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是解决腹中气机胀满特效药,温胃肠下气痰,加强胃肠动力

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厚朴



1、有位病人,平时饮食不注意,老是吃得过饱,过饱会伤什么?伤的是脾。

《黄帝内经》讲大饱伤脾,伤了脾后会怎么样?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一伤,转化食物精气就会少,而转化为痰饮就会增多。这就是为何很多人长期过饱后就会大肚子。

这位病人肥胖后,觉得呼吸气粗,一次感冒后,老是胸闷气急作喘,咳痰,痰色偏白,汗出畏风怕冷,这是什么症状。明显是心脏阳气不够,而肺气不降,肺部痰饮不化。

所以治法很简单,强大心脏,肃降肺中痰浊。

用什么汤方呢?

张仲景《伤寒论》里讲,喘家发作,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汤能温化阳气,解肌和营卫,厚朴、杏子能迅速降胸肺之阳气,这样浊阴不居在胸腔,马上就呼吸气顺。中医把胸称为天,腹称为地,天要清,地要浊。如果反过来,痰浊不归六腑,归到胸肺五脏去,人就难受。我们通过桂枝汤强大心肺五脏动力,通过厚朴加杏子,把胸肺停痰留饮浊阴扫到六腑去。这样清升浊降,所以病人只服七剂药,咳喘大减。从中可见,厚朴善于消痰下气。

《药性赋》说厚朴消痰亦验就是这个道理,它是通过调顺气机,气降则痰降。厚朴能去呕胀而消痰,呕胀是有气阻在那里。

2、有位病人,老是心烦腹胀,将近两年了,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严重时烦躁不安,焦虑不宁,甚至要用棍棒来捶打自己胸腹,方才略微觉得舒服。他美其名曰找打、欠揍。否则他老是觉得胸腹胀满,如有物梗塞,睡不好觉,稍微吃饱点就呕恶,下一顿就吃不下东西,平时痰多,吐不干净,性情有些急躁。大家想想,如果你天天让一口痰气堵在胸腹,吃睡不安,能不急躁吗?

怎么办呢?

《伤寒论》里讲,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就栀子、厚朴和枳实三味药组成的汤方,能把这么顽固的病治好吗?

中医认为胸满用枳实,腹满用厚朴,而三焦热盛导致心烦,必用栀子,这样三味药就从胸往腹降气清热。病人吃了七剂药后,心腹烦满感消失大半,心胸豁然开朗,心情转向平和,白天能吃好饭,晚上能睡好觉。

大家想想,烦躁到要用棍棒捶打自己胸腹,可知道里面有多重的痰阻。栀子厚朴汤除烦降气,胀满立消,随着病人放几个屁,浊降清升,身心轻安,病去若失。可见这些怪病多痰多气堵,通过降气消痰,怪病也没有想象中难治。

前面我们讲到腹满用厚朴,厚朴确实是解决腹中气机胀满的特效药,它通过温胃肠、下气痰,令胃肠动力加强,病人容易放屁,很快就满消胀除。

3、有位病人,受寒感冒后咳喘用了发汗药,本身它就有些体虚,汗去马上感到腹中胀满,胃口减退,没有食欲,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仲景《伤寒论》里讲,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就这五味药,三剂下去,胸满、腹胀消,胃口开,饮食调。

这五味药,一个团队,各司其职,有人参、甘草三补,厚朴、生姜、半夏七消,为什么要三补?因为发汗后脾虚气弱,脾主大腹,脾脏一虚,气机转不过来就容易胀,人参、甘草补益脾虚,可以加强腹肠动力,这就像给马儿吃草一样。同时为何要七消呢?大家看,半夏从咽喉开始降痰气,生姜从胃和胃降逆,厚朴直下肠中,除胀消满,三味药从上往下,降本流末,所以浊阴下化不作胀。这三味药就像抽马儿三鞭子,气机往下跑的速度就加快。

所以我们看这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就要看出它治疗的腹胀是虚中夹实,三分虚七分实,所以用补虚泻实,三补七消。人参、甘草因为有厚朴、生姜、半夏去协调,不单不会胀满,而且胃肠动力又会加强,放屁后胀消满除,人也精神,而不会短气乏力。

从咽喉一直到肛门,这条消化道的气机厚朴都管,它善于燥湿下气,除胀消痞,所以一切湿阻中焦、气机不利导致的呕逆腹胀、梅核气、痰饮咳喘皆可用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咳喘   伤寒论   厚朴   半夏   胸腹   栀子   甘草   生姜   胃肠   人参   特效药   腹中   下气   中药   病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