,当他们的故事传唱千年,我们突然会惊觉?何为死亡?肉体消散而精神长存,我认为抛弃传统意义上的生命的终结。在思想上,精神上,他们活在人们的心中,通过文字的描述,在我们的心头站立,久久不能平息。

除此之外,小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刘皇叔为了关羽举兵伐吴而身死白帝城,哪吒的削骨还父割肉还母,无一不在向我们说明,关乎爱情、关乎友情、关乎亲情、关乎国家,死亡都有他不同凡响的魅力

除此之外,我甚至衍生到超出生命之外的死亡,板块大陆的死亡造就了七大洲、四大洋,“折戟沉沙铁未销”的死亡造成了国家的变迁,封建制度的死亡带来了文明富强。

想到这里,我不由的惊叹,死亡的意义,深邃而高远,天马心空的去探索,我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似乎,处处都是答案,我好像变得糊涂起来,不知思绪飘向何方,我想难得期涂,便仍由思绪飘散,从丧葬文化到道德礼仪,死亡的内核衍生得越来越广泛,我想反过头来做个总结,却发现这种思想上的乐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很开心,我好像通过对于死亡意义的深究,进而发现了生的意义。

我发现死是生的总结,是生的囊括,例如你平日里抽烟熬夜,你便没有整日强身健体的人身体健康,你热爱文学满腹经纶,将死之际不会污言秽语"去他妈的人生"!

所以生的意义在哪里?我想到我的姨妈,多年前怀了一个孩子,因为某种不知名的原因而胎死腹中。这条小生命,还没来得及睁开眼,就谢了幕,于是他体会不到人间万物,没有烈日的余辉映照他的双眸,没有外婆的双手递上零食的宠爱,没有接受教育拥有思想的幸运,没有成年之后江南河畔,遇见那个木船之上动心的白衣少女。


原来,这世界上的一切如此美妙,我突然有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懊悔,想到我出门之前,还没给我的妻子有所交代,便匆匆的拍了拍屁股上的泥土,急忙的往家赶。

她依靠在家门旁,看见我的装扮似乎有种心知肚明,双眼里打转的晶莹一时间如同断线的珍珠,我心疼的抱住她,无比宠潮的说“生个孩子吧!老婆!"

正在我怀里泪眼婆娑的她,突然有种藏不住的娇羞溢于言表,假装生气的捶了捶我的胸口。

那力道就好像棉花拍打我的脸,尔后,在她脸上那抹红晕升起来起来,便跑回了家门,我望向她的背影,如同一只小兔子,害羞的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屈原   万物   意义   命运   答案   思想   生命   发现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