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糖尿病越来越严重?这些吃饭习惯,早改早好

糖尿病是种慢性疾病,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如果饮食控制不好,那一切都白搭。

不少糖友存在一些饮食误区,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导致吃药不少、血糖却不好,延误了病情,以下这些吃饭习惯,各位糖友一定不要有。

1、摄入主食过少

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不仅主食的量要控制,副食的量同样也需要控制,不能因为副食含糖少,就随意多吃。主食(米、面等)固然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副食(鱼、肉、蛋、奶、各种坚果等)所含的热量同样不可忽视。

如果不吃或者主食进食过少可能会造成两种结果:

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人体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从而使自身蛋白质、脂肪过量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二是由于认为自己已经控制了饮食量,从而对副食放松警惕,使每日总热量远超控制范围。而且脂肪摄入过多也易引起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最终导致饮食控制失败。

建议糖友们每天摄入1-2两熟重(不超过拳头大小)的主食,如二米饭、杂粮饭、杂粮馒头等。

2、主要以稀饭为主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主食的选择上都是以稀饭为主,甚至是一天三餐都吃稀饭。但是你知道吗?吃稀饭会导致血糖上升的速度非常的快。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以多吃干饭少吃稀饭的饮食原则为主。

胰岛素泵耗材选择天/猫/健/蓓

3、吃饭要趁热吃

实际上,“趁热吃”的做法对于糖友们来说并不可取,食物的冷热程度对食物的升糖指数有影响,糖友们吃太热太烫的食物,餐后升糖速度快,幅度大。

尤其是过热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含量高的主食,刚煮好的饭或蒸好的馒头、土豆、地瓜、南瓜等,升糖指数要比放凉了高很多。

温度对淀粉类食物的糊化或老化程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淀粉糊化程度越高,进入胃肠后越容易被消化吸收;熟了后的淀粉食物,随着温度下降,糊化分解的淀粉分子又会聚拢回生,也就是老化回生。淀粉老化后,食物粘度下降、硬度上升,进入胃肠后消化吸收速度变缓,升糖能力降低。

食物温度不仅对食物的升糖指数有影响,还对胰岛素分泌有影响。同等分量的主食,吃的时候冷热程度不同,胰岛素分泌释放幅度不同。

4、吃素不吃肉

肉类含有很多素食缺乏的营养素,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不吃肉只吃素对糖尿病人控糖效果并不好。有的人长期吃素,营养不良导致肌肉萎缩,无力没劲;有的人长期吃素会造成贫血,引起原因可能是缺乏蛋白,也可能是缺铁,也可能是缺少维生素。

5、轻信食谱

我们都清楚生病了都想要快速治好,因此轻信他人的偏方十分的常见。不少的患者听说哪个并有的饮食食谱对于病情的控制十分的有效,因此都会照搬照抄的讨要食谱进行调理。其实把别人的食谱拿来食用这是一种不靠谱的行为,因为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每天的进食量都不一样,在饮食上就不能一视同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主食   副食   血糖   稀饭   淀粉   食谱   热量   糖尿病   温度   食物   习惯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