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角色-《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

对付孩子,说得好听点是教育孩子,经常要在西游记四个人物角色中转换。一会扮演唐僧,一会扮演孙悟空,一会扮演猪八戒,一会扮演沙和尚。

1、犯了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原则性问题,我们必须比唐僧还要啰嗦,必要时还要念念“紧箍咒”(就是孩子的软肋,爱吃的不给吃的,爱玩的不让玩……)

2、健康开心的时候,也就是该休息玩乐的时候,要像孙悟空那样花样百出,比孩子还能闹腾,让他觉得这个老爸老妈真是我的知音呀,这么会玩,这么逗乐,这么滑稽可笑,这是跟孩子做朋友的最佳时机吧?

3、孩子生病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就要扮演一下猪八戒,有什么大不了的,有吃有喝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开心是最重要的,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怎么突然如此人性化?怎么这么贴心,真的是避风港湾呀!

4、孩子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或者故作夸张的动作或声音时,有的时候孩子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有的时候是强调困难想逃避,有的时候是毫无理由的无病呻吟,哼哼唧唧像牙疼。这个时候最好就做个沙僧吧,装聋作哑,可能是上上策。不过这是四个角色中最最难做的,因为恨铁不成钢,因为望子成龙心切。这个角色在单位反而容易做到呀,哈哈,人呀,最大的挑战还是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西游记   软肋   唐僧   角色   装聋作哑   花样百出   恨铁不成钢   望子成龙   师徒   悟空   教育孩子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