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些你要知道的事之藏佛噶举派

佛教传入西藏经过发展最终形成具有西藏自己特色的藏佛体系,主要是四大派,分别是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以及后面的格鲁派。

噶举派:“噶举”是藏语。“噶”本意为佛语,"举”意为传承,合译应是“口授传承”。噶举派属新密咒派,注重密法的修炼学习,而这些密法的修习,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故称噶举派。由于这一派的祖师玛尔巴,米拉日巴等人效仿印度僧人,修法时穿白颜色的僧裙,后凡修噶举派教法者,都穿白色僧裙。故又被人称为“白传”或“白教”。此派的传承比较复杂,最初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开始于琼波南觉的香巴噶举;另一个是开始于塔波拉杰的塔波噶举。这两个系统的传承均来自印度,传承是同源的。传入西藏后,由于条件的变化,发展有所不同,香巴噶举到14世纪一15世纪以后就销声匿迹了,而塔波噶举则一直传了下来。故以后习惯上所指的噶举派就是塔波噶举。

一、创始人及形成:噶举派属于新译密咒派。香巴噶举的创立者是琼波南觉,塔波噶举的奠基人是玛尔巴译师。他们两人曾多次到过尼泊尔和印度等地,向很多名师学习密法,后来琼波南觉在后藏香巴发展成为为香巴噶举,玛尔巴在前藏经几代师徒发展为塔波噶举。虽然门户不同,但由于他们两人的大法均出自一源,又都亲领语旨传授,所以都称噶举派。

1、香巴噶举:琼波南觉10岁开始学习梵文、藏文,13岁学习本教教法。后向宁玛派修习大圆满教法。之后,琼波南觉多次带黄金(当时去印度学佛需要钱财)去尼泊尔与印度学习密法。晚年,跟随噶举派著名高僧朗日塘巴出家,受比丘戒。后在彭域觉坡山建造羌嘎寺,并又到后藏香地方,3年间建了雄雄寺等108座寺院,接纳徒众数以万计,开创“香巴噶举”教派。

2、塔波噶举:玛尔巴和米拉日巴是塔波噶举两位祖师,但不是建派人,其创建人是塔波拉杰。玛尔巴·却吉罗追,出生于藏南洛札普曲切的一个富足人家,15岁向卓弥大师学习梵文,此后他多次去印度、尼泊尔等地,向那洛巴、弥勒巴、智藏等人学习密集法、双喜金刚法、大手印法等。回西藏后,在洛扎地方的卓窝垄定居授徒,翻译经典。

米拉日巴是玛尔巴最著名的徒弟。米勒日巴生于后藏的贡塘地方(今日喀则地区吉隆县),7岁丧父,财产被伯父和姑母侵占,他和母亲生活贫困。后学习苯教咒术,咒灭伯父等亲友。之后悔恨不已,信佛赎罪。先向宁玛派荣敦拉迦大师求法,习“大圆满法”。后经引荐到洛扎向玛尔巴译师求法,7年后学得玛尔巴的全部教法。

塔波拉杰本名叫尼瓦·贡噶,又称索南仁钦,因他常住岗波寺,故又称岗波巴。幼年学医,并以精医理医道而驰名,有塔波神医(拉杰即医生尊称)之称。26岁出家受比丘戒,最初是噶当派的门徒,32岁拜米勒日巴为师,受金刚亥母灌顶。公元1121年在达拉岗波创建岗波寺,世称达拉岗布寺,即塔波噶举的祖寺,收徒传法。他把噶当派的教法和米勒日巴的密法揉合在一起,以“大手印”为主,形成自己的体系,创立了塔波噶举系统。

塔波拉杰培养了4名著名的弟子:都松钦巴、向蔡巴·尊追札、达玛旺秋和帕木竹巴。这4名大弟子分别在前、后藏等地建寺传法,形成相对独立的四大支系,这四大支系分别为噶玛噶举、蔡巴噶举、拔戎噶举、和帕竹噶举。后面帕竹噶举又分出八小系,总称“四大八小”

噶玛噶举:藏传佛教的富有神秘色彩的活佛转世制度就是从噶玛噶举开始的。噶玛噶举历史上分黑帽系和红帽系。黑帽系第一世转世活佛噶玛拔希曾受蒙古汗王蒙哥赐给的金边黑帽而得名,但藏传佛教史籍上却追认噶玛噶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为黑帽系的第一世活佛,而噶玛拔希则成为黑帽系的第二世活佛;噶玛拔希圆寂后,噶玛噶举为保存政治、经济实力,法位继承实施转世制度。这就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的开端。

红帽系第一世转世活佛扎巴僧格以受到元帝赐给金边红帽而得名。红帽系由于18世纪末在西藏动乱和廓尔喀入侵时,因种种原因被清王朝废除,所辖寺庙和僧众被强令改宗格鲁派。除黑帽系和红帽系外,噶玛噶举派著名活佛系统尚有乃囊寺的巴俄活佛﹑德格八蚌寺的司都活佛、楚布寺的嘉措活佛等。

帕竹噶举:本派后来被朗式一族夺权了,变为朗氏家族把持的兄弟叔侄的传承。传到朗氏的绛曲坚赞时,帕竹噶举实力壮大,取代萨迦派在西藏的统治。绛曲坚赞针对当时宗教仪轨混乱的情况,提倡戒律、推重显教,同时又做了一系列整顿法纪发展生产的工作,为朗氏家族在全藏地区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406年,帕竹政权继任首领扎巴坚赞被明成祖封为“阐化王”,朗氏家族政教实力达到了鼎盛。朗氏家族政教合一的政权体系在藏区延续了百余年之久。

二、教法:该派尽管派系众多,宣扬的教义则基本上大同小异,均属玛尔巴、米拉日巴的传承。“大手印”法和“那洛六法”是藏传佛教噶举派所独具的重要教法。噶举派认为,大手印法门是解脱道,那洛六法是方便道。

“那洛六法”:无上瑜伽部密法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是方便道,是以善巧方便引导学人使之从速悟道的一种手段,非“大手印”那种需上根器的顿悟法门。而噶举派的圆满次第就是"那洛六法"。修“大手印”悟心和生起次第,都是在心上用功夫,修圆满次第六法,即在身上用功夫。即身成佛的教授即指的是“那洛六法”。

《六法》是从无上瑜伽的重要续经中总结出来的教授,为究竟之圆满次第。分别为《拙火》、《幻身》、《光明》、《梦境》、《迁识》、《中阴》。

拙火

要义在能引生,乐空俱生智

幻身

要义在引生现空无别俱生智

光明

要义在引生明空俱生智

梦境

要义在引生觉空俱生智

迁识

要义是引生无分别俱生智

中阴

要义为引生三世俱生智

“大手印”:解脱道大手印分为显教大手印和密乘大手印。大手印是开悟自心本性的法门。自心本性就有明和空两分。米拉日巴说:“自心就是那无隐藏的明空”。又说“我们所有众生的心都是本来光明,空寂的(明空),不为轮回之浊所污损,不为涅磐之净而增荣,这就是因位佛陀,也叫作如来藏”。

显教大手印为塔波拉杰所创,他曾依止噶当派,从博多瓦处学得阿底峡的空性大手印。因密宗之离戏大手印强调顿悟顿修,非上根利器不可,不适合中下根机的人修习,为教化中、下根器要逐步导引进入大手印,所以他提出显教大手印。显教的大手印是唯空性论,只重悟心的空分而不提明分,所以还要结合显教的大悲心四无量心,缘起观等等来达到双运。

密乘大手印又分离戏大手印和乐空大手印。玛尔巴传米拉日巴是密乘的离戏大手印或名实相大手印,即明空双运之道。大手印本为双融双运之义,心的明空二分从来都是双融的,双融之义即二合为一,此规律遍于一切法,即无有一法不盖上它的手印,故名为实相大手印。

噶举派认为若人只悟到明空心体,成就空分,而明分,还未完全显发作用。空分属心,法身,明分属色,报化,报化未证得,色空对立的矛盾未曾解决,因此提出密乘乐空大手印。密乘乐空大印是兼修《那若六法》解决空有的矛盾,也即是解决身心矛盾的问题。修密乘大印就是使本元心与本元身结合使对立达到统一。所以修密乘大印先修生起次第的天身瑜伽,清净蕴界和合的粗身,然后再修圆满次第净化风脉明点的细身,最后圆证三身。

悟大手印还有深浅层次,当依四瑜伽次第而修,上根利器之机,顿悟顿修,一般中下之根悟境是逐步修习的。

1、专一瑜伽。常常观照明空自心,专一清明而住,毫不动摇,即自觉智从内自现,亲自领受明空觉受,这是初证明空境界。

2、离戏瑜伽。悟诸法无实,断二我执,入毕竟空境界,离去是非有无种种戏论,这是心体犹如虚空,极为明朗,这是从有到空的境界。

3、一味瑜伽,由现明空双运,亲证一切法平等性,融生死与涅 ,佛与众生成为一味,融万有成一味,亲证法性实相,得大自在,这是从空到有的境界。

4、无修瑜伽。到此地步则达到无法可修,无果可得,空有双融,现空双融,事事无碍的圆满境界矣。

三、寺院:主要有达拉岗布寺、八邦寺、噶玛噶举的楚布寺、止贡噶举的止贡寺等

达拉岗布寺:位于山南地区之加查县境内的达拉岗布山顶,海拔4150米。略称“岗布寺”,是塔波噶举的祖寺。始建于1121年,由塔波拉杰创建,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该寺自1959年以后渐趋颓败,“文革”期间几乎毁损殆尽。近年来已修处长开放,每年来此朝拜的僧侣信徒达一万多人次。

八邦寺:位于德格县八邦乡政府北300米处的山岗上,海拔3800米,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在康区的主寺,与西藏楚布寺并称为噶举派两大胜地。公元1179年,在康区创建的第一座止贡噶举派寺院,命名为“巴登祥秋岭”。公元1290年,发生“止贡之乱”,八邦寺及分寺先后被烧毁,复建后该宗为萨迦派。公元1727年,在德格土司却吉·丹巴次仁的资助下,恢复重建了八邦寺,取名“八邦圣教法轮寺”,并改宗噶玛噶举派。经过历代活佛的弘法利生,八邦寺成为藏区第二大噶玛噶举法脉传承中心。司徒·却吉迥乃创建佛学院以后,八邦寺不仅成为藏族大小五明学科传播中心,又称为南派藏医和噶玛噶孜画派发祥地。

楚布寺:位于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是噶玛噶举派的主寺。

止贡寺:位于墨竹工卡县东北的止贡区。公元1290年,发生“止贡之乱”,止贡寺被烧毁,1315年,多鲁修杰尔于此再建大塔。这里有著名的止贡天葬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西藏   米勒   尼泊尔   活佛   要义   教法   印度   手印   瑜伽   圆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