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湾的秘密

——陈赓避难新野樊集钮寨

白河,古称淯水,是河南省南阳地区最大的河流,是南阳的母亲河,她随水势扭转、大浪淘沙、经年累月,自然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河湾和白色的大沙滩,又名白河湾。白河自北而南流入新野县境,九曲十八弯,贯穿整个县境。因此,新野便出现了白河、唐河、湍河、刁河、潦河、礓石河、溧河、涧河“八水竞流”之景,至今亦然。

历史上的白河,百舸争流、千帆竟渡、万船比航,新野县白河航运史可追溯到秦汉初年,距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楚国水运路线经汉水入白河到达义阳(今新野县)。《中国通史》记载:经丹江与关中相通,经白河可沟通中原。故尔,新野白河早已是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水路交通要冲,更是中原物资商贾流向的主要干线,白河航运之兴盛,无与伦比。千百年来,新野人民世世代代吮吸着白河的乳汁,在她两岸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祖祖辈辈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无数灿烂辉煌的非物质文化。然而,在母亲河两岸,也经常会发生些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本文要讲的,便是发生在新野县樊集乡和上庄乡白河两岸,那神秘而又传奇的一段革命历史故事。我们尽力从模模糊糊的历史规迹之中;从影影绰绰的名人志士当中;从玄乎其玄的神秘传说中苦苦寻觅,而后在白纸黑字的书页上,力求清晰地记录下那惊心动魄的、被历史遗忘的部分篇章。

陈赓大将简介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将门虎子,黄埔军校一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开国大将,一辈子戎马生涯、出生入死。在其峥嵘岁月里,充满了腥风血雨,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陈赓一生负伤六次,受伤最严重的是两条腿先后不幸中弹。一次是1928年左腿重了两枪,后被治愈;另一次便是1932年右腿膝盖骨不幸中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陈赓这次喋血桐柏后被迫西征,途经新野时伤势恶化,不得不转移上海疗伤的故事。更少有人知道陈赓大将避难途中,在新野县白河两岸辗转避难时,那扣人心弦的末枝细节。樊集乡是新野的红色之乡,1928年3月,新野的第一届中共县委,就诞生于樊集乡北部的后河村。而位于樊集乡中部、白河岸边的新野“樊集二小”,既是中共地下党秘密联络处和中共樊集二小支部,又是陈赓大将避难地。至今,樊集二小旧址内,还立有一座“掩护陈庚同志纪念地”石碑。

本文即着重描述陈赓在新野县樊集乡白河两岸辗转避难;探秘中共新野地下党组织,掩护、转移陈赓大将疗伤之路;以及白河两岸人民隐蔽、保护陈赓的惊心动魄故事。故事情节有简有繁,还请各位读者耐心品鉴。

陈赓离队疗伤

1932年9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0月10日被迫离开鄂豫皖根据地,渡过唐河开始向川陕一带转移,即西征。10月中旬途经新野县境,于23日绕过新甸铺,向西进入邓县境内。10月26日傍晚,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交通员老李,却搀扶着一名肩上搭着褡裢、拄着棍子、腿部严重受伤的重要人物,一瘸一拐地走进了新野县“樊集二小”。

新野县樊集第二高级小学,简称‘樊集二小’,位于樊集老街西头,紧靠白河大堤。樊集二小内,有一幢倡建于民国三年(1914——1939年)的“梦辅楼",别称“工字楼”,楼成,便设为县立学堂教学楼,已有上百年历史,现已荒废。由于它是陈赓的避难所,因此,至今还予以保留 ,并在里面立起一座“掩护陈赓同志纪念地”石碑。白河大堤西面,便是一处始自明朝的著名客货水运码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见证着樊家集昔日之繁华、和老街东头太山庙之兴盛。

“不速之客"和省委交通员老李,是来找该校教导主任王慈民(化名王慈如)的,上级决定由他帮助掩护这位重要伤员,经南阳转移至上海疗伤。王慈民是1932年初,鄂豫边临时省委派来新野,以教书作掩护,搞地下工作的老同志,他肩负着新野县宣传委员工作重任。

陈赓避难樊集

这位化了妆的重伤员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叱咤风云的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兼红十二师师长陈赓。故事还要从头说起,陈赓这次受伤,是一个月前的事,他在桐柏山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于1932年9月5日,在指挥胡山寨阻击战斗中,右腿膝盖骨又负了枪伤。当时,部队缺医少药,只作简单包扎,陈赓开始还能勉强行走,后来伤口感染恶化,连马都骑不了,只能座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主力越过平汉线西进,陈赓躺在担架上,日夜颠簸,伤势更加严重。他不愿再拖累部队,并拒绝了张国涛让其留任参谋长的请求,反而请求离开部队去上海治疗,并得到组织批准。因此,腿部严重受伤的陈赓,在西征途中,经过新野县新甸铺时,徐向前决定让他离队到上海疗伤,并向党中央回报根据地遭受破坏、及红四方面军西征转移情况。

10月25日,陈赓便化装成商人模样,独自一人,肩上扛着褡裢,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地离开部队。随后,他雇了一辆小推车,向北走去,其实,分别有地下党、交通员暗中保护。此时,红军刚刚过境,国民党军防范很严,陈赓刚离开新甸铺镇没走多远,就被地方团丁拦住了,他给了那帮家伙几块钢洋(银元),才闯过了第一关。

随后,小推车推着陈赓继续向北走去,于傍晚时分,悄悄渡过白河,走到新野城东南一家店铺歇脚,不巧的是,又遭遇国民党地方民团的严厉盘查,陈赓机智地回答着团丁的盘查,团丁们虽然没发现什么破绽,但还是有些怀疑他,准备把他带到城里继续审问。陈赓见势不妙,便掏出几块钢洋,让店老板好酒好肉招待那些家伙,等灌醉了那帮团丁后,于半夜时分,在店老板的帮助下,陈赓骑上一头毛驴,才得以脱身,天亮后躲在城北一处密林中休息。当然,这一切都在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交通员老李、及地下党暗中监视、保护之下完成的。故此,才有开头交通员老李扶着化了装的陈赓,来到新野城北25里的樊集二小。

陈赓首次转移

王慈民接到指示任务后,立即把陈赓隐蔽起来,并嘱咐中共党员、学校炊事员张文奇(化名张麦糠)负责“商人"食宿。陈赓在王慈民等人煎汤熬药、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下,在樊集二小养伤三日,气色稍有好转,但严重的膝盖伤必须手术治疗。于是,在三天后的一大早、即10月29日凌晨,经过几人周密安排,陈赓化妆成一名姓钟的客商,两名地下党员张文奇、杨全贵扮作伙计,用小推车推着陈赓,王慈民暗中跟随着从东路向南阳行进。当他们走到南阳黄滩(黄太岗镇)西、三十里屯以南关爷庙时,因地方民团盘查甚严,陈赓见情况不妙,便吩咐几人迅速撤退转移。

于是,他们便折回头渡过白河改走中路,经英庄、歪子(北正店)、上庄(四路拐)东,准备绕道返回新野樊集二小。当他们一行快到白河岸边时,隐蔽在树林中向对岸观查,感觉对岸码头上情况有异,为了确保陈赓的安全,王慈民临时改变计划,回头向西撤退,于10月29日傍晚,将陈赓转移到新野县上庄乡上风鸣、时任新野县委组织委员杨文彩家中隐蔽,并得到杨文彩严密保护和妥善照料。为了加强保密性,除了杨文彩、王慈民、张文奇、杨全贵及交通员老李知道陈赓身份外,其他人皆不知情,就连杨文彩家人也被蒙在鼓里,杨家人都认为姓钟的客官是杨文彩的同窗好友,是一个走江湖做大买卖的商人,因为途中腿部生疮,在此养病数日,将赴大城市去治病的。因此,杨家人给“钟客商”煎汤熬药、清理伤口,照顾得无微不至、十分周到。

陈赓避难上凤鸣

杨文彩(1907~1992年),又名杨达天,新野县上庄乡李庄村上凤鸣人,信阳师范毕业。1931年5月,他在唐河县小学教书时,经王慈民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杨文彩受中共鄂豫边区特委和中共南阳中心县委的派遣回到新野县,领导全县地下党工作。次年初,王慈民又受鄂豫边临时省委派遣来新野搞地下工作,就是杨文彩安排他到樊集二小教书的,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设立中共樊集二小支部、及中共樊集联络处。

陈赓在上凤鸣村隐蔽休养时,忍着伤痛浏览报刊资料、研究时局;且询问了鄂豫边临时省委委员会、及同年7月在杨文彩家中召开的临时省委会议情况;又听取了新野县委工作回报,并决定临时省委于下个月初,在上凤鸣再次召开各县代表会议,将提出当前任务是组织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尽快恢复根据地的工作。半年之后,中共鄂豫边区临时工作委员会在上凤鸣村成立,此是后话,暂且不说。

陈赓避难钮寨

陈赓在杨文彩家中,一边静养,一边浏览《三国演义》中火烧新野、囊沙遗踪、水淹曹兵、张飞大战鹊尾坡,及王蟒撵刘秀、汉光武台等故事,这几处古迹离此都不远,大多数不过十余里;他还打听汉议事台、汉桑城等名胜古迹;他一边还在等待时机坐船,准备逆白河水路北上至南阳。

这两天地下交通员频繁出入杨文彩家中,送情报传消息,还不时到白河边码头上摸情况。上凤鸣村南一华里处的李庄白河码头,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客货水运大码头,船来船往、穿流不息,情况比较复杂。码头上游(东面)五里处便是邓庄渡口,渡口对岸便是新野县钮寨村,远远望去,古寨耸立、幽幽寂寂、愈加神秘,再往东面二里处,便是钮寨货运码头。而再往东七八里的樊集客货大码头是看不见的,其旁边陈河村就驻有大批国民党民团匪兵,情况更加复杂,必须提前妥善安排。

1932年10月31日凌晨,按照王慈民筹划安排,陈赓依旧化妆成商人模样,在两名地下党护送下,从上凤鸣村南一华里处的白河码头,坐上了一条逆水而上的大货船,乘船由水路北上南阳,而后再走郑州、过徐州,辗转到上海疗伤。

然而,令陈赓一行预料不到的是,该货船刚刚行至五里处的邓庄渡口,即钮寨村正北河,突然发现钮寨东二里处的货运码头上(原钮寨扬水站处),有国民党民团封锁盘查。于是,该货船紧急停靠邓庄渡口,陈赓一行随即换乘一只小渡船,横渡至白河南岸钮寨小渡口。陈赓在张文奇、杨全贵两个年轻人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上了岸,并在地下党杨文彩、王慈民等人秘密联络下,悄悄躲进了钮寨北门里,

次日凌晨,等风声过后,地下党悄悄打开钮寨北寨门,协助陈赓出了钮寨北门,警觉地向北河滩走去,登上了早已等候在河边的一只小渡船,顺流而下,又回到上凤鸣杨文彩家里,再商转移之计。彼时,钮寨四周寨门及寨墙,把守相当严密,上面都架有火铳、生铁炮、榆木喷等火器,严防土匪及兵痞劫寨,若非本寨居民及友人,很难自由出入,何况几个眼生面不熟的神秘之人,可见,陈赓此次避难钮寨,必有内应,而且是临时听从组织安排的。

寻觅蛛丝马迹

陈赓在钮寨临时躲避,究竟谁是内应,谁是地下党线人,由于历史久远,真的一下子还说不清楚。不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陈赓在钮寨临时躲避一事,属突发应急措施,此次秘密行动很少有人知道,也不可能让人知道。陈赓大将本就是以搞地下工作著名的高级特工,神龙见首不见尾。况且,地下党早就与钮寨贫苦的进步青年有联系、暗中往来。更不说杨文彩家就住在钮寨河对岸上凤鸣,相距不过几里路,再加上杨文彩表面上还是当地有名士绅,十里八乡的老年人大都认识。

另据新野·钮寨【白河湾故事】第四辑《民国往事》中记载:“赵东山和他的神秘同行们,在钮寨一起凿井的故事”,就发生在1933年。文中以“张大哥”为首的六个神秘人,就是正儿八百的中共地下党、游击队员,他们之前就活跃在南阳、镇平、内乡、邓县(邓州市)、㴔滩(汲滩镇)、新野县四路拐(上庄乡)等地,以卖菜、凿井、做苦力为掩护,四处活动闹革命、打击恶霸劣绅及国民党匪兵、夺取枪支弹药。自然而然,他们早就跟钮寨贫苦群众、进步人士暗有往来,并传输革命思想。

更有可靠资料证明:钮寨史家老大史明章,生前就是依靠在钮寨北河撑船摆渡为生,历经风雨和沧桑。陈赓一行紧急摆渡钮寨,就是坐他的小渡船,至于他当时知不知情,就无从得知了,因为他当年(1932)就被土匪崔二蛋、攻打钮寨时绑票并杀害了。而且,史老大一家原本就是新野县上庄乡上凤鸣的,靠给白河上的货运木帆船帆船打工为生,时称“拉纤人”,常年奔波于白河之上,见多识广,他们家是早些年才从上凤鸣搬入钮寨的。这些前因后果都是紧紧相连、息息相通的,也许,他就是陈赓避难钮寨的知情人和联络人,一切皆有可能。

史明章因土匪绑票而被残害后,其子史俊昌和两个老表在樊集地下党的影响下,决心要闹革命、找到光明,报阶级仇雪血泪恨。他们的一切神密行动,就发生在陈赓避难钮寨前后,极有可能是他们不声不响、悄悄地做了内应,做了无名英雄,这一切,尽在情理之中。之后,也许是受此深刻影响,他们才去豫鄂交界的随县大洪山当了红军。再后来,又受组织委托,返回新野樊集了解情况,打探消息。此是后话,详见新野·钮寨【白河湾故事】第三辑,总第74期。

陈赓二次转移

陈赓在钮寨北门里老油坊旁边农户家和在上凤呜杨文彩家避难,一转眼就是六天。王慈民和交通员几天来奔波于地下交通线上,最终和中共南阳中心县委取得了联系,约定好时间、地点及暗号。11月3日晚饭后,王慈民等人搀扶着“钟客官”坐上牛车,摸黑向东走了十多里路,来到新集白河渡口时,已经是夜深人静了,他们叫起睡眼惺忪的船老大,夜渡东岸,与南阳中心县委交通员周胡子接上头,由周胡子负责护送陈赓顺利到达南阳。后几经辗转,陈赓走郑州、过徐州,秘密转移到上海疗伤,结束了其在河南省新野县樊集乡、上庄乡白河两岸、惊险而传奇的避难养伤之路。

中共新野县委、地下党组织、勇敢的樊集人民,为中国工农红军掩护转移了一名非常杰出的军事将领;为中国共产党保护了一位十分优秀的领导干部;为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特殊贡献。为此,有不少人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付出,抑或是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无名英雄。

将军已去 英雄千古 [玫瑰]

致敬所有 革命先烈 [玫瑰]

致敬广大 无名英雄 [玫瑰]

***********************************注:本文系真实历史故事,线索来源是根据新野籍人民教师李友顺,早年在河南省新野县歪子镇提供的。1981年,中共新野县委党史办在编写《中共新野县历史简编》有关资料时,新野籍人民教师李友顺同志,曾到歪子镇政府询问钮寨籍干部钮宏胜说:“1932年,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向川陕转移、途径新野时,师长兼参谋长陈赓大将因伤转移治疗,当路过你们钮寨村北边白河时,据说因躲避敌人盘查,临时躲进你们钮寨北门里某农户家里,你听说过没有?如果能查出真实情况就告诉我” 。 钮宏胜当时并不知情,于是回钮寨后,就遍访老年人,询问过北寨门附近好几家住户。曾有人说: 当年,确有两个年轻人扶着一个瘸子,从钮寨北河滩向钮寨北门走去。再问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哪来的、啥事?却一问三不知 !也难怪,此次突发秘密行动很少有人知道,也不可能让人知道!

此文看似有些混乱,其实,是为了力求叙事脉络清晰,尤其是陈赓往来避难于白河两岸之情景。如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读者雅正,如有详细线索提供,本人不胜感激之至!

22022·国庆·献礼

壬寅(虎)年·秋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白河   新野县   新野   交通员   南阳   县委   掩护   码头   中共   秘密   地下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