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上海服务业在过去三十年里一直处于下滑通道中

最近二十年,上海的服务业一路在走下坡路。当然啦,这样的感受也许只有像我这样从小到大生活在上海的市民才有感觉,在许多来沪工作或旅行的人眼里,上海的服务仍然是中国的标杆之一。今天我和大家展开这个话题,聊聊上海服务业遭遇的困局和出路。

上海

三十年之前,上海的初中毕业生在中考的时候有两手选择,一手是成绩比较好的选择高中继而向大学发起冲击,一手是报名入学职业、技校和中专,在三年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当时三校的专业非常多,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其中就包括了广大的服务业行业。记得那时候我有个同班同学,选择的是厨师,毕业后分配到兰生大酒店,因为努力好学又被公司选中去日本进修,现在已经是上海一家著名酒店的主厨,平时基本不掌勺了,只有我们聚会的时候会露一手。去年我学习日料,和教我的日本老师无意中谈到他,日本老师竟然知道他,说最近在上海吃过他做的几道中国菜,水平非常高。

日料

说我同学的情况,为的是说明两个问题:

1.当时三校对于服务业的专注,为上海提供了一大批上海背景的服务人才;

2.这些人尽管出现在服务业领域,一样有广阔的前途,而并非始终做着普通路人;

但是看看今时今日的三校情况,可谓天差地别!

首先,三校生参加高考已然成为三校生又一次攀高的机会,很多学校从学生进校开始并不强调专业的培训,而是强调高考的重要性。这无意中降低了三校在学生技能培训上的要求;其次就是专业过于集中,金融、消费、流水线工人,司机成为三校培训的绝对主力,而另外一些专业却有点后劲不足。事实上,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缺失,让很多上海人没有进入适合自己能力的服务性行业,这是上海目前服务性行业整体水平滑坡的根本原因!

职业培训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里我用职业教育中的一项举个例子:酒店服务专业一直是三校的主要组成模块,但是最近几年这个专业在每一家学校都在萎缩,有些学校因为报名人数有限干脆取消了这个专业。

三校

而实际上,上海酒店非常多,四星及以上的酒店都倾向于招聘酒店服务专业毕业的、上海本地户籍的员工,有些花园式酒店是一定要上海户籍员工才行,但这么多酒店却常年都招不满、招不到,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归纳起来有两点:其一是三校毕业的酒店服务人员几乎没有晋升到酒店中层的可能,因为高端酒店的中层管理人员大多都是高等学府毕业,需要有强大的文化背景和酒店管理经验做支撑,就这点来说,三校生跨不过这个门槛,注定一辈子只能在酒店底层工作。其二就是上海高星酒店的薪酬并没有什么巨大的吸引力。这两个原因的合力之下,愿意从事酒店行业的上海人就越来越少了!

上海的花园式酒店

那问题来了,人手不够酒店还是要开的,那该怎么办呢?答案太简单了:招聘外地人!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五星酒店的人员合同关系。上海五星酒店大多都是合资酒店,中层以下和酒店集团之间没有任何合同关系,酒店只和劳务公司产生关联,所以员工的工资发放方和合同关系人都是劳务公司,所以对于劳务公司来说,找不到人他们比酒店还要着急。

丽思卡尔顿

一般像前台接待、总机、大堂、包括侍应生劳务公司会想尽办法找上海人,因为这是酒店的脸面,酒店也舍得花这个钱。但是像客房清扫,维修工这样不需要露脸的工作,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以2018年(被曝光用毛巾擦杯子)的上海一家五星酒店为例,当时客房清扫的月薪大约是这样:上海人4500元/月,外地人3000元/月,我很吃惊这其中有将近50%的差距,但是一听行内人解释就明白了:上海的客房清扫人员和外地的客房清扫人员最大的区别就是精细和粗糙,而这个在酒店服务业中有时候是会变成致命伤的!以被曝光的擦杯子为例,其实每家酒店都有关于客房整理都有很详尽的规范,其中关于杯子的要求是:“即使上一任客人未使用,也必须换掉,换下的杯子进行统一的清洗!”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无奈走了样!

好的酒店,好的服务

追究那个用毛巾擦杯子的人已然没有什么意义,关心那个人的籍贯更是一种地图炮行为,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2018年出事至今,这家酒店下属的劳务公司再未签入过一名外地人员……

如果说酒店这样行业还有选择的资本和余地,那另外一些行业就没有选择了!

上海的出租车行业在2000年之前是没有外地司机的,这是一条地方性的保护政策。当年看来这条规定似乎是隔断了外来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之路,直至今日我们才知道,这条政策不仅保护了本地劳动力,同时也保证了出租车行业的服务品质,孰优孰劣当时可能确实言之过早,但现在大家却一定有了相当的认识!

出租车

上海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萧红的文章,名字记不清了,是纪念鲁迅先生的,其中有一个情节非常有趣,说的是萧红夫妇当时在鲁迅的家里听先生谈论时事,往往一听就到了半夜,电车肯定是没有了,只能叫车回家。这其中“叫车”两个字让我大吃一惊!萧红在上海的住所在今天徐汇区的襄阳南路,鲁迅先生的住所在虹口的大陆新村,之间相距超过十五公里,这样的距离,黄包车是不可能拉完的。我后来查了一下当时的资料,确定了一件事情,就是当时的上海已经有了夜间叫出租车的服务,鲁迅先生在每次萧红准备离开前,会让许广平去叫车来,然后付掉车费才让萧红夫妇离开,其原因在于萧红夫妇当时经济上还比较拮据,这样庞大的开销难以承受!

鲁迅故居

大家想想,差不多100年之前,上海的出租车行业已经有那么发达了,夜半三更只要一个电话,出租车司机就要西装革履来为你开车,而在大约二十年之前,上海的出租车行业已经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这种不景气并不是说赚不到钱,而是愿意投身其中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当时人民的收入已经上来了,对于用车有了一定的需求量,只要愿意开是可以赚到钱的,但同时出租车的高负荷高压力却让人望而却步,年轻人几乎没人愿意干了!万般无奈之下,上海出租车行业祭出了大招:招聘了一大批崇明司机。

出租车

崇明司机强烈地冲击了上海的出租车行业,同时也改变了上海乘客的习惯。首先是崇明话大部分上海人是听不懂的,但是崇明司机却可以完全听懂上海话!也就是说司机只要说得稍微快一点或者有几个专属的方言性词汇加入其中,我必定懵圈!但我说什么他都明明白白!其次就是崇明司机当时的业务还不行,路不熟车不稳,跑错路是家常便饭!第三就是司机毫无服务意识:车子不是每天洗,所以看上去特别脏,又因为不少司机平时就睡在车里,车里总有一股异味;后备箱因为塞着他们的被子衣物,有时候行李箱都塞不进去!

世博车

而今天,崇明司机也不多了!虽然说那条“外地人不能开上海出租车”的规矩还在,但是最近两年我乘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出租车都已经是外地人在掌控方向盘,回想当年崇明司机你还可以用上海话报地名,但是现在……

说普通话,我听不懂上海话!

这已经不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了!或者说,这只是个运输性行业,没有服务!

更可怕的是,网约车的出现并没有让整个上海的出行变得越来越好,相反越变越糟,目前唯一省心的办法就是选叫车平台上更高价的服务——果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出租车

中国的服务理念,在相当长的时间段之内都是一个免费的概念,说白了就是服务不值钱。能支撑上海服务业领先于全国的,在过去二十年里不过就是四个字:职业操守!但是这四个字是抵不过利益的步步紧逼的,一旦利益占了上风,操守注定毫无悬念让在一边。而外地人员因为门槛较低大量涌入服务性行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服务业的人员构成,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缺乏服务性思维,从而加剧了上海服务行业的加速下坠!

上海

一种生态保持起来很难,但是破坏起来却很容易,以出租车为例,现在网约车在上海尾大难掉,出租车无人肯开,这个庞大的市场向外地人开放是必然趋势,但是服务水平要多久才难追上三十年之前?恐怕是再过三十年也难以办到……这才是这座城市最大的无奈!

一家之言,难以概全,抛砖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讨论!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因为版权问题需要删除原图,请第一时间通过私信联系本人,我也将尽力配合一切维护原作者版权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上海   服务业   崇明   外地人   实事求是   客房   出租车   司机   人员   酒店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